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期盐化工板块的产品迎来一波上涨,纯碱、烧碱、pvc 都录得不错涨幅,目前看微观上并未有明显改善,更多还是源于宏观的预期和情绪指引。
1
宏观:预期先行
国内来看,引领 7 月份大宗工业品波浪式上涨的最核心因素无疑是 「反内卷」。先是 7 月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聚焦于 「新三样」,使得新能源相关商品涨幅居前;再有近期的工信部会议提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点燃了工业品的新一轮亢奋情绪。虽然政策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仍待进一步推出,甚至是部分提法在前年甚至是去年就已经有所提及,但这种 「供给侧 2.0」 的预期无疑使得低位的大宗工业品能讲更多故事和拥有更大的资金操作空间。
而除了 「反内卷」 的预期影响外,7 月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也略微超出了市场预期。比如社融方面,2025 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 22.83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4.74 万亿元;出口方面,2025 年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 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7.2%;GDP 方面,2025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66053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3%,相比去年同期提升 0.3 个百分点。「稳增长」 政策效果初显,虽然其他一些数据仍有待改善空间,但在当前的整体乐观情绪偏好下,无疑是给了多头一剂较好的强心针。
海外来看,7 月份也是对工业品有诸多利好加持。6 月标普全球制造业 PMI 终值为 52.9,预期 52,前值 52,制造业维持扩张空间;美国零售、首申数据也均好于预期,显示当下美国经济基本面仍存韧性。除此之外,美国 「大而美」 方案通过,美联储降息信号也升温,未来也将加强对于工业品的向上指引,需求端存支撑。
2
微观:仍待细化
微观来看,虽然最近在"反内卷"影响下,大宗工业品的涨势如火如荼,工信部近期也提出相关的工作方案,其中涉及到石化、建材等行业,但目前来看,相关工作实际落地的效果和影响还待商榷。以盐化工板块的纯碱、烧碱、PVC 为例,20 年以上旧产能占比分别约为 40%,30%,30%,理论上虽然可以被淘汰、关停,但实际执行起来将困难重重,很多需要实际落地的优化方案也需要细化。
首先,很多相关产能都是央国企,地方经济支柱,并且带动地方就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动、动哪些、动的效果如何都有待进一步指引。其次,仍在正常运行的装置虽然部分装置年龄在 20 年以上,但其中很多装置中间也都经历过改造、升级,对于其是不是落后产能到底该怎么定义?如果再把视野扩大到炼化,那困难系数更是会成倍增加,无论是行业内的央国企还是民企都是巨无霸型,更是带动地方就业、民生、经济的重中之重。所以,长期看虽然相关政策指引会对工业品带来一定的装置淘汰和供给优化,但实际效果可能不及 16 年,短期影响则更偏情绪化。
3
后市展望
目前盐化工板块的上涨更多是预期先行所导致,本身基本面的改善相对有限。长期看,如果后续能给出明确的优供给、退产能的方案或者方针,那大宗工业品可能会迎来反转,形成真正的政策底。中短期看,盐化工板块现阶段还是停留在强预期,弱现实的处境中,上方空间难以评估,但短期的 7 月底会议以及中期的 9.3 阅兵都是一些重要时点。
风险提示:政策影响超预期
(中粮期货)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