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美政府最激进芯片方案曝光:进口一颗,就得在美国产一颗

2025 年 9 月 29 日

商品期权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 年 11 月 24 日

特卖生意不香了? 一个季度,340 万用户 「逃离」 唯品会

2025 年 11 月 24 日
激辩「AI泡沫论」!达利欧、「大空头」齐发声

风暴中的英伟达!科技行情见顶了吗?

2025 年 11 月 24 日
广告
「铜博士」屡创新高!制造企业套保需求旺盛 期权策略单季降本超600万

「铜博士」 屡创新高!制造企业套保需求旺盛 期权策略单季降本超 600 万

2025 年 11 月 24 日
继循环融资后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又多了道「紧箍咒」:折旧!

继循环融资后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又多了道 「紧箍咒」:折旧!

2025 年 11 月 24 日

华为发布 Flex:ai AI 容器技术 实现单卡同时承载多个 AI 工作负载;谷歌计划每 6 个月将算力容量翻倍,谷歌供应链受关注——《投资早参》

2025 年 11 月 24 日

有色新能源周度观察 20251124

2025 年 11 月 24 日

美财长贝森特断言 2026 年无衰退风险,承认住房等部分行业承压

2025 年 11 月 24 日
中信建投期货:降息预期持续波动 贵金属震荡运行

中信建投期货:降息预期持续波动 贵金属震荡运行

2025 年 11 月 24 日

防御注重均衡 基金经理透底年末投资方向

2025 年 11 月 24 日

新华财经早报:11 月 24 日

2025 年 11 月 24 日
生猪价格跌至年内新低 行业面临不同程度亏损

11 月 23 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2025 年 11 月 24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一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美政府最激进芯片方案曝光:进口一颗,就得在美国产一颗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29 日
在 全球
0

【文章来源:techweb】

9 月 28 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并制定一项新的、影响深远的关税计划,旨在大幅减少美国对海外制造的半导体的依赖,并激励企业将芯片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

在一段相对平静期后,美国总统唐纳 德·特朗普已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振美国制造业的关税措施,并于周四宣布了全面的新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对品牌药物征收 100% 的关税,对重型卡车征收 25% 的关税,再次引发了新的贸易不确定性。

今年 4 月,特朗普政府曾宣布对进口药品和半导体展开调查,意在对其加征关税,理由是过度依赖外国生产对这些产品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两大潜在芯片关税方案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两种不同的芯片关税实施方案,据称这两种方案可能会独立或结合起来实施。

方案 A:按芯片价值对进口电子设备征税

根据该计划,美国商务部考虑对进口电子设备开征一项特殊关税,其税额将基于产品内部所含芯片的估算价值的一定百分比来计算。这意味着,从智能牙刷到笔记本电脑等含有芯片的消费电子产品都可能成为征税对象。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初步考虑的税率为:对进口设备所含芯片的价值部分普遍征收 25% 的关税,而对来自日本与欧盟的电子产品中的芯片,税率可能设定为 15%,但上述数字均为初步方案,后续可能调整。

经济学家警告称,此举可能显著推高消费品价格。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斯特雷恩 (Michael Strain) 指出,在美国通胀率已明显高于美联 储 2% 的目标并呈加速上涨态势之时,征收此类关税将加剧通胀问题。

此外,由于制造本土产品所需的关键零部件也可能被征收新关税,即便是美国国内生产的商品,其价格也可能上涨。

方案 B:「一比一」 生产匹配与惩罚性关税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在考虑另一项更为激进的方案,其目标是要求芯片公司的美国本土产量与其客户从海外进口的芯片数量相匹配。

这项政策的核心是要求企业长期维持其美国本土制造的芯片数量与进口芯片数量 1:1 的比例,未能达标者将面临惩罚性关税。上月,特朗普总统曾表示将对半导体征收约 100% 的关税,但对已承诺在美建厂或正在建厂的公司予以豁免。

为实现这个目标,政策也设计了激励机制,承诺在美建厂并设定产量目标 (例如 100 万颗芯片) 的公司将获得相应的 「信用额度」,可在其新厂建设期间用于免关税进口。政策初期还可能设有过渡期,给予企业调整和提升美国产能的时间。

