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李开复,不折不扣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老兵。
早在 1988 年,李开复便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开发出全球首个 「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该成果获 《商业周刊》「年度最重要科学创新」 奖。随后,他在苹果、微软和谷歌都曾任职,担任核心技术骨干与重要研究负责人。
他最知名的职业经历,是微软中国研究院 (后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 首任院长与谷歌 (Google) 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在 ChatGPT 出圈带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大爆发后,2023 年 5 月,李开复正式投身入局 AI 大模型领域,带队创立 AI 创新公司 「零一万物」 并担任 CEO。
在日前上海举行的零一万物华东数智大会会后,《科创板日报》 记者采访了李开复,就当前人工智能投资是否过热、AI 智能体发展、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机遇等话题进行了对话。
李开复向 《科创板日报》 表示,大模型应用的爆发会带来推理芯片需求的更大增长。推理芯片方面和训练芯片不同,没有英伟达那么高的门槛,所以这对中国芯片公司是利好。中国的芯片推理一定是越来越强的。
他还认为,具身智能是特别适合中国的一个业务,因为它把中国的供应链和硬件的优势能够结合进来。机器人和具身智能,这绝对是中国的优势。
「AI Agents 不仅是超级员工,也是战略变革利器。」 谈及 AI 智能体的发展,他认同 OpenAI CEO 奥尔特曼的观点,未来会有一个人的独角兽出现。就是一个 CEO 来定制很多智能体来帮他做市场、产品、技术、公关、财务、法务等等。未来 AI 超级员工占所有员工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形成 「一个非常高效、超级聪明的人,管理着一大堆智能体」 的局面。

《科创板日报》 记者采访李开复
以下是 《科创板日报》 与李开复对话的节选:
记者:当前有关的 AI 大模型以及产业链等投资热度非常高,美国 「星际之门」 投资动辄以千亿美元计算。国内寒武纪等公司也获得了资本市场高度追捧。你认为当前 AI 领域是否存在投资过热现象?
李开复:大家都喜欢讨论什么星际之门、千亿美元投资,但是我们真的要看到的是: 会不会 GPU 越卖越多?肯定会;国产跟美国的 GPU 会不会都变成很好的投资?也会。但是我们有一件事情要想清楚,AI 真正爆发的是应用,对真正的 ToB、ToC 的用户,对他们产生价值的是应用。
我认为,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会进入推理芯片,所以就是我们讨论 OpenAI、英伟达、甲骨文等动辄在 AI 上千亿美元投资的时候,有时候一些对外的公关稿会把 (AI 大模型的) 推理跟训练并为一谈。
但是我们会认为,大模型应用的爆发,其实会带来推理芯片需求的更大增长。那基模 (基础大模型) 的竞争会继续发生,但是整个行业来看,从 GPU 花费或者数据中心花费的比例来说,训练芯片的比例肯定是会越变越小。
中国在推理芯片上,一定是越来越强的。推理芯片方面和训练芯片不同,没有英伟达那么高的门槛,所以这其实对中国的芯片公司也是利好。
记者:如何看待具身智能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李开复:具身智能是特别适合中国的一个业务。因为它把中国的供应链和硬件的优势能够结合进来。所以无论你对中美的 AI 的底层技术竞争是怎么看,那对于机器人和具身智能,这绝对是中国的优势。
而具身智能之所以 「具身」,就是因为它能够把大模型的大脑融合进去。如果说大模型的大脑融进了企业级 AI 应用,就变成了智能体,那如果它融入了机器人场景,那就是具身智能。
所以大模型对具身智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零一万物本身并没有在做具身智能的项目,但是如果有机器人行业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来做智能体方面的探索,我们也非常乐见。
记者:你对国内大模型公司发展怎么看,尤其 DeepSeek 这样已经获得国际影响力的国内大模型企业?
李开复:国内可能我们最认可的两个开源模型,是阿里通义千问和 DeepSeek,所以我们经常关注,之前也看到其实 DeepSeek 做了不少升级的动作。我们也感觉到梁文锋比较务实,他没有大招的时候,可能不会把 V4 或 R2 推出来。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一旦发出来,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做适配。
记者:你认为 AI 将如何改变未来的企业组织形式?
李开复:OpenAI CEO 奥尔特曼曾经说过未来会有一个人的独角兽出现。这其实就是一个 CEO 来定制很多智能体来帮他做市场、产品、技术、公关、财务、法务等等。
所以,我认为未来真正有价值的,无论是改造一个已有的公司,或者创立一个新的公司,AI 超级员工占所有员工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形成 「一个非常高效、超级聪明的人,管理着一大堆智能体」 的局面。AI Agent 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这个价值是怎么去衡量?就是公司的营业额、利润等核心指标。
记者:零一万物的企业战略和定位是什么?在当前竞争环境中如何实现差异化?
李开复:我们不可能去参与打造底座基础模型,这是千亿级别公司的 「军备竞赛」。但是对行业来说,头部大模型公司愿意烧这个钱,会把整个行业带到更高的高度。这是第一点。
零一万物所推动的 「一把手工程」,就是与目标客户和所服务的企业 CEO 共绘 AI 顶层蓝图,输出路线图、技术栈、产品矩阵和交付里程,以战略服务于场景,将战略落地于场景,并且基于场景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反哺于战略迭代优化,从全局中找到最优解。
我们是能唯一能够放下心态说,什么模型都行,私有化也行,上云也行,然后你开发也行,我们一起开发也行,我们帮你开发也行,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 AI 服务,或者与传统公司在 AI 应用上进行共创。
记者:在当前 ToB 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零一万物如何保持竞争力?
李开复:确实 ToB 的这个领域从外部看来是很卷,但是你今天可能也注意到了零一万物是不再去卷的团队之一。在一个大家都卷的领域,我们有独特的打法。我们的独特打法就是在于深度了解一个公司,尤其是一把手他在乎什么,然后我们怎么能够拿下这样的案子,然后去创造巨大的价值,这个是我们去选择走的一条路。
这条路需要我们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能力,一个就是和麦肯锡一样可以帮着去制定公司的战略。第二和 Palantir 和 SAP 早期一样,能够派人进去做前置工程师。当你自己公司内部的 IT 部门还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我们不但帮你做出来,还帮你招团队,还帮你去执行,所以我们这个也是比较独特的。
智能体经济时代,AI Agent 是推动企业转型的关键执行者,而 Agents 也将带来 「基于结果」 的商业模式再造。AI 的价值正在从 「工具」 走向 「服务」,再从 「服务」 走向 「结果」。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