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澎湃新闻
宁德时代(300750.SZ/03750.HK)、比亚迪(002594.SZ/01211.HK) 等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市占率还在进一步刷新高度。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 SNE Research 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2025 年 1-5 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约为 401.3GWh,和上年同期相比 (同比) 增长 38.5%。在装车量前十大榜单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03931.HK)、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蜂巢能源六家中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为 68.4%,同比增加了 4.2 个百分点。
中企市占率的提高,同时也意味着,LG 新能源、SK On 和三星 SDI 组成的 「韩系三杰」 以及来自日本的松下,这些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占率继续缩水。
今年前 5 个月,「韩系三杰」 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的合计市场份额为 17.4%,同比下降 4.5 个百分点。日本松下的全球市占率为 2.9%,同比下降 1.7 个百分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 5 个月,装机量前十企业之外的其余电池厂商的装机量合计为 45.1GWh,同比增速为 68.5%;全球市占率为 11.2%,同比增加了 2 个百分点,较今年前 4 个月也增加了 0.1 个百分点。
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头部企业之外的厂商和新进企业也在快速攻占市场。

SNE Research 重点分析了 「韩系三杰」 的市场变化。LG 新能源、SK On、三星 SDI 分别占据了第三、第五、第七的席位。LG 新能源与 SK On 的装车量同比仍保持增长态势,三星 SDI 则出现下滑。
前 5 个月,LG 新能源装车量为 39.9GWh,同比增长 14.3%,在中企增速更高的情况之下,LG 新能源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同比减少 2.1 个百分点,为 10%。
LG 新能源的电池主要被特斯拉使用,其次是雪佛兰、起亚和大众。从分析来看,拖累因素主要是特斯拉在欧美地区销量低迷。尤其在欧洲市场,中国主机厂生产的电动汽车销量有所增长,但特斯拉的销量在下降。好在大众、起亚、雪佛兰等品牌的车型销量良好,使得 LG 新能源的电池装车量整体还是维持增长。
SK On 装车量为 16.8GWh,同比增长 18.1%,以 4.2% 的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五,同比减少 0.7 个百分点。相较之下,尽管增速远落后于中国企业,但 SK On 目前算是 「韩系三杰」 中增速最快的企业。
其电池主要搭载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的电动汽车上,其次是福特、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分析称,现代汽车集团的 Ioniq 5 和 EV6 的销量有所回升,福特的纯电皮卡 F-150 Lightning 在北美地区的销售情况依然良好。与此同时,大众 ID.4 和 ID.7 在欧洲的销量表现良好,这也对 SK On 电池的装车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星 SDI 装车量为 13.1GWh,同比下滑 8.8%,以 3.3% 的市占率排名全球第七,同比减少 1.6 个百分点。三星 SDI 的电池主要供应给宝马、奥迪和美国 Rivian 等汽车品牌。
分析提到,三星 SDI 的市场下滑主要是 Rivian 采用了 LFP 版本,另外奥迪 Q8 e-Tron 销量下滑,这些对三星 SDI 的电池装车产生了负面影响。
前十榜单中唯一一家日本企业松下排名第八,也是十家企业中装车量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同比下滑最为严重的企业。2025 年 1-5 月,松下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11.7GWh,同比下滑了 12.9%,市占率为 2.9%,同比减少 1.7 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此前一度保持在前五排名的动力电池厂商,松下的市占率和全球排名可谓持续失守。相关分析指出,这主要与松下此前过度依赖特斯拉有关。
尽管如此,松下仍在推进调整供应链结构,提高北美地区的本地生产比例。松下能源的北美总裁 Allan Swan 在今年 1 月的讲话中即称,公司计划加速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特朗普时期实施的关税政策。他指出,尽管目前松下能源仍与部分中国供应商合作,但数量有限,且公司正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从六家中企的情况来看,宁德时代毫无悬念市占率仍是全球第一,并且已连续 8 年占据这一位置。今年 1-5 月,宁德时代装车量 152.7GWh,同比增长 40.6%,市占率高达 38.1%,同比增加 0.6 个百分点。
比亚迪则以 70.0GWh 装车量位居第二,同比增长 57.1%,市占率为 17.4%,同比增加了 2 个百分点。
中创新航的装车量排名由去年同期的第六上升为第四。前 5 个月装车量为 16.9GWh,同比增长 22.7%。不过,其全球市场占有率为 4.2%,同比下降了 0.5 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榜单中唯一一家全球市占率下降的中国企业。
国轩高科以 13.8GWh 的装车量排名第六,同比增长 78.9%,市占率为 3.4%,同比增加 0.7 个百分点。
亿纬锂能以 10.8GWh 的装车量排名第九,同比增长 67.7%,市占率为 2.7%,同比增加 0.5 个百分点。
蜂巢能源以 10.5GWh 的装车量排名第十,同比增长 110.1%,市占率为 2.6%,同比增加 0.9 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装车量基数最小的蜂巢能源在上述榜单中是增速最高的企业,也是唯一实现三位数增长的企业。蜂巢能源在近日称,这一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与欧洲顶级车企的战略合作,为 Stellantis 集团累计供货 12.8 万套短刀电池包,为宝马 MINI 配套的电池也突破 11 万套大关。此外,蜂巢能源正加快与海外多家车企达成合作的步伐。
SNE Research 在分析中还提到,2025 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以欧洲为中心,复苏态势明显。随着碳排放的强化监管,德国、英国等主要欧洲国家的电动汽车销量呈现出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相反,美国尽管存在降低电动汽车税收补贴的可能性,但提前购买需求仍有限。
而得益于 「以旧换新政策」 的推动,中国电动车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同时,由于库存过剩,价格竞争加剧的风险也随之出现。
与此同时,SNE Research 分析指出,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经历了诸多政策变动,包括 IRA 的提前废除、电动汽车强制化相关行政命令的撤销、减税法案的通过等。这些突然的政策变动对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和市场需求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导致韩国电池和材料的出口总体下降。
分析强调,电池企业在应对北美政策风险和欧洲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需要制定防御策略,以确保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