但也有消息指出,一项更严格的豁免条件正在讨论中,即要求企业将一半的产能转移至美国,才能获得基于投资额的关税减免。

新关税面临多重挑战,或将重塑行业格局

这项旨在重塑全球供应链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具体实施层面面临着巨大的复杂性和严峻挑战。

首要难题在于追踪与计算的难度。芯片已渗透至从智能手机到汽车的现代经济各个角落,且供应链极其复杂。许多在美国制造的芯片须运至海外进行封装集成,再随最终产品进口回美国。在此背景下,精准追踪每一颗芯片的产地并核定其价值以计征关税,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其次,《华尔街日报》 的报道并未披露美国政府计划如何公平地 「计数」:一颗用于智能手机的高端应用处理器 (如苹果 A19 Pro) 与一颗高性能 AI 加速器 (如英伟达 B300) 在复杂度、成本与价值上存在天壤之别,「一颗对一颗」 的简单量化标准无法反映这种巨大差异,可能造成实质上的不公。

第三,这项政策将给苹果、戴尔等科技巨头带来巨大的合规压力,它们必须追踪产品中所有芯片的全球产地,并与供应商协调以满足配比要求,而业内普遍认为将 iPhone 等复杂产品的制造完全迁回美国并不现实。

然而,这项政策也可能重塑行业格局,使已在美国大力扩张产能的英特尔、台积电、美光等企业获得更强的议价权,因为其客户为规避关税将更倾向于采购 「美国制造」 的芯片。

以关税强推制造业回流,效果难料

特朗普政府推动此项激进芯片关税政策的根本动机,源于对国家与经济安全的深度担忧。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 (Kush Desai) 明确表示:「美国不能在对我们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半导体产品上依赖外国进口。政府正在通过关税、减税、放松管制和能源优势,实施一项细致、多管齐下的方法,将关键制造业回流美国。」

这项政策背后是长期存在的战略焦虑:美国科技产业过度依赖海外芯片制造,尤其是集中在地缘政治敏感地区的产能,被认为极易因冲突或自然灾害而导致供应链中断。

此举也是其推动制造业回流 (Reshoring) 战略的关键一环。尽管 《2022 年芯片法案》 已提供巨额补贴鼓励本土制造,但市场惯性使得客户仍倾向于选择成本更低的海外芯片。新关税计划正是旨在通过惩罚性措施扭转这一局面,为 「美国制造」 创造强制性市场需求。

然而,该计划的未来仍存变数。目前所有方案均未最终定案,白宫亦强调在官方宣布前应视相关报道为 「推测」。而关于芯片关税,也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哪些含芯片产品将受到关税影响?关税税率如何?是否有任何国家、产品或公司会获得豁免?

政府内部对于政策的具体设计也存在分歧,例如商务部曾建议对芯片制造工具给予关税豁免,以降低在美生产成本,但此提议因与特朗普总统反对豁免的一贯立场相左而遭到白宫冷遇。(小小)

【文章来源:techweb】

9 月 28 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并制定一项新的、影响深远的关税计划,旨在大幅减少美国对海外制造的半导体的依赖,并激励企业将芯片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

在一段相对平静期后,美国总统唐纳 德·特朗普已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振美国制造业的关税措施,并于周四宣布了全面的新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对品牌药物征收 100% 的关税,对重型卡车征收 25% 的关税,再次引发了新的贸易不确定性。

今年 4 月,特朗普政府曾宣布对进口药品和半导体展开调查,意在对其加征关税,理由是过度依赖外国生产对这些产品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两大潜在芯片关税方案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两种不同的芯片关税实施方案,据称这两种方案可能会独立或结合起来实施。

方案 A:按芯片价值对进口电子设备征税

根据该计划,美国商务部考虑对进口电子设备开征一项特殊关税,其税额将基于产品内部所含芯片的估算价值的一定百分比来计算。这意味着,从智能牙刷到笔记本电脑等含有芯片的消费电子产品都可能成为征税对象。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初步考虑的税率为:对进口设备所含芯片的价值部分普遍征收 25% 的关税,而对来自日本与欧盟的电子产品中的芯片,税率可能设定为 15%,但上述数字均为初步方案,后续可能调整。

