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1 月 8 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福建中心承办,厦门金圆集团提供全面战略支持的 「2025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金圆集团杯·证券业金牛奖颁奖典礼」 在福建厦门举行。
在圆桌对话环节,平方和投资创始人、总经理吕杰勇,长江资管总经理助理、FOF 投资部总经理李仁宇,第一创业证券基金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景殿英,金圆统一证券总裁助理王金波,在 「中国资产崛起论道 2026 年资本市场新机遇」 主题下,围绕量化、2026 年市场展望、「十五五」 规划建议带来的投资启示和 2026 年看好的投资方向等话题展开讨论。
量化机构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以 A 股市场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崛起,上证指数一度突破 4000 点,量化机构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
吕杰勇表示,市场情绪改善和活跃度提升为量化超额收益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历史维度来看,今年是量化相对好做的年份。
「量化行业的底层逻辑是对 A 股的长期信心,对中国经济基本面、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支持力度的深度认同。」 吕杰勇表示,主流的量化策略逻辑是选股,不是择时,重点是选择有价值的好股票满仓持有,而不太会追涨杀跌,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波动进行抑制,起到阻尼器的作用。
李仁宇认为,今年以来量化机构表现亮眼,A 股市场交易量活跃,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小盘成长风格相对突出,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这样的环境为量化策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量化机构凭借其系统化、分散化的投资模式,能够高效捕捉市场波动和短期轮动机会。私募量化机构的产品多线开花;公募基金的量化产品整体同样表现较好,以中证 1000 指数增强为例,今年以来截至 10 月底,超额收益的中位数在 7% 左右,做得比较好的头部产品超额收益超 15%。
「今年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也整体较好。今年市场说的比较多的一点就是主动权益 Alpha 的回归。」 李仁宇介绍说,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较好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了以 AI、机器人、创新药等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赛道的产业趋势。当强大的产业趋势出现时,深度研究和精选个股的主动管理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这充分证明了在结构性行情中,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能够通过精准布局创造出可观的投资回报。
在王金波看来,近几年,量化机构以其低波动性且超额收益的特点,规模增长较快。今年以来,市场行情持续向好为多种策略获得绝对收益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很多主动多头基金也获得了非常优秀的绝对收益。
景殿英表示,本轮行情的底层逻辑是国内流动性宽松、资产收益率下行、以 AI 为代表的国内科技创新竞争力提升以及权益市场承载提振居民信心和消费能力等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2026 年市场上行逻辑还将继续演绎
随着上证指数一度突破 4000 点,今年以来 A 股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均有明显提升。展望 2026 年,中国资产上行是否还会继续演绎?
王金波认为,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企业盈利触底回升,市场估值重心有望缓慢上移,2026 年 A 股缓慢上行行情可期。2026 年的积极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2026 年将是政策的大有为之年,2026 年是 「十五五」 的第一年,政策端或加快发力。其次,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将加速融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政策端将大力提振消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最后,今年 6 月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初步呈现出定期存款活期化迹象,表明居民的资产配置逐步从持续的避险模式进入风险偏好提升模式,或为资本市场提供充裕的资金。
在李仁宇看来,2026 年作为 「十五五」 的开局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宏观政策预计将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财政政策有望更加有力,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消费提振等关键领域。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为实体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运行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以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发展,这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主题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景殿英认为,2026 年股市上行趋势的逻辑还将继续演绎,但也需要规避过度炒作的板块。推动股市上行的底层逻辑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从趋势上来看,整体更向着有利于权益市场的方向发展。从资金面来看,国内的流动性仍较为宽松,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了还未进场资金对股市关注度的提升;从资产层面看,过往投资者熟悉的投资品种收益下行或波动加大,使得权益市场的相对性价比提升;国内科技企业在某些领域上的突破以及贸易摩擦的阶段性缓和,都有利于提振投资者情绪。
重视三大方向投资机遇
回顾 2025 年以来的 A 股市场,市场走势精彩纷呈,各行业板块轮番表现。2026 年的 A 股市场哪些板块有望迎来机会?
