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央媒揭AI造谣利益链:有MCN机构每天发数千条谣言 收入万元以上

央媒揭 AI 造谣利益链:有 MCN 机构每天发数千条谣言 收入万元以上

2025 年 9 月 17 日
「车顶维权」女车主首次胜诉 特斯拉被判提供完整行车数据

「车顶维权」 女车主首次胜诉 特斯拉被判提供完整行车数据

2025 年 9 月 17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详解服务消费最新政策措施!多部门发声

2025 年 9 月 17 日
9月17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9 月 17 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 品种支撑阻力 (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2025 年 9 月 17 日
广告

收评:创业板指涨近 2% 再创 3 年多新高 机器人概念股持续爆发

2025 年 9 月 17 日

金十梗图:头痛的类型有哪些?

2025 年 9 月 17 日

指数权重大调整!科创 50ETF 还能上车吗?

2025 年 9 月 17 日

谷歌股价年内上涨超英伟达,重回 AI 投资热门股之列

2025 年 9 月 17 日

A 股近期 「最后一次洗盘」,很可能已经出现了

2025 年 9 月 17 日

铲除 「利益闭环式」 毒瘤生态,汽车行业发展需要清朗的网络环境

2025 年 9 月 17 日
露笑科技:联手开普勒等战略合作具身机器人 计划未来3年实现百万台销售

露笑科技:联手开普勒等战略合作具身机器人 计划未来 3 年实现百万台销售

2025 年 9 月 17 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多晶硅成交价延续上涨态势

2025 年 9 月 17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交易员对美联储降息押注愈发激进 「神秘交易员」 押注降息 50 个基点

2025 年 9 月 17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9 月 17 日 星期三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央媒揭 AI 造谣利益链:有 MCN 机构每天发数千条谣言 收入万元以上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17 日
在 24 小时
0

  不久前,某公众号运营者钟某为蹭 「海啸预警」 热点,利用 AI 生成 「30 万居民撤离上海」「数十万上海市民正排队登车」 等耸人听闻的言论。这条假消息被大量阅读、转发,引发恐慌情绪。其后,钟某被警方拘留。

  AI 的广泛应用,为虚假信息的批量生产和病毒式传播提供了 「温床」,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

  9 月 15 日,《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 版正式发布。中央网信办负责人表示,要强化规范引导,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促进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利用 AI 造谣日渐频繁

  今年 3 月,福建厦门公安机关发现,网上有信息称:「2025 年 3 月 3 日,厦门市某化工厂发生一起严重的闪爆事故,造成 3 人死亡、3 人受伤……」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这是发布者许某通过网上 AI 助手软件生成的虚假文章。公安机关对许某予以行政处罚。

  人工智能时代,利用 AI 造谣日渐频繁。公安部曾发布多起典型案例。如,湖南公安机关查处编造 「民警离职潮」 谣言案,江西公安机关查处 MCN 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谣案,重庆公安机关查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编造 「爆炸事故」 谣言案,广东公安机关查处编造 「广州限制外卖配送」 谣言案。相关人员均被绳之以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 2024 年发布的 《揭秘 AI 谣言:传播路径与治理策略全解析》 研究报告指出,2023 年以来,伴随 AIGC 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造谣者不当利用 AI 工具,使得 AI 谣言量高速增长。

  报告指出,在各类 AI 谣言信息量占比中,经济与企业类谣言和公共安全类谣言占比最多、增速最快,其中餐饮外卖、快递配送等民生行业成为谣言重灾区。

  记者调查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让网络谣言内容更为逼真,常配有伪造的图片、视频甚至所谓 「官方回应」,极具迷惑性。

  中国 (深圳) 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数字经济与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曹钟雄等业内人士认为,AI 不仅能高效生成虚假信息,而且可以通过过滤、推荐机制,将虚假信息聚合形成 「证据链」,给普通用户乃至专业人士造成误导。

  流量变现驱动商业化黑产

  不久前,某著名食品公司向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报案称,多个网络平台上集中出现大量虚假、带有诱导性的负面文章,恶意攻击公司品牌及产品品质。公安机关立案调查,民警在多个平台发现关于该品牌 「二氧化硫残留」「霉变」 等内容的文章 200 余篇,且内容高度雷同。

  经公安机关核实,上述内容均为虚假信息。信息发布者陈某被行政拘留。陈某交代,今年 8 月,他在网上看到该公司相关信息后,想到知名企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引发公众关注。为博取流量,他使用 AI 工具编造内容,生成多篇虚假负面文章,在多个平台集中发布。

  业内专家指出,传统谣言生产依赖造谣者人工操作。如今,造谣者使用 AI 工具,只要输入特定关键词或指令,便可快速生成内容逼真、欺骗性强的谣言,从而实现谣言的大规模、高效率生产。

  去年 3 月,江西公安机关查处一起 MCN 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谣案。经查,王某某经营有 5 家 MCN 机构,共运营自媒体账号 842 个,长期组织公司人员选取热点文章,使用 AI 工具批量生成不实文章进行吸粉引流。