经济学家警告称,此举可能显著推高消费品价格。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斯特雷恩 (Michael Strain) 指出,在美国通胀率已明显高于美联 储 2% 的目标并呈加速上涨态势之时,征收此类关税将加剧通胀问题。

此外,由于制造本土产品所需的关键零部件也可能被征收新关税,即便是美国国内生产的商品,其价格也可能上涨。

方案 B:「一比一」 生产匹配与惩罚性关税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在考虑另一项更为激进的方案,其目标是要求芯片公司的美国本土产量与其客户从海外进口的芯片数量相匹配。

这项政策的核心是要求企业长期维持其美国本土制造的芯片数量与进口芯片数量 1:1 的比例,未能达标者将面临惩罚性关税。上月,特朗普总统曾表示将对半导体征收约 100% 的关税,但对已承诺在美建厂或正在建厂的公司予以豁免。

为实现这个目标,政策也设计了激励机制,承诺在美建厂并设定产量目标 (例如 100 万颗芯片) 的公司将获得相应的 「信用额度」,可在其新厂建设期间用于免关税进口。政策初期还可能设有过渡期,给予企业调整和提升美国产能的时间。

但也有消息指出,一项更严格的豁免条件正在讨论中,即要求企业将一半的产能转移至美国,才能获得基于投资额的关税减免。

新关税面临多重挑战,或将重塑行业格局

这项旨在重塑全球供应链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具体实施层面面临着巨大的复杂性和严峻挑战。

首要难题在于追踪与计算的难度。芯片已渗透至从智能手机到汽车的现代经济各个角落,且供应链极其复杂。许多在美国制造的芯片须运至海外进行封装集成,再随最终产品进口回美国。在此背景下,精准追踪每一颗芯片的产地并核定其价值以计征关税,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其次,《华尔街日报》 的报道并未披露美国政府计划如何公平地 「计数」:一颗用于智能手机的高端应用处理器 (如苹果 A19 Pro) 与一颗高性能 AI 加速器 (如英伟达 B300) 在复杂度、成本与价值上存在天壤之别,「一颗对一颗」 的简单量化标准无法反映这种巨大差异,可能造成实质上的不公。

第三,这项政策将给苹果、戴尔等科技巨头带来巨大的合规压力,它们必须追踪产品中所有芯片的全球产地,并与供应商协调以满足配比要求,而业内普遍认为将 iPhone 等复杂产品的制造完全迁回美国并不现实。

然而,这项政策也可能重塑行业格局,使已在美国大力扩张产能的英特尔、台积电、美光等企业获得更强的议价权,因为其客户为规避关税将更倾向于采购 「美国制造」 的芯片。

以关税强推制造业回流,效果难料

特朗普政府推动此项激进芯片关税政策的根本动机,源于对国家与经济安全的深度担忧。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 (Kush Desai) 明确表示:「美国不能在对我们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半导体产品上依赖外国进口。政府正在通过关税、减税、放松管制和能源优势,实施一项细致、多管齐下的方法,将关键制造业回流美国。」

这项政策背后是长期存在的战略焦虑:美国科技产业过度依赖海外芯片制造,尤其是集中在地缘政治敏感地区的产能,被认为极易因冲突或自然灾害而导致供应链中断。

此举也是其推动制造业回流 (Reshoring) 战略的关键一环。尽管 《2022 年芯片法案》 已提供巨额补贴鼓励本土制造,但市场惯性使得客户仍倾向于选择成本更低的海外芯片。新关税计划正是旨在通过惩罚性措施扭转这一局面,为 「美国制造」 创造强制性市场需求。

然而,该计划的未来仍存变数。目前所有方案均未最终定案,白宫亦强调在官方宣布前应视相关报道为 「推测」。而关于芯片关税,也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哪些含芯片产品将受到关税影响?关税税率如何?是否有任何国家、产品或公司会获得豁免?

政府内部对于政策的具体设计也存在分歧,例如商务部曾建议对芯片制造工具给予关税豁免,以降低在美生产成本,但此提议因与特朗普总统反对豁免的一贯立场相左而遭到白宫冷遇。(小小)

YOU MAY ALSO LIKE

特卖生意不香了? 一个季度,340 万用户 「逃离」 唯品会

继循环融资后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又多了道 「紧箍咒」:折旧!

