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尔街,「大空头」 一词特指迈克尔·伯里 (Michael Burry)。他曾精准预测 2008 年次贷危机,2015 年电影 《大空头》 也以他为原型。
11 月 3 日,迈克尔·伯里旗下对冲基金 Scion Asset Management 披露的第三季度持仓报告显示,该基金持有名义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看跌期权 (占其资产总值的 80%),押注对象为两大 AI 明星股——英伟达(Nvidia) 和数据分析公司 Palantir。


图片来源:股票分析平台 Gainify
该报告发布次日,英伟达股价下跌 3.96%,Palantir 跌幅更深,达 7.95%。过去四个交易日,英伟达累计下跌 9%,市值蒸发 4551 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3.24 万亿元)。
然而,数据显示市场对做空英伟达的兴趣正在下降。
面对 AI 泡沫,有大型投行则作了一边支持一边做空 「两手准备」。

「大空头」 年内二度 「狙击」 英伟达
目前,Scion Asset Management 的总持仓资金约为 13.8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都集中在英伟达和 Palantir 的看跌期权上。
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末,该基金持有价值约 9.12 亿美元的 500 万股 Palantir 看跌期权和价值约 1.87 亿美元的 100 万股英伟达看跌期权。
看跌期权赋予持有者在未来以特定价格卖出股票的权利,是典型的做空工具。
这已是迈克尔·伯里年内第二次 「狙击」 英伟达。
该基金曾在第一季度建立价值超 9700 万美元的 90 万股英伟达空头头寸,但在 8 月公布的第二季度报告中,这些头寸已被全部清算。
由于持仓报告只披露季度末的状况,对迈克尔·伯里首次做空英伟达的盈亏存在两种极端可能:
● 若他在第一季度早期买入了看跌期权,并在四月份英伟达股价上涨之前清算,很可能大幅盈利;
● 若他在第一季度英伟达股价低点时买入看跌期权,并且行权日期在英伟达股价上涨过后,那他就很可能亏损。

英伟达 2025 年走势:一季度累计下跌 19.29%,二季度累计上涨 45.77%
迈克尔·伯里在第三季度再度建仓,显示出他对 AI 泡沫风险的判断。在持仓披露前,他已在社交媒体上为此番操作进行 「预热」。
上周,他在沉默近两年后重返社交平台 X,发布了一张电影 《大空头》 中由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自己的剧照,并配文:
「有时,我们看到泡沫。有时,我们可以对此有所行动。有时,唯一的制胜之道是不下场。」

之后,他又分享数张图片。
第一张显示当前美国科技行业资本支出 (Capex) 的增长水平,已与 1999 年至 2000 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水平相当。

第二张图表显示,亚马逊、Alphabet 和微软的云业务增长大幅放缓。

第三张是英伟达等 AI 公司之间的 「循环融资」。

图片来源:迈克尔·伯里 X 账号
迈克尔·伯里的做空与言论招致 Palantir 高管的激烈反击。
Palantir 公司 CEO Alex Karp 在接受 CNBC 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表示,被伯里做空的公司正是 AI 领域里真正在赚钱的两家公司,这种行为 「超级奇怪」,甚至是 「疯了」。Karp 强调:「每次他们做空我们,我们都会加倍努力拿出更好的业绩数据。说实话,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让他们亏损。」
11 月 3 日,Palantir 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当季营收为 11.8 亿美元,同比大增 63%。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Palantir 的营收已连续 21 个季度超过分析师预期。同时,该公司还给出了强劲的第四季度指引。不过,Palantir 股价本周累跌 11.24%,年初至今的累计涨幅已超 135%,市值达 4241 亿美元。分析称,市场担忧 Palantir 的估值倍数过高,业绩表现及指引与其估值不匹配,市场存在 「利好出尽」 情绪。
曾成功做空 「木头姐」ETF,但 「兵败」 特斯拉
迈克尔·伯里的 「成名之作」,是他在 2005 年至 2007 年间洞察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巨大风险,并通过大举做空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中获利数十亿美元。这段经历让他成了华尔街的 「末日预言家」,还被写入畅销书 《大空头》 并搬上银幕。
2021 年第二季度,迈克尔·伯里做空 「木头姐」 凯茜·伍德的方舟创新 ETF(ARKK)。在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ARKK 股价大跌近 70%。
然而,「大空头」 的判断并非总是准确。近年来,他的几次高调预测与现实出现了明显偏差:
● 2021 年第二季度,他大举做空特斯拉,持有超过 100 万股特斯拉看跌期权,但当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逆势大涨,迫使他清仓离场。
● 2023 年初,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仅有一个词的警告——「卖出」(Sell)。市场却在 AI 热潮的带动下开启强劲上涨。两个月后,他发文承认:「我说卖出是错的。」
据统计,过去几年,迈克尔·伯里曾多次发表 「灾难性」 预测,如果投资者在他每次发表悲观言论后反向操作买入标普 500 指数,将获得可观的收益。
正如一些市场人士所言:「spotting a bubble is one thing, and profiting from it is another」(发现泡沫是一回事,从中获利是另一回事)。
市场对英伟达的做空兴趣正在下降
根据市场数据分析网站 Marketbeat 统计,从 2024 年 6 月底到 2025 年 10 月 15 日,英伟达的空头头寸从约 3.15 亿股减少至约 2.11 亿股,减少超过 1 亿股。

