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屹鹏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及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与之相适应的行业新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接连发布,这一趋势有望在下半年得到延续。
7 月 7 日,财联社记者从工信部网站获悉,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21670—2025《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下称 《新规》) 于 5 月 30 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
「当前汽车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加快,其中乘用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形式、功能也在发生新变化,GB 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是汽车制动领域的基础标准,为适应制动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需要对标准中部分指标和要求进行修订,从而推动、引导和规范我国汽车制动产品发展。」 工信部表示。
《新规》 包含十大项修订内容,包括电力传输制动系统、电力再生制动要求、紧急制动信号要求等五项 「新增」 内容,以及驻车解除、制动衬片磨损检查、电子驻车制动电气失效等五项 「修改」 内容。
《新规》 新增的 「电力再生制动要求」 项目被重点提及,这一要求即为业内俗称的 「单踏板制动」。《新规》 规定,在默认工作状态下,仅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应使车辆减速至停车。此外,若电力再生制动系统处于默认工作状态以外,应采用光学信号给驾驶人持续提示,该提示信息即使在白天也应清晰可见。
「(电力再生制动要求) 意义很大,在驾驶员因误操作 『单踏板模式』 导致交通事故愈发被关注的当下,这一新增要求标志着 『单踏板模式』 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级别上得到了明确、清晰的规范与要求。」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随着智电时代的来临,与之相关的国家标准亟需更新、迭代。据乘联分会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累计零售 542.9 万辆,同比增长 32%。其中,6 月零售 107.1 万辆,同比增长 25%,较上月增长 4%;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 52.7%,连续 4 个月超过 50%。
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相关 「新规」、「强标」 密集发布。今年 3 月,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新国标」 被业界公认为是史上最严苛的动力电池安全标准;两个月后,工信部发布 「公开征集对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 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对当前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的隐藏式门把手等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6 月 7 日。
「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将于 2025 年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和网联化多场景应用、2030 年支撑实现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全面协同。」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龚进峰表示,涉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多项国家强制和推荐标准将于近两年密集发布。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