「按年度看 2026 年市场会有波动,但趋势是向上的。」 王金波表示,从 「十五五」 规划建议的 「加快发展」 领域中寻找投资机遇。一手抓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一手抢占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制高点。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迭代互促、协同升级,在链条延伸、技术外溢与需求牵引中往往形成共生循环。具体包括以下主线:一是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二是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三是传统行业的固本升级,包括矿业、冶金、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机械、造船;四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十五五」 规划建议把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六大领域列为 「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突破」 主战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战略投资机会,需要综合考虑产业运行周期、技术创新进程、业绩与估值匹配度等多重因素,才能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由于股市效应吸引了很多资金关注,权益市场在各类资产中相对的性价比显著提升。」 景殿英表示,近几年,科技与安全是高频出现的词汇,「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也对这两个方面有较多的笔墨,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此外,高分红股票也是值得关注的板块,尤其是港股的高分红股票,股息率更高。
李仁宇表示,主要关注金融强国、反内卷、科技等方向。「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金融强国的蓝图,将通过提升宏观稳定性、明确产业方向性、增强市场有效性三个维度,共同塑造一个更具深度、效率和韧性的资本市场,在投资方向上,或利好整体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包含科技、绿色、民生等诸多方向。「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高质量发展和整治 「内卷式」 竞争的顶层设计将为资本市场营造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推动投资逻辑从追逐短期热点转向深耕长期价值,为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和长期繁荣奠定坚实基础,在投资方向上,和反内卷相关的板块或迎来相关机会。「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顶层设计将优化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催生以硬科技为核心的长周期投资主线,并引导资金转向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长期成长性,在投资方向上,科技创新、生物制造等被提及的板块或迎来机会。
吕杰勇表示,2026 年分歧与共识将在不同行情下轮流主导,超额收益来源上,应做到交易与认知并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论道 2026 年 A 股市场 三大重点方向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1 月 8 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福建中心承办,厦门金圆集团提供全面战略支持的 「2025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金圆集团杯·证券业金牛奖颁奖典礼」 在福建厦门举行。
在圆桌对话环节,平方和投资创始人、总经理吕杰勇,长江资管总经理助理、FOF 投资部总经理李仁宇,第一创业证券基金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景殿英,金圆统一证券总裁助理王金波,在 「中国资产崛起论道 2026 年资本市场新机遇」 主题下,围绕量化、2026 年市场展望、「十五五」 规划建议带来的投资启示和 2026 年看好的投资方向等话题展开讨论。
量化机构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以 A 股市场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崛起,上证指数一度突破 4000 点,量化机构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
吕杰勇表示,市场情绪改善和活跃度提升为量化超额收益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历史维度来看,今年是量化相对好做的年份。
「量化行业的底层逻辑是对 A 股的长期信心,对中国经济基本面、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支持力度的深度认同。」 吕杰勇表示,主流的量化策略逻辑是选股,不是择时,重点是选择有价值的好股票满仓持有,而不太会追涨杀跌,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波动进行抑制,起到阻尼器的作用。
李仁宇认为,今年以来量化机构表现亮眼,A 股市场交易量活跃,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小盘成长风格相对突出,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这样的环境为量化策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量化机构凭借其系统化、分散化的投资模式,能够高效捕捉市场波动和短期轮动机会。私募量化机构的产品多线开花;公募基金的量化产品整体同样表现较好,以中证 1000 指数增强为例,今年以来截至 10 月底,超额收益的中位数在 7% 左右,做得比较好的头部产品超额收益超 15%。
「今年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也整体较好。今年市场说的比较多的一点就是主动权益 Alpha 的回归。」 李仁宇介绍说,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较好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了以 AI、机器人、创新药等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赛道的产业趋势。当强大的产业趋势出现时,深度研究和精选个股的主动管理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这充分证明了在结构性行情中,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能够通过精准布局创造出可观的投资回报。
在王金波看来,近几年,量化机构以其低波动性且超额收益的特点,规模增长较快。今年以来,市场行情持续向好为多种策略获得绝对收益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很多主动多头基金也获得了非常优秀的绝对收益。
景殿英表示,本轮行情的底层逻辑是国内流动性宽松、资产收益率下行、以 AI 为代表的国内科技创新竞争力提升以及权益市场承载提振居民信心和消费能力等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2026 年市场上行逻辑还将继续演绎
随着上证指数一度突破 4000 点,今年以来 A 股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均有明显提升。展望 2026 年,中国资产上行是否还会继续演绎?