从 2024 年 6 月底到 2025 年 10 月 15 日,英伟达空头头寸减少超过 1 亿股 (蓝线)
这种背离也引发了对迈克尔·伯里此次做空时机的质疑。
市场分析公司 Market Rebellion 的联合创始人 Jon Najarian 分析称,考虑到英伟达和 Palantir 的股价在第三季度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高位,迈克尔·伯里在季度末披露的这些看跌期权很可能已经 「深陷亏损」。根据他的测算,除非两只股票在当前价位上继续大幅下跌 (英伟达需再跌 7%,Palantir 需再跌 5%),否则伯里的交易很难达到盈亏平衡点。
CFRA Research 的科技分析师 Angelo Zino 认为,科技股在经历大幅上涨后,一次回调早已在预料之中,迈克尔·伯里的言论可能只是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并为回调提供了契机。
投行 「两手准备」:一边放贷,一边做空
11 月 5 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在年度 《金融稳定评估》 报告中明确指出,部分股票市场,特别是科技和 AI 板块,正呈现出 「相对紧张的估值」。该局警告称,如果市场对 AI 创造未来回报能力的乐观情绪出现逆转,可能会引发 「更广泛股票市场的急剧回调,以及私人信贷市场的进一步违约」。
同日,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吉姆·里德也表示,「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避险情绪,因为对科技股高估值的担忧打击了投资者情绪。」
11 月 6 日,高盛科技、媒体和电信 (TMT) 行业专家 Peter Bartlett 认为,财报反应的不对称性,正促使投资者重新考虑年底前的风险回报比,特别是考虑到当前持仓水平以及近几个月某些市场板块上涨得又快又猛。这种负面偏离突显出在当前估值水平下,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明显大于潜在收益。
面对 AI「泡沫论」,投行在积极参与 AI 投资的同时,也在为潜在的风险准备对冲工具。
据英国 《金融时报》 报道,德意志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已向数据中心行业注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主要向服务于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的数据中心运营商提供融资,这些贷款通常有长期服务合同作为担保,能够提供稳定的回报。
例如,近几个月,德意志银行为瑞典的 EcoDataCenter 和加拿大的 5C 公司提供了债务融资,这两家公司共筹集了超过 10 亿美元资金以推动其扩张。
与此同时,该行高管已在讨论如何管理其在数据中心和 AI 领域的风险敞口。
据报道,该行正在探索多种对冲方案,包括通过做空一个包含多种 AI 相关股票的投资组合,来对冲贷款资产的潜在贬值风险。购买债务违约保护 (如通过合成风险转移交易) 也是备选方案之一。
这种 「一边放贷,一边做空」 的策略,反映了大型金融机构对 AI 行业的复杂心态:他们既不愿错过行业发展红利,又对基础设施快速折旧、盈利模式尚未完全验证等风险保持警惕。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