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8 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 36 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产品数量达到 1.31 万只。
虽然部分权益类基金 8 月的份额继续减少,但在业绩加持下,该类基金的规模已逼近 10 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公募行业如何实现 「基金赚钱、基民也赚钱」 是长期发展的关键,未来行业需加速向 「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 的方向转型,让规模体量与 「普惠金融」 相匹配。
公募规模再创新高
9 月 25 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 2025 年 8 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 8 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 164 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 149 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15 家。 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36.25 万亿元。
2025 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持续扩张。今年 4 月末,公募总规模超过 33 万亿元,6 月末规模站上 34 万亿元,7 月该数据继续攀升,一举突破 35 万亿元大关,并在 8 月延续增长势头。同时,基金的产品数量也创出新高,8 月末达到 1.31 万只,较 7 月末的 1.3 万只环比增加了 114 只。
具体到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变化,今年 8 月,权益类基金 (混合型及股票型基金) 规模继续增长,合计达到 9.71 万亿元,较 7 月末的 8.75 万亿元大增逾 9600 亿元。同时,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仍在缩水,比 7 月末减少 285.05 亿元至 7.21 万亿元。
持续提升的业绩,是权益类基金规模扩张的底气。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末,近一年来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股票型基金指数的涨幅均在 49% 左右,绩优基金的队伍不断扩大。
为持有人赚钱是 「硬道理」
业绩固然重要,能否实现 「基金赚钱、基民也赚钱」 更为重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正在引导公募向 「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 的方向转型。为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全行业都在行动。
「如今,随着明星基金经理光环褪色,基金公司投研已经逐步进入 『工业化』 时代,在监管对平台化投研的引导下,行业生产能力优化,更普惠、标准化、低费率的产品时代正在到来。」 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说。
8 月末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的份额达到 6.47 万亿份,较 7 月末小幅增加 346.59 亿份,但混合型基金份额还在下降,「保本赎」 现象依然存在。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当下时段能否为投资者赚钱才是 「硬道理」,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逆势操作。今年以来,许多基金公司加大限购力度,在高点降低投资者的追高情绪,以帮助基民真正分享基金上涨的红利。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25 日,目前处于限购或暂停申购状态的权益类基金超过 560 只。
同样,基金投顾机构的 「跟车服务」(类定投) 也在主动 「拒绝」 规模。中欧财富投顾投资经理李波对上证报记者说,在判断市场行情阶段性过热时他们会采取防守动作,如降低单期跟投金额。同时,他们也会通过智慧跟投服务的内容或温度信号对投资者进行提示,帮助投资者 「拿住」 收益。
「未来,随着基金降费的持续推进,将会给优质服务留出更多的成长空间。这些优质服务或将包含贴心的投资者教育、多元化的产品设计、更加细分的风险管理等。」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近期公开表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36 万亿元!公募规模再创新高)
(责任编辑:18)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8 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 36 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产品数量达到 1.31 万只。
虽然部分权益类基金 8 月的份额继续减少,但在业绩加持下,该类基金的规模已逼近 10 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公募行业如何实现 「基金赚钱、基民也赚钱」 是长期发展的关键,未来行业需加速向 「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 的方向转型,让规模体量与 「普惠金融」 相匹配。
公募规模再创新高
9 月 25 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 2025 年 8 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 8 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 164 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 149 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15 家。 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36.25 万亿元。
2025 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持续扩张。今年 4 月末,公募总规模超过 33 万亿元,6 月末规模站上 34 万亿元,7 月该数据继续攀升,一举突破 35 万亿元大关,并在 8 月延续增长势头。同时,基金的产品数量也创出新高,8 月末达到 1.31 万只,较 7 月末的 1.3 万只环比增加了 114 只。
具体到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变化,今年 8 月,权益类基金 (混合型及股票型基金) 规模继续增长,合计达到 9.71 万亿元,较 7 月末的 8.75 万亿元大增逾 9600 亿元。同时,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仍在缩水,比 7 月末减少 285.05 亿元至 7.21 万亿元。
持续提升的业绩,是权益类基金规模扩张的底气。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末,近一年来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股票型基金指数的涨幅均在 49% 左右,绩优基金的队伍不断扩大。
为持有人赚钱是 「硬道理」
业绩固然重要,能否实现 「基金赚钱、基民也赚钱」 更为重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正在引导公募向 「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 的方向转型。为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全行业都在行动。
「如今,随着明星基金经理光环褪色,基金公司投研已经逐步进入 『工业化』 时代,在监管对平台化投研的引导下,行业生产能力优化,更普惠、标准化、低费率的产品时代正在到来。」 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说。
8 月末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的份额达到 6.47 万亿份,较 7 月末小幅增加 346.59 亿份,但混合型基金份额还在下降,「保本赎」 现象依然存在。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当下时段能否为投资者赚钱才是 「硬道理」,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逆势操作。今年以来,许多基金公司加大限购力度,在高点降低投资者的追高情绪,以帮助基民真正分享基金上涨的红利。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25 日,目前处于限购或暂停申购状态的权益类基金超过 560 只。
同样,基金投顾机构的 「跟车服务」(类定投) 也在主动 「拒绝」 规模。中欧财富投顾投资经理李波对上证报记者说,在判断市场行情阶段性过热时他们会采取防守动作,如降低单期跟投金额。同时,他们也会通过智慧跟投服务的内容或温度信号对投资者进行提示,帮助投资者 「拿住」 收益。
「未来,随着基金降费的持续推进,将会给优质服务留出更多的成长空间。这些优质服务或将包含贴心的投资者教育、多元化的产品设计、更加细分的风险管理等。」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近期公开表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36 万亿元!公募规模再创新高)