王金波认为,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企业盈利触底回升,市场估值重心有望缓慢上移,2026 年 A 股缓慢上行行情可期。2026 年的积极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2026 年将是政策的大有为之年,2026 年是 「十五五」 的第一年,政策端或加快发力。其次,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将加速融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政策端将大力提振消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最后,今年 6 月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初步呈现出定期存款活期化迹象,表明居民的资产配置逐步从持续的避险模式进入风险偏好提升模式,或为资本市场提供充裕的资金。
在李仁宇看来,2026 年作为 「十五五」 的开局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宏观政策预计将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财政政策有望更加有力,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消费提振等关键领域。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为实体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运行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以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发展,这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主题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景殿英认为,2026 年股市上行趋势的逻辑还将继续演绎,但也需要规避过度炒作的板块。推动股市上行的底层逻辑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从趋势上来看,整体更向着有利于权益市场的方向发展。从资金面来看,国内的流动性仍较为宽松,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了还未进场资金对股市关注度的提升;从资产层面看,过往投资者熟悉的投资品种收益下行或波动加大,使得权益市场的相对性价比提升;国内科技企业在某些领域上的突破以及贸易摩擦的阶段性缓和,都有利于提振投资者情绪。
重视三大方向投资机遇
回顾 2025 年以来的 A 股市场,市场走势精彩纷呈,各行业板块轮番表现。2026 年的 A 股市场哪些板块有望迎来机会?
「按年度看 2026 年市场会有波动,但趋势是向上的。」 王金波表示,从 「十五五」 规划建议的 「加快发展」 领域中寻找投资机遇。一手抓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一手抢占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制高点。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迭代互促、协同升级,在链条延伸、技术外溢与需求牵引中往往形成共生循环。具体包括以下主线:一是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二是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三是传统行业的固本升级,包括矿业、冶金、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机械、造船;四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十五五」 规划建议把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六大领域列为 「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突破」 主战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战略投资机会,需要综合考虑产业运行周期、技术创新进程、业绩与估值匹配度等多重因素,才能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由于股市效应吸引了很多资金关注,权益市场在各类资产中相对的性价比显著提升。」 景殿英表示,近几年,科技与安全是高频出现的词汇,「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也对这两个方面有较多的笔墨,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此外,高分红股票也是值得关注的板块,尤其是港股的高分红股票,股息率更高。
李仁宇表示,主要关注金融强国、反内卷、科技等方向。「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金融强国的蓝图,将通过提升宏观稳定性、明确产业方向性、增强市场有效性三个维度,共同塑造一个更具深度、效率和韧性的资本市场,在投资方向上,或利好整体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包含科技、绿色、民生等诸多方向。「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高质量发展和整治 「内卷式」 竞争的顶层设计将为资本市场营造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推动投资逻辑从追逐短期热点转向深耕长期价值,为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和长期繁荣奠定坚实基础,在投资方向上,和反内卷相关的板块或迎来相关机会。「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顶层设计将优化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催生以硬科技为核心的长周期投资主线,并引导资金转向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长期成长性,在投资方向上,科技创新、生物制造等被提及的板块或迎来机会。
吕杰勇表示,2026 年分歧与共识将在不同行情下轮流主导,超额收益来源上,应做到交易与认知并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论道 2026 年 A 股市场 三大重点方向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1 月 8 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福建中心承办,厦门金圆集团提供全面战略支持的 「2025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金圆集团杯·证券业金牛奖颁奖典礼」 在福建厦门举行。
