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甲醇期货主力合约 MA2601 震荡反弹。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甲醇期货盘面的核心交易逻辑正围绕 「弱现实」 与 「强预期」 的基本面博弈展开。现货端需求疲软、库存高企的压力持续凸显,期货端虽然受宏观情绪及旺季需求预期推动,出现短暂反弹,但上涨压力依旧较大。
谈及甲醇的 「弱现实」,广发期货分析师苗扬直言,核心症结在于供给端的高供应。其中,港口甲醇库存创下近五年新高,叠加进口甲醇到港量创纪录与国内甲醇装置开工率高企,导致甲醇期现价格承压。苗扬介绍,截至 9 月 4 日,隆众资讯口径统计的全国甲醇装置开工率达 86.63%,推动甲醇产量持续增加。区域库存方面,华东港口库存量达 100.23 万吨、华南港口库存量达 42.54 万吨,均处于累库周期。
需求端,苗扬介绍,目前,甲醇下游尚未进入旺季模式,如甲醛、醋酸的开工负荷偏低,烯烃消费也较为疲弱;尽管 MTO(甲醇制烯烃) 利润存在回暖预期,但实际开工情况仍受低利润制约,以刚需采购为主,对甲醇价格的支撑有限。受此影响,甲醇现货价格承压,基差走弱。
不过,市场对甲醇远期改善的预期十分强烈。市场围绕 「国庆节前备货需求」「MTO 装置重启」「四季度海外季节性限气」 三大核心逻辑进行交易,导致甲醇期货远月合约相对强势,形成了 「近弱远强」 的走势。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甲醇进口的核心来源国 (进口占比近 50%),伊朗的天然气供应变化对市场影响深远。
苗扬告诉记者,市场预期伊朗将在 12 月前后因冬季保民用需求而限制天然气供应,或将导致甲醇减产;同时,伊朗 Kimiya 的 165 万吨/年甲醇装置有检修计划,进一步增加了远期供应的不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市场对海外冬季限气的预期存在 「前置发酵」 的现象。
苗扬告诉记者,往年通常是 11 月后才开始关注海外冬季限气,今年 9 月初市场便开始交易 「远期供应收缩」 的逻辑。这源于过去几年海外冬季限气的历史经验,如 2024—2025 年冬季,伊朗甲醇日产量从 4 万吨降至不足 1 万吨。此外,在目前甲醇基本面偏弱的背景下,市场急于寻找远期利多因素对冲,从而放大了海外冬季限气预期的影响。
紫金天风期货分析师汤剑林告诉记者,上周已有海外限气相关消息在市场流传,后续需重点关注伊朗甲醇装置的开工动态。
从季节性来看,甲醇 2601 合约往往呈现 「高升水」。对此,汤剑林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外天然气制甲醇供应存在季节性波动。国内外天然气制甲醇装置一般在 11 月至 12 月开始检修,次年 1 月至 2 月重启。此外,「金九银十」 消费旺季叠加 「十一」 长假前下游备货,现货市场也存在阶段性好转的可能。
苗扬表示,市场预期随着 MTO 装置重启及需求回暖,9 月甲醇库存存在去化预期,高供应压力有望缓解。一旦预期兑现,港口将从 「被动累库」 转向 「主动去库」,现货端的压力也将随之减轻。
谈及甲醇后续走势,上述受访人士认为,市场需重点关注 「预期能否兑现」。
汤剑林认为,前期,甲醇期货价格下跌已基本计价 「港口大幅累库」 的预期,短期港口继续累库对盘面的影响或逐渐减弱。MA2601 合约因时间周期较长,交易更多的是远期预期。后续,若限气、复产等预期兑现,甲醇市场或将迎来趋势性机会;若预期落空,「弱现实」 仍将主导甲醇价格走势。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