(责任编辑:18)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8 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 36 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产品数量达到 1.31 万只。
虽然部分权益类基金 8 月的份额继续减少,但在业绩加持下,该类基金的规模已逼近 10 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公募行业如何实现 「基金赚钱、基民也赚钱」 是长期发展的关键,未来行业需加速向 「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 的方向转型,让规模体量与 「普惠金融」 相匹配。
公募规模再创新高
9 月 25 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 2025 年 8 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 8 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 164 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 149 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15 家。 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36.25 万亿元。
2025 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持续扩张。今年 4 月末,公募总规模超过 33 万亿元,6 月末规模站上 34 万亿元,7 月该数据继续攀升,一举突破 35 万亿元大关,并在 8 月延续增长势头。同时,基金的产品数量也创出新高,8 月末达到 1.31 万只,较 7 月末的 1.3 万只环比增加了 114 只。
具体到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变化,今年 8 月,权益类基金 (混合型及股票型基金) 规模继续增长,合计达到 9.71 万亿元,较 7 月末的 8.75 万亿元大增逾 9600 亿元。同时,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仍在缩水,比 7 月末减少 285.05 亿元至 7.21 万亿元。
持续提升的业绩,是权益类基金规模扩张的底气。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末,近一年来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股票型基金指数的涨幅均在 49% 左右,绩优基金的队伍不断扩大。
为持有人赚钱是 「硬道理」
业绩固然重要,能否实现 「基金赚钱、基民也赚钱」 更为重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正在引导公募向 「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 的方向转型。为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全行业都在行动。
「如今,随着明星基金经理光环褪色,基金公司投研已经逐步进入 『工业化』 时代,在监管对平台化投研的引导下,行业生产能力优化,更普惠、标准化、低费率的产品时代正在到来。」 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说。
8 月末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的份额达到 6.47 万亿份,较 7 月末小幅增加 346.59 亿份,但混合型基金份额还在下降,「保本赎」 现象依然存在。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当下时段能否为投资者赚钱才是 「硬道理」,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逆势操作。今年以来,许多基金公司加大限购力度,在高点降低投资者的追高情绪,以帮助基民真正分享基金上涨的红利。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25 日,目前处于限购或暂停申购状态的权益类基金超过 560 只。
同样,基金投顾机构的 「跟车服务」(类定投) 也在主动 「拒绝」 规模。中欧财富投顾投资经理李波对上证报记者说,在判断市场行情阶段性过热时他们会采取防守动作,如降低单期跟投金额。同时,他们也会通过智慧跟投服务的内容或温度信号对投资者进行提示,帮助投资者 「拿住」 收益。
「未来,随着基金降费的持续推进,将会给优质服务留出更多的成长空间。这些优质服务或将包含贴心的投资者教育、多元化的产品设计、更加细分的风险管理等。」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近期公开表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36 万亿元!公募规模再创新高)
(责任编辑:18)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8 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 36 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产品数量达到 1.31 万只。
虽然部分权益类基金 8 月的份额继续减少,但在业绩加持下,该类基金的规模已逼近 10 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公募行业如何实现 「基金赚钱、基民也赚钱」 是长期发展的关键,未来行业需加速向 「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 的方向转型,让规模体量与 「普惠金融」 相匹配。
公募规模再创新高
9 月 25 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 2025 年 8 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数据显示,截至 8 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 164 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 149 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15 家。 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36.25 万亿元。
2025 年以来,公募基金规模持续扩张。今年 4 月末,公募总规模超过 33 万亿元,6 月末规模站上 34 万亿元,7 月该数据继续攀升,一举突破 35 万亿元大关,并在 8 月延续增长势头。同时,基金的产品数量也创出新高,8 月末达到 1.31 万只,较 7 月末的 1.3 万只环比增加了 114 只。
具体到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变化,今年 8 月,权益类基金 (混合型及股票型基金) 规模继续增长,合计达到 9.71 万亿元,较 7 月末的 8.75 万亿元大增逾 9600 亿元。同时,债券型基金的规模仍在缩水,比 7 月末减少 285.05 亿元至 7.21 万亿元。
持续提升的业绩,是权益类基金规模扩张的底气。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末,近一年来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股票型基金指数的涨幅均在 49% 左右,绩优基金的队伍不断扩大。
为持有人赚钱是 「硬道理」
业绩固然重要,能否实现 「基金赚钱、基民也赚钱」 更为重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正在引导公募向 「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 的方向转型。为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全行业都在行动。
「如今,随着明星基金经理光环褪色,基金公司投研已经逐步进入 『工业化』 时代,在监管对平台化投研的引导下,行业生产能力优化,更普惠、标准化、低费率的产品时代正在到来。」 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说。
8 月末数据显示,权益类基金的份额达到 6.47 万亿份,较 7 月末小幅增加 346.59 亿份,但混合型基金份额还在下降,「保本赎」 现象依然存在。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当下时段能否为投资者赚钱才是 「硬道理」,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逆势操作。今年以来,许多基金公司加大限购力度,在高点降低投资者的追高情绪,以帮助基民真正分享基金上涨的红利。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25 日,目前处于限购或暂停申购状态的权益类基金超过 560 只。
同样,基金投顾机构的 「跟车服务」(类定投) 也在主动 「拒绝」 规模。中欧财富投顾投资经理李波对上证报记者说,在判断市场行情阶段性过热时他们会采取防守动作,如降低单期跟投金额。同时,他们也会通过智慧跟投服务的内容或温度信号对投资者进行提示,帮助投资者 「拿住」 收益。
「未来,随着基金降费的持续推进,将会给优质服务留出更多的成长空间。这些优质服务或将包含贴心的投资者教育、多元化的产品设计、更加细分的风险管理等。」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近期公开表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36 万亿元!公募规模再创新高)
(责任编辑: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