在圆桌对话环节,平方和投资创始人、总经理吕杰勇,长江资管总经理助理、FOF 投资部总经理李仁宇,第一创业证券基金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景殿英,金圆统一证券总裁助理王金波,在 「中国资产崛起论道 2026 年资本市场新机遇」 主题下,围绕量化、2026 年市场展望、「十五五」 规划建议带来的投资启示和 2026 年看好的投资方向等话题展开讨论。
量化机构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以 A 股市场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崛起,上证指数一度突破 4000 点,量化机构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
吕杰勇表示,市场情绪改善和活跃度提升为量化超额收益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历史维度来看,今年是量化相对好做的年份。
「量化行业的底层逻辑是对 A 股的长期信心,对中国经济基本面、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支持力度的深度认同。」 吕杰勇表示,主流的量化策略逻辑是选股,不是择时,重点是选择有价值的好股票满仓持有,而不太会追涨杀跌,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波动进行抑制,起到阻尼器的作用。
李仁宇认为,今年以来量化机构表现亮眼,A 股市场交易量活跃,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小盘成长风格相对突出,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这样的环境为量化策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量化机构凭借其系统化、分散化的投资模式,能够高效捕捉市场波动和短期轮动机会。私募量化机构的产品多线开花;公募基金的量化产品整体同样表现较好,以中证 1000 指数增强为例,今年以来截至 10 月底,超额收益的中位数在 7% 左右,做得比较好的头部产品超额收益超 15%。
「今年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也整体较好。今年市场说的比较多的一点就是主动权益 Alpha 的回归。」 李仁宇介绍说,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较好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了以 AI、机器人、创新药等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赛道的产业趋势。当强大的产业趋势出现时,深度研究和精选个股的主动管理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这充分证明了在结构性行情中,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能够通过精准布局创造出可观的投资回报。
在王金波看来,近几年,量化机构以其低波动性且超额收益的特点,规模增长较快。今年以来,市场行情持续向好为多种策略获得绝对收益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很多主动多头基金也获得了非常优秀的绝对收益。
景殿英表示,本轮行情的底层逻辑是国内流动性宽松、资产收益率下行、以 AI 为代表的国内科技创新竞争力提升以及权益市场承载提振居民信心和消费能力等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2026 年市场上行逻辑还将继续演绎
随着上证指数一度突破 4000 点,今年以来 A 股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均有明显提升。展望 2026 年,中国资产上行是否还会继续演绎?
王金波认为,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企业盈利触底回升,市场估值重心有望缓慢上移,2026 年 A 股缓慢上行行情可期。2026 年的积极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2026 年将是政策的大有为之年,2026 年是 「十五五」 的第一年,政策端或加快发力。其次,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将加速融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政策端将大力提振消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最后,今年 6 月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初步呈现出定期存款活期化迹象,表明居民的资产配置逐步从持续的避险模式进入风险偏好提升模式,或为资本市场提供充裕的资金。
在李仁宇看来,2026 年作为 「十五五」 的开局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宏观政策预计将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财政政策有望更加有力,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消费提振等关键领域。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为实体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运行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以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发展,这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主题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景殿英认为,2026 年股市上行趋势的逻辑还将继续演绎,但也需要规避过度炒作的板块。推动股市上行的底层逻辑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从趋势上来看,整体更向着有利于权益市场的方向发展。从资金面来看,国内的流动性仍较为宽松,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了还未进场资金对股市关注度的提升;从资产层面看,过往投资者熟悉的投资品种收益下行或波动加大,使得权益市场的相对性价比提升;国内科技企业在某些领域上的突破以及贸易摩擦的阶段性缓和,都有利于提振投资者情绪。
重视三大方向投资机遇
回顾 2025 年以来的 A 股市场,市场走势精彩纷呈,各行业板块轮番表现。2026 年的 A 股市场哪些板块有望迎来机会?