【文章来源:techweb】

9 月 28 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并制定一项新的、影响深远的关税计划,旨在大幅减少美国对海外制造的半导体的依赖,并激励企业将芯片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

在一段相对平静期后,美国总统唐纳 德·特朗普已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振美国制造业的关税措施,并于周四宣布了全面的新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对品牌药物征收 100% 的关税,对重型卡车征收 25% 的关税,再次引发了新的贸易不确定性。

今年 4 月,特朗普政府曾宣布对进口药品和半导体展开调查,意在对其加征关税,理由是过度依赖外国生产对这些产品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两大潜在芯片关税方案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两种不同的芯片关税实施方案,据称这两种方案可能会独立或结合起来实施。

方案 A:按芯片价值对进口电子设备征税

根据该计划,美国商务部考虑对进口电子设备开征一项特殊关税,其税额将基于产品内部所含芯片的估算价值的一定百分比来计算。这意味着,从智能牙刷到笔记本电脑等含有芯片的消费电子产品都可能成为征税对象。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初步考虑的税率为:对进口设备所含芯片的价值部分普遍征收 25% 的关税,而对来自日本与欧盟的电子产品中的芯片,税率可能设定为 15%,但上述数字均为初步方案,后续可能调整。

经济学家警告称,此举可能显著推高消费品价格。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斯特雷恩 (Michael Strain) 指出,在美国通胀率已明显高于美联 储 2% 的目标并呈加速上涨态势之时,征收此类关税将加剧通胀问题。

此外,由于制造本土产品所需的关键零部件也可能被征收新关税,即便是美国国内生产的商品,其价格也可能上涨。

方案 B:「一比一」 生产匹配与惩罚性关税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在考虑另一项更为激进的方案,其目标是要求芯片公司的美国本土产量与其客户从海外进口的芯片数量相匹配。

这项政策的核心是要求企业长期维持其美国本土制造的芯片数量与进口芯片数量 1:1 的比例,未能达标者将面临惩罚性关税。上月,特朗普总统曾表示将对半导体征收约 100% 的关税,但对已承诺在美建厂或正在建厂的公司予以豁免。

为实现这个目标,政策也设计了激励机制,承诺在美建厂并设定产量目标 (例如 100 万颗芯片) 的公司将获得相应的 「信用额度」,可在其新厂建设期间用于免关税进口。政策初期还可能设有过渡期,给予企业调整和提升美国产能的时间。

但也有消息指出,一项更严格的豁免条件正在讨论中,即要求企业将一半的产能转移至美国,才能获得基于投资额的关税减免。

新关税面临多重挑战,或将重塑行业格局

这项旨在重塑全球供应链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具体实施层面面临着巨大的复杂性和严峻挑战。

首要难题在于追踪与计算的难度。芯片已渗透至从智能手机到汽车的现代经济各个角落,且供应链极其复杂。许多在美国制造的芯片须运至海外进行封装集成,再随最终产品进口回美国。在此背景下,精准追踪每一颗芯片的产地并核定其价值以计征关税,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其次,《华尔街日报》 的报道并未披露美国政府计划如何公平地 「计数」:一颗用于智能手机的高端应用处理器 (如苹果 A19 Pro) 与一颗高性能 AI 加速器 (如英伟达 B300) 在复杂度、成本与价值上存在天壤之别,「一颗对一颗」 的简单量化标准无法反映这种巨大差异,可能造成实质上的不公。

第三,这项政策将给苹果、戴尔等科技巨头带来巨大的合规压力,它们必须追踪产品中所有芯片的全球产地,并与供应商协调以满足配比要求,而业内普遍认为将 iPhone 等复杂产品的制造完全迁回美国并不现实。

然而,这项政策也可能重塑行业格局,使已在美国大力扩张产能的英特尔、台积电、美光等企业获得更强的议价权,因为其客户为规避关税将更倾向于采购 「美国制造」 的芯片。

以关税强推制造业回流,效果难料

特朗普政府推动此项激进芯片关税政策的根本动机,源于对国家与经济安全的深度担忧。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 (Kush Desai) 明确表示:「美国不能在对我们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半导体产品上依赖外国进口。政府正在通过关税、减税、放松管制和能源优势,实施一项细致、多管齐下的方法,将关键制造业回流美国。」