  「他平均每天通过 AI 工具发布 4000 到 7000 条信息,最高的一条收入是 700 元。经初步估算,每天收入在 1 万元以上。」 办案民警说。

  记者发现,多起 AI 造谣事件背后,不法者的造谣动机主要源于牟取互联网内容平台给予创作者的奖励,以及为电商平台经营引流等;一些造谣者还可以从广告收入、合同推广、直播带货或其他相关的商业活动中获益。

  一名长期从事自媒体工作的博主对记者说:「以某大型内容生产平台为例,收益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有效播放量×互动系数×千次播放单价』。平台会对点击量高、互动性强的原创性内容给予更多收益分成。如果整体权重较高,一篇阅读或播放 100 万次的稿件,收益可超过 1000 元。」

  此外,不正当商业竞争也进一步催生了 AI 谣言黑色产业链。一位头部消费电子企业法务相关负责人透露,「金主」 企业放出任务信号后,公关公司会找来一批自媒体运营者、KOL(关键意见领袖),利用 AI 技术生成虚假信息,大批量、高频次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释放抹黑竞争对手的内容;此后还有营销公司及流量商加入,进一步扩散传播谣言。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不少受访企业表示,辟谣工作给公司带来了繁重的负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精力去做解释工作,以消除不利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于冲等法律专家指出,目前 AI 造谣已经形成商业化运作黑色产业链,一些造谣者以吸引流量变现牟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相关行业企业在应对 AI 谣言中面临维权难、舆论修复难等挑战。

  全链条治理封住 AI「黑嘴」

  近期,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及时发现查处借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造谣传谣线索,重拳打击编造传播涉企业、涉民生、涉警情等领域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

  今年 7 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 2 个月的 「清朗·整治 『自媒体』 发布不实信息」 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的突出问题包括 「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仿冒他人,或编造社会民生等领域虚假信息,欺骗公众」。

  面对 AI 谣言治理中的取证难、定性难、追责难等问题,单一治理手段已力有不逮。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建议,遏制 「AI 谣言」 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说,新媒体平台应加强对 AI 造谣和 「水军」 行为的智能识别机制研究,进一步改革涉及 AI 内容的流量分发和收益分成机制,最大限度压缩通过 AI 造谣牟利的空间。

  专家指出,平台可通过逆向传播,利用相同渠道传播准确信息,抵消谣言影响;鼓励用户积极举报可疑内容,通过设立奖励机制增加参与度;持续研究谣言生成和传播机制,开发有效监测和防治技术等。

  于冲等建议,司法治理也需要 「链条化」 思维,针对 AI 造谣链条的前端发布主体、中端采取的技术手段和末端的后果危害,分别进行评价和判断,进行全链条打击和预防。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喻海松等表示,治理涉企 AI 谣言,仅仅依靠刑法是不够的,要进一步修复社会信任机制,营造自觉抵制谣言的良好环境,同时鼓励 AI 治理合作,进一步推广 AI 伦理标准、治理技术和创新国际合作模式。

  上海市律师协会理事、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思维说,人工智能目前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非可承担法律责任的独立主体。对 AI 技术滥用行为的治理,应当坚持防惩并重原则,在确保科技创新积极性、AI 技术合法合规使用的情况下,避免过度监管。

  受访律师提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正确使用 AI 工具,不造谣、不传谣。一旦利用 AI 造谣或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新华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YOU MAY ALSO LIKE

「车顶维权」 女车主首次胜诉 特斯拉被判提供完整行车数据

收评:创业板指涨近 2% 再创 3 年多新高 机器人概念股持续爆发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车顶维权」女车主首次胜诉 特斯拉被判提供完整行车数据

「车顶维权」 女车主首次胜诉 特斯拉被判提供完整行车数据

2025 年 9 月 17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详解服务消费最新政策措施!多部门发声

2025 年 9 月 17 日
9月17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9 月 17 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 品种支撑阻力 (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2025 年 9 月 17 日

收评:创业板指涨近 2% 再创 3 年多新高 机器人概念股持续爆发

2025 年 9 月 17 日

金十梗图:头痛的类型有哪些?

2025 年 9 月 17 日

指数权重大调整!科创 50ETF 还能上车吗?

2025 年 9 月 17 日

谷歌股价年内上涨超英伟达,重回 AI 投资热门股之列

2025 年 9 月 17 日

A 股近期 「最后一次洗盘」,很可能已经出现了

2025 年 9 月 17 日

铲除 「利益闭环式」 毒瘤生态,汽车行业发展需要清朗的网络环境

2025 年 9 月 17 日
露笑科技:联手开普勒等战略合作具身机器人 计划未来3年实现百万台销售

露笑科技:联手开普勒等战略合作具身机器人 计划未来 3 年实现百万台销售

2025 年 9 月 17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动态

  • 「车顶维权」 女车主首次胜诉 特斯拉被判提供完整行车数据
  • 详解服务消费最新政策措施!多部门发声
  • 9 月 17 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 品种支撑阻力 (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 收评:创业板指涨近 2% 再创 3 年多新高 机器人概念股持续爆发
  • 金十梗图:头痛的类型有哪些?
  • 指数权重大调整!科创 50ETF 还能上车吗?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