「按年度看 2026 年市场会有波动,但趋势是向上的。」 王金波表示,从 「十五五」 规划建议的 「加快发展」 领域中寻找投资机遇。一手抓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一手抢占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制高点。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迭代互促、协同升级,在链条延伸、技术外溢与需求牵引中往往形成共生循环。具体包括以下主线:一是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二是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三是传统行业的固本升级,包括矿业、冶金、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机械、造船;四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十五五」 规划建议把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六大领域列为 「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突破」 主战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战略投资机会,需要综合考虑产业运行周期、技术创新进程、业绩与估值匹配度等多重因素,才能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由于股市效应吸引了很多资金关注,权益市场在各类资产中相对的性价比显著提升。」 景殿英表示,近几年,科技与安全是高频出现的词汇,「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也对这两个方面有较多的笔墨,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此外,高分红股票也是值得关注的板块,尤其是港股的高分红股票,股息率更高。
李仁宇表示,主要关注金融强国、反内卷、科技等方向。「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金融强国的蓝图,将通过提升宏观稳定性、明确产业方向性、增强市场有效性三个维度,共同塑造一个更具深度、效率和韧性的资本市场,在投资方向上,或利好整体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包含科技、绿色、民生等诸多方向。「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高质量发展和整治 「内卷式」 竞争的顶层设计将为资本市场营造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推动投资逻辑从追逐短期热点转向深耕长期价值,为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和长期繁荣奠定坚实基础,在投资方向上,和反内卷相关的板块或迎来相关机会。「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顶层设计将优化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催生以硬科技为核心的长周期投资主线,并引导资金转向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长期成长性,在投资方向上,科技创新、生物制造等被提及的板块或迎来机会。
吕杰勇表示,2026 年分歧与共识将在不同行情下轮流主导,超额收益来源上,应做到交易与认知并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论道 2026 年 A 股市场 三大重点方向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1 月 8 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福建中心承办,厦门金圆集团提供全面战略支持的 「2025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金圆集团杯·证券业金牛奖颁奖典礼」 在福建厦门举行。
在圆桌对话环节,平方和投资创始人、总经理吕杰勇,长江资管总经理助理、FOF 投资部总经理李仁宇,第一创业证券基金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景殿英,金圆统一证券总裁助理王金波,在 「中国资产崛起论道 2026 年资本市场新机遇」 主题下,围绕量化、2026 年市场展望、「十五五」 规划建议带来的投资启示和 2026 年看好的投资方向等话题展开讨论。
量化机构表现亮眼
今年以来,以 A 股市场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崛起,上证指数一度突破 4000 点,量化机构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
吕杰勇表示,市场情绪改善和活跃度提升为量化超额收益获取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历史维度来看,今年是量化相对好做的年份。
「量化行业的底层逻辑是对 A 股的长期信心,对中国经济基本面、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支持力度的深度认同。」 吕杰勇表示,主流的量化策略逻辑是选股,不是择时,重点是选择有价值的好股票满仓持有,而不太会追涨杀跌,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波动进行抑制,起到阻尼器的作用。
李仁宇认为,今年以来量化机构表现亮眼,A 股市场交易量活跃,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小盘成长风格相对突出,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这样的环境为量化策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量化机构凭借其系统化、分散化的投资模式,能够高效捕捉市场波动和短期轮动机会。私募量化机构的产品多线开花;公募基金的量化产品整体同样表现较好,以中证 1000 指数增强为例,今年以来截至 10 月底,超额收益的中位数在 7% 左右,做得比较好的头部产品超额收益超 15%。
「今年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也整体较好。今年市场说的比较多的一点就是主动权益 Alpha 的回归。」 李仁宇介绍说,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较好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了以 AI、机器人、创新药等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赛道的产业趋势。当强大的产业趋势出现时,深度研究和精选个股的主动管理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这充分证明了在结构性行情中,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能够通过精准布局创造出可观的投资回报。
在王金波看来,近几年,量化机构以其低波动性且超额收益的特点,规模增长较快。今年以来,市场行情持续向好为多种策略获得绝对收益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很多主动多头基金也获得了非常优秀的绝对收益。
景殿英表示,本轮行情的底层逻辑是国内流动性宽松、资产收益率下行、以 AI 为代表的国内科技创新竞争力提升以及权益市场承载提振居民信心和消费能力等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2026 年市场上行逻辑还将继续演绎
随着上证指数一度突破 4000 点,今年以来 A 股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均有明显提升。展望 2026 年,中国资产上行是否还会继续演绎?
