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央行预告,将于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开展 11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跨季大额投放的集中到期或成为节后资金面的扰动项。当前 10 月 9-10 日初步到期规模已达 1.95 万亿元。数据显示,10 月将有 8000 亿 3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此,央行 10 月 9 日开展 11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意味着 10 月 3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 3000 亿。
「10 月还有 5000 亿 6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 10 月还会开展一次 6 个月期买断式操作。」 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
央行 「补水」 呵护跨季假期流动性
面对国庆假期、跨季等因素扰动,近期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呵护流动性态度明显。专家指出,后续央行将继续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9 月 30 日,央行发布预告称 10 月 9 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 11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 3 个月。就在 9 月 29 日,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 2886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 2405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 481 亿元。
数据显示,10 月将有 8000 亿 3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此,央行 10 月 9 日开展 11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意味着 10 月 3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 3000 亿。10 月还有 5000 亿 6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 10 月还会开展一次 6 个月期买断式操作,我们估计等量续作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意味着 10 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将合计延续加量续作,连续第 5 个月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10 月政府债券还会较大规模发行;9 月 29 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当前正在加快推进 5000 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预计接下来会较大幅度拉动配套贷款投放;另外,当前股市强势运行,10 月居民存款 「搬家」 现象还会比较明显。以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
「由此,着眼于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这在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也将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王青表示。
不过,跨季大额投放的集中到期或成为节后资金面的扰动项,10 月 9-10 日初步到期规模已达 1.95 万亿元。「若央行继续投放 7 天逆回购,节后首日到期量将进一步增大,或对资金面产生较大的压力。」 华西证券指出。
尽管跨季后流动性将迎来多重扰动,但十月首周资金面大概率回归宽松状态。华西证券指出一是,月末财政支出对月初资金形成支撑;二是,节后政府债缴款降至低位,对资金面扰动减小。
关注 10 月 MLF 续作规模 四季度新一轮降准有望落地
10 月还有 7000 亿 MLF 到期,央行也可能等量或小幅加量续作。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 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王青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每月 6000 亿的较高水平有所回落。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
「背后是综合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以 5000 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为标志,四季度或将陆续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由此,在央行降准注入较大规模长期流动性的预期下,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有可能相应收敛。」 王青表示。
中金公司认为,展望 10 月资金面,政府债融资规模继续下降但财政 「收多支少」 可能会对资金面带来一定扰动,不过在 「保持流动性充裕」 的立场下,央行可能仍将通过 MLF、买断式和质押式逆回购等工具维持短期和中期流动性充裕,也不排除适时重启国债买卖补充长期流动性以配合财政政策更好落地见效。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央行预告开展 11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补水」 护航节后首周流动性)
(责任编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