这项政策背后是长期存在的战略焦虑:美国科技产业过度依赖海外芯片制造,尤其是集中在地缘政治敏感地区的产能,被认为极易因冲突或自然灾害而导致供应链中断。

此举也是其推动制造业回流 (Reshoring) 战略的关键一环。尽管 《2022 年芯片法案》 已提供巨额补贴鼓励本土制造,但市场惯性使得客户仍倾向于选择成本更低的海外芯片。新关税计划正是旨在通过惩罚性措施扭转这一局面,为 「美国制造」 创造强制性市场需求。

然而,该计划的未来仍存变数。目前所有方案均未最终定案,白宫亦强调在官方宣布前应视相关报道为 「推测」。而关于芯片关税,也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哪些含芯片产品将受到关税影响?关税税率如何?是否有任何国家、产品或公司会获得豁免?

政府内部对于政策的具体设计也存在分歧,例如商务部曾建议对芯片制造工具给予关税豁免,以降低在美生产成本,但此提议因与特朗普总统反对豁免的一贯立场相左而遭到白宫冷遇。(小小)

【文章来源:techweb】

9 月 28 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并制定一项新的、影响深远的关税计划,旨在大幅减少美国对海外制造的半导体的依赖,并激励企业将芯片生产线迁回美国本土。

在一段相对平静期后,美国总统唐纳 德·特朗普已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振美国制造业的关税措施,并于周四宣布了全面的新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对品牌药物征收 100% 的关税,对重型卡车征收 25% 的关税,再次引发了新的贸易不确定性。

今年 4 月,特朗普政府曾宣布对进口药品和半导体展开调查,意在对其加征关税,理由是过度依赖外国生产对这些产品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两大潜在芯片关税方案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两种不同的芯片关税实施方案,据称这两种方案可能会独立或结合起来实施。

方案 A:按芯片价值对进口电子设备征税

根据该计划,美国商务部考虑对进口电子设备开征一项特殊关税,其税额将基于产品内部所含芯片的估算价值的一定百分比来计算。这意味着,从智能牙刷到笔记本电脑等含有芯片的消费电子产品都可能成为征税对象。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初步考虑的税率为:对进口设备所含芯片的价值部分普遍征收 25% 的关税,而对来自日本与欧盟的电子产品中的芯片,税率可能设定为 15%,但上述数字均为初步方案,后续可能调整。

经济学家警告称,此举可能显著推高消费品价格。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斯特雷恩 (Michael Strain) 指出,在美国通胀率已明显高于美联 储 2% 的目标并呈加速上涨态势之时,征收此类关税将加剧通胀问题。

此外,由于制造本土产品所需的关键零部件也可能被征收新关税,即便是美国国内生产的商品,其价格也可能上涨。

方案 B:「一比一」 生产匹配与惩罚性关税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在考虑另一项更为激进的方案,其目标是要求芯片公司的美国本土产量与其客户从海外进口的芯片数量相匹配。

这项政策的核心是要求企业长期维持其美国本土制造的芯片数量与进口芯片数量 1:1 的比例,未能达标者将面临惩罚性关税。上月,特朗普总统曾表示将对半导体征收约 100% 的关税,但对已承诺在美建厂或正在建厂的公司予以豁免。

为实现这个目标,政策也设计了激励机制,承诺在美建厂并设定产量目标 (例如 100 万颗芯片) 的公司将获得相应的 「信用额度」,可在其新厂建设期间用于免关税进口。政策初期还可能设有过渡期,给予企业调整和提升美国产能的时间。

但也有消息指出,一项更严格的豁免条件正在讨论中,即要求企业将一半的产能转移至美国,才能获得基于投资额的关税减免。

新关税面临多重挑战,或将重塑行业格局

这项旨在重塑全球供应链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具体实施层面面临着巨大的复杂性和严峻挑战。

