5 月中旬以来,随着乙二醇现货价格的回升,国内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目前,煤制乙二醇生产企业已从最多亏损 300 元/吨转为盈利 125 元/吨;乙烯法、石油法制乙二醇亏损也明显缩窄。在此情况下,国内乙二醇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升,包括恒力石化180 万吨装置在内的多套前期停车的乙二醇装置陆续复产。截至 6 月 25 日,国内乙二醇开工负荷为 62.97%,较去年同期上升 3.1 个百分点,较 5 月初的低点上升 8.75 个百分点。其中,煤制乙二醇开工负荷为 58.59%,较 5 月初上升 10 个百分点;石油制乙二醇开工负荷为 65.91%,较 5 月初上升 8.49 个百分点。目前,国内乙二醇周供应量在 48 万吨左右,较 55 万吨的需求量存在 7 万吨的缺口,供应缺口正逐步缩窄。
今年国内乙二醇进口呈增加态势。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5 月我国进口乙二醇 322.77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 64.67 万吨,同比增长 25.05%。我国乙二醇进口来源国主要为沙特阿拉伯、美国、加拿大、伊朗等。3 月以来,国内乙二醇进口量呈下降态势,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近期乙二醇到港量已呈现上升态势。
由于国内乙二醇供应存在缺口,4 月中旬以来华东地区乙二醇市场持续处于去库存态势。截至 6 月 19 日,华东地区乙二醇港口库存为 53.1 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 21.36 万吨,同比下降 28.69%;较 4 月中旬库存高位减少 17.55 万吨,下降幅度为 24.84%。不过,随着国内乙二醇供应增加,叠加进口货源到港量上升,乙二醇去库存进程将放缓。
进入 6 月底,夏装消费旺季已结束,聚酯、织造行业开工负荷均呈下降态势。截至 6 月 25 日,乙二醇下游聚酯企业开工负荷为 88.53%,较 5 月高点下降 4.88 个百分点;终端织造行业开工负荷为 68%,较 5 月高点下降 15 个百分点。不仅如此,目前聚酯行业中,除涤纶长丝外,瓶片、聚酯切片、涤纶短纤等其他领域均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当前聚酯企业的库存水平不高。截至 6 月 19 日,国内涤纶长丝 POY、FDY、DTY 的库存分别为 16.3 天、19.8 天、25.6 天,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 12.3 天、3.4 天、1.8 天,下降幅度分别为 43.01%、14.66%、6.57%。
需求端,终端服装织造行业进入淡季,开工负荷下滑,对上游原料的采购积极性不足。下游聚酯行业虽去库存压力不大,但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叠加终端订单不足,导致聚酯行业开工有所回落,且后期仍有下滑预期。因此,后期乙二醇需求下降概率较大。
综上所述,近期乙二醇价格回升主要受中东局势不稳、成本端推动影响。然而,随着以伊局势缓和,成本端对乙二醇的支撑作用减弱。与此同时,乙二醇企业利润上升带动开工回升、供应增加,在此情况下,乙二醇价格将延续回落态势。
(作者单位:中原期货)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