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广播公司 (ABC) 当地时间 19 日播出一段对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的现场直播采访。画面中,拉格兰坐在拖拉机上,再次提到目前美国大豆正值收获季,中国的订购量却为 「零」。他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紧急呼吁:我们需要的是强大的市场和机遇,中国市场对我们的生计至关重要。
此前,拉格兰本月 9 日接受美国 《财富》 杂志采访时就曾警告,美国大豆迎来收获季,但历来是最大买家的中国却未下达任何订单,豆农面临的 「形势极其严峻」。
在 19 日的最新采访中,拉格兰在被问及如果中国不从美国购买大豆,会对他本人和美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时表示,「我们需要的是强大的市场和机遇。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出口客户。大豆是 (美国) 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目前美国大豆正处于收获季,中国的订购量却为零,这对美国大豆行业来说是一个警示。
9 月 19 日,拉格兰坐在拖拉机上接受采访。 图源:美国广播公司视频截图
「美国有 50 万大豆种植户,中国市场对我们的生计至关重要。」 拉格兰表示。
拉格兰表示,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许多农户除农场外就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当你最大的客户突然消失,情况就非常糟糕了」。他还称,由于关税,美国大豆相对于南美同行来说在价格上处于劣势,比其高出 20%,这使美国大豆缺乏竞争力,「我们需要改变,现在就需要」。
在被问及有什么话想对特朗普说时,拉格兰直言,「我们需要中国市场,我们需要的是立即行动,而不是空谈。」 拉格兰表示,大豆的出口是季节性的,销售和物流也需要规划,因此需要立刻采取行动,如果再等几个月,中国市场就会转向明年一月和二月开始收获的巴西大豆。
8 月 19 日,拉格兰曾致信特朗普表示,美国大豆种植户正面临 「极大的」 财务压力。随着收获季迅速到来,美国就大豆出口与中国越晚达成协议,美国豆农受到的冲击就越严重。
美国大豆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 2018 年之前的 7 年,美国生产的大豆平均有 28% 出口到中国,占同期美国大豆出口总量 60%。在 2023 至 2024 市场年度 (2023 年 9 月 1 日至 2024 年 8 月 31 日),美国向中国出口近 2500 万吨大豆,远超向第二大市场欧盟出口的 490 万吨。

新闻多一点
美媒:美国农民在特朗普治下陷入困境
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国 《新闻周刊》 网站 9 月 13 日报道,尽管美国农民是最忠诚的选民群体之一,但在特朗普总统一系列政策出台后,他们陷入了困境。
即使在 2024 年总统选举中以压倒性多数投票支持特朗普的州,农民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并且今年提交的破产申请数量激增。
农民迫切需要帮助。本月早些时候,数百名农民聚集在阿肯色州的布鲁克兰,向州领导人的代表表达他们的担忧。
一名叫克里斯·金的农民说:「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担心我的子孙后代能否继续生活下去。」
另一名叫斯科特·布朗的农民表示:「如果不采取行动,你们将失去这个国家 25% 到 30% 的农民……这不仅发生在我们这里,各地都是如此。」
该州的一些农民向上帝祈祷,其他农民认为情况 「非常严峻」。
在 2024 年总统选举中,特朗普从依赖农业的县获得大量支持,得到了这些县约 78% 的选票。他在 2020 年总统选举中也获得了农民的支持。
今年 3 月,特朗普在 「真实社交」 网站上谈到关税时写道:「致美国伟大的农民:准备好开始生产大量农产品在美国境内销售吧。4 月 2 日将宣布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祝愉快!」
然而,国内销售并不 「愉快」,许多农民在美国境内销售农作物举步维艰。
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的关闭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困境。USAID 是美国农作物的最大买家之一,每年花费约 21 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粮食援助。
失去了来自 USAID 的持续需求,许多农民试图寻找其他买家来弥补成本,但收效甚微。
一些农民还严重依赖与中国市场的贸易。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农业市场营销、贸易和政策的伊恩·谢尔登告诉 《新闻周刊》,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导致中国大量减少美国大豆进口,这种情况发生在美国大豆收获季,「预计将对大豆价格造成下行压力」。
墨西哥和加拿大也是美国大豆的主要买家,特朗普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战可能会进一步扰乱美国农民的主要销量来源。
非营利组织 「农场援助」 的联合执行主任詹妮弗·费伊告诉 《新闻周刊》,由于 「农作物价格极低,以及报复性关税导致的出口市场流失」,农民面临更高的投入成本。农户 「告诉我们,他们今年每英亩 (约合 6 亩) 将损失 100 到 200 美元」。
费伊说:「农民正在遭受严重损失。」 她补充说,这些损失 「并非经济波动,而是潜在的长期或永久性市场流失」。
美国小企业因关税战叫苦连天
据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 9 月 18 日报道,当商人特拉维斯·麦克马斯特将更多的产品制造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印度时,他是为了避免华盛顿与北京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这位旅行用品品牌 「蚕茧」 公司美国分公司的总经理说:「但我这次有点自作聪明了。」
自 8 月以来,美国对许多印度产品征收的 50% 关税生效,超过了今年对中国商品征收的 30% 的关税。
18 日,他和大约 100 名小企业主聚集在华盛顿,详细介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征收的广泛关税最近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计的。
许多人在最高法院外发表了讲话。今年 11 月 5 日,最高法院将会听取关于特朗普的全球关税合法性的口头辩论。
自今年年初重新当选总统以来,特朗普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了 10% 的全面关税,同时对欧盟和越南等数十个经济体征收了更高的关税。
但这些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正面临法律挑战,而特朗普同时还对钢铁和铝等特定行业的进口产品征收了专门的关税。
许多美国小企业说,它们难以跟上特朗普瞬息万变的政策。
公司总部设在华盛顿州的麦克马斯特告诉记者说:「我们需要制止这些快速的变化。我们的生意不是随心所欲经营的,我们的国家也不应该 (是)。」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8 月维持了下级法院的裁决,即特朗普动用紧急经济权力对来自多个国家的商品征收全面关税是越权行为。
但法官们允许这些关税保持到 10 月中旬,以便特朗普将这场较量诉诸最高法院。
小企业主 18 日说,他们已经感受到经济压力。
销售泰国咖喱和酱汁的迈克尔·比希说:「我们现在被迫支付的关税使得我们基本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了。」 由于关税侵蚀利润,他已停止从泰国订购新产品,并预计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他可能会破产。
在得克萨斯州经营一家箱包店的蒂法妮·威廉斯呼吁,贸易政策应该更具可预测性。她说,她店里 (销量) 排名前 20 的品牌中有 17 个涨价了,占其生意的很大一部分,给业务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她还说,客户可能不会接受更高的零售价格。
威廉斯说:「他们要求我们为了长期收益忍受短期痛苦。但我根本弄不清长期情况到底会怎样。」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