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澎湃新闻
备受关注的 A 股第三家核电运营商重组上市突遇 「插曲」。电投产融(000958.SZ) 近日公告,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100% 股权,同时置出国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100% 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 9 月 30 日收到深交所通知,因本次交易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及评估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深交所按照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 的相关规定对公司本次交易中止审核。
此次审核中止显得有点突然。就在 9 月 25 日,电投产融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称,正在结合深交所的进一步审核意见,对 《审核问询函》 回复文件进行完善和补充,正在持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在 IPO 审核过程中,时常会出现 「中止审查」 的现象,投资者往往容易对此产生疑虑,担心企业的上市计划是否遭遇阻碍。实际上,此 「中止」 非彼 「终止」,它只是暂时停止审核,并不影响上市进程。
电投产融在公告中强调,中止审核对公司本次交易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公司将继续推进本次交易事项,全力协调各中介机构落实加期审计和评估等相关工作,尽快完成后及时向深交所提交更新后的相关材料并申请恢复审核。根据相关程序,电投产融的上述重组还需获得深交所审核通过、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取得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必要批准或核准等环节。
置出金融资产、置入核电资产,该交易完成后,电投产融将成为五大发电央企之一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下称国电投集团) 的核电运营资产整合平台。这将是继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广核(003816.SZ/01816.HK) 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国内核电运营商。手持核电牌照、也即核电项目业主开发资质的三大核电央企将在 A 股会师。
届时,国电投集团核能发电及核能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管理平台电投核能将成为电投产融的控股子公司。截至 2025 年 7 月,电投核能控股在运核电机组 2 台、合营在运核电机组 6 台,在运核电机组权益装机规模 743 万千瓦。
技术储备方面,电投核能目前掌握 AP1000 与 CAP1000 等先进核电技术。AP1000 是由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在 AP600 的基础上开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CAP1000 是中国在引进美国西屋公司 AP1000 技术及依托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全面消化吸收 AP1000 的设计、制造、建造技术,并通过再创新而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电投核能控股的山东海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 6 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 1 号、2 号机组采用 AP1000 核电技术路线,3 号、4 号、5 号、6 号机组采用自主设计、国产化的 CAP1000 核电技术。
核电建设周期长,所需的巨额资金是核电巨头积极对接资本市场的根本动因。
通常情况下,核电项目需要 10 年甚至 15 年才能全面建成和投产,前期投入巨大,其中 20% 资金是股东资本金,80% 依靠债权融资。上市是解决核电企业资金缺口的最佳方式,尤其在核电加速发展阶段,上市将显著增加核电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充裕度。
澎湃新闻注意到,2022 年以来,国电投旗下多个 CAP 系列三代核电机组获准开工,未来数年将迎来建设高峰期。
实际上,早在 2015 年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成立国电投集团之时,核电资产上市已有酝酿。2015 年 12 月澎湃新闻曾独家报道,时任国电投集团董事长王炳华在内部会议上透露,2016 年将启动国电投核电资产板块,即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整体上市,谋求赴港借壳上市。2015 年底,国电投旗下中国电力新能源(00735.HK) 发布公告,与国电投签订了关于获注国家核电资产的谅解备忘录。
但后续推进并不顺利。这与彼时国内核电建设遇冷直接相关:继 2015 年核准 8 台新建核电机组后,2016 年中国未核准新的核电项目,2017 年唯一开工的项目,是性质相对特殊的中国示范快堆工程。2018 年,国内新建核电项目再度出现 「零核准」。2019 年,山东荣成等三个核电项目获得核准,此后核电审批再度进入长达一年多的沉寂期。
近年来,国内核电核准节奏重回正轨。2022 年、2023 年,均有 10 台核电新机组在年内获得核准,2024 年 11 台新机组获批,今年 4 月,又有 10 台新机组获批。
核电产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大大助推了国电投重新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澎湃新闻注意到,除核电之外,国电投正加速整合旗下资产:远达环保(600292.SH) 已成为其境内水电资产整合平台,风光新能源资产保留在中国电力(02380.HK)。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