首要难题在于追踪与计算的难度。芯片已渗透至从智能手机到汽车的现代经济各个角落,且供应链极其复杂。许多在美国制造的芯片须运至海外进行封装集成,再随最终产品进口回美国。在此背景下,精准追踪每一颗芯片的产地并核定其价值以计征关税,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其次,《华尔街日报》 的报道并未披露美国政府计划如何公平地 「计数」:一颗用于智能手机的高端应用处理器 (如苹果 A19 Pro) 与一颗高性能 AI 加速器 (如英伟达 B300) 在复杂度、成本与价值上存在天壤之别,「一颗对一颗」 的简单量化标准无法反映这种巨大差异,可能造成实质上的不公。

第三,这项政策将给苹果、戴尔等科技巨头带来巨大的合规压力,它们必须追踪产品中所有芯片的全球产地,并与供应商协调以满足配比要求,而业内普遍认为将 iPhone 等复杂产品的制造完全迁回美国并不现实。

然而,这项政策也可能重塑行业格局,使已在美国大力扩张产能的英特尔、台积电、美光等企业获得更强的议价权,因为其客户为规避关税将更倾向于采购 「美国制造」 的芯片。

以关税强推制造业回流,效果难料

特朗普政府推动此项激进芯片关税政策的根本动机,源于对国家与经济安全的深度担忧。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 (Kush Desai) 明确表示:「美国不能在对我们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半导体产品上依赖外国进口。政府正在通过关税、减税、放松管制和能源优势,实施一项细致、多管齐下的方法,将关键制造业回流美国。」

这项政策背后是长期存在的战略焦虑:美国科技产业过度依赖海外芯片制造,尤其是集中在地缘政治敏感地区的产能,被认为极易因冲突或自然灾害而导致供应链中断。

此举也是其推动制造业回流 (Reshoring) 战略的关键一环。尽管 《2022 年芯片法案》 已提供巨额补贴鼓励本土制造,但市场惯性使得客户仍倾向于选择成本更低的海外芯片。新关税计划正是旨在通过惩罚性措施扭转这一局面,为 「美国制造」 创造强制性市场需求。

然而,该计划的未来仍存变数。目前所有方案均未最终定案,白宫亦强调在官方宣布前应视相关报道为 「推测」。而关于芯片关税,也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哪些含芯片产品将受到关税影响?关税税率如何?是否有任何国家、产品或公司会获得豁免?

政府内部对于政策的具体设计也存在分歧,例如商务部曾建议对芯片制造工具给予关税豁免,以降低在美生产成本,但此提议因与特朗普总统反对豁免的一贯立场相左而遭到白宫冷遇。(小小)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商品期权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 年 11 月 24 日

特卖生意不香了? 一个季度,340 万用户 「逃离」 唯品会

2025 年 11 月 24 日
激辩「AI泡沫论」!达利欧、「大空头」齐发声

风暴中的英伟达!科技行情见顶了吗?

2025 年 11 月 24 日
「铜博士」屡创新高!制造企业套保需求旺盛 期权策略单季降本超600万

「铜博士」 屡创新高!制造企业套保需求旺盛 期权策略单季降本超 600 万

2025 年 11 月 24 日
继循环融资后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又多了道「紧箍咒」:折旧!

继循环融资后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又多了道 「紧箍咒」:折旧!

2025 年 11 月 24 日

华为发布 Flex:ai AI 容器技术 实现单卡同时承载多个 AI 工作负载;谷歌计划每 6 个月将算力容量翻倍,谷歌供应链受关注——《投资早参》

2025 年 11 月 24 日

有色新能源周度观察 20251124

2025 年 11 月 24 日

美财长贝森特断言 2026 年无衰退风险,承认住房等部分行业承压

2025 年 11 月 24 日
中信建投期货:降息预期持续波动 贵金属震荡运行

中信建投期货:降息预期持续波动 贵金属震荡运行

2025 年 11 月 24 日

防御注重均衡 基金经理透底年末投资方向

2025 年 11 月 24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商品期权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特卖生意不香了? 一个季度,340 万用户 「逃离」 唯品会
  • 风暴中的英伟达!科技行情见顶了吗?
  • 「铜博士」 屡创新高!制造企业套保需求旺盛 期权策略单季降本超 600 万
  • 继循环融资后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又多了道 「紧箍咒」:折旧!
  • 华为发布 Flex:ai AI 容器技术 实现单卡同时承载多个 AI 工作负载;谷歌计划每 6 个月将算力容量翻倍,谷歌供应链受关注——《投资早参》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