王金波认为,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企业盈利触底回升,市场估值重心有望缓慢上移,2026 年 A 股缓慢上行行情可期。2026 年的积极因素很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2026 年将是政策的大有为之年,2026 年是 「十五五」 的第一年,政策端或加快发力。其次,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将加速融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政策端将大力提振消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最后,今年 6 月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初步呈现出定期存款活期化迹象,表明居民的资产配置逐步从持续的避险模式进入风险偏好提升模式,或为资本市场提供充裕的资金。
在李仁宇看来,2026 年作为 「十五五」 的开局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宏观政策预计将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财政政策有望更加有力,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消费提振等关键领域。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为实体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运行营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以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发展,这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主题和巨大的想象空间。
景殿英认为,2026 年股市上行趋势的逻辑还将继续演绎,但也需要规避过度炒作的板块。推动股市上行的底层逻辑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从趋势上来看,整体更向着有利于权益市场的方向发展。从资金面来看,国内的流动性仍较为宽松,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了还未进场资金对股市关注度的提升;从资产层面看,过往投资者熟悉的投资品种收益下行或波动加大,使得权益市场的相对性价比提升;国内科技企业在某些领域上的突破以及贸易摩擦的阶段性缓和,都有利于提振投资者情绪。
重视三大方向投资机遇
回顾 2025 年以来的 A 股市场,市场走势精彩纷呈,各行业板块轮番表现。2026 年的 A 股市场哪些板块有望迎来机会?
「按年度看 2026 年市场会有波动,但趋势是向上的。」 王金波表示,从 「十五五」 规划建议的 「加快发展」 领域中寻找投资机遇。一手抓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一手抢占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制高点。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迭代互促、协同升级,在链条延伸、技术外溢与需求牵引中往往形成共生循环。具体包括以下主线:一是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二是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三是传统行业的固本升级,包括矿业、冶金、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机械、造船;四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十五五」 规划建议把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六大领域列为 「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突破」 主战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战略投资机会,需要综合考虑产业运行周期、技术创新进程、业绩与估值匹配度等多重因素,才能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由于股市效应吸引了很多资金关注,权益市场在各类资产中相对的性价比显著提升。」 景殿英表示,近几年,科技与安全是高频出现的词汇,「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也对这两个方面有较多的笔墨,是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此外,高分红股票也是值得关注的板块,尤其是港股的高分红股票,股息率更高。
李仁宇表示,主要关注金融强国、反内卷、科技等方向。「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金融强国的蓝图,将通过提升宏观稳定性、明确产业方向性、增强市场有效性三个维度,共同塑造一个更具深度、效率和韧性的资本市场,在投资方向上,或利好整体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包含科技、绿色、民生等诸多方向。「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高质量发展和整治 「内卷式」 竞争的顶层设计将为资本市场营造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推动投资逻辑从追逐短期热点转向深耕长期价值,为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和长期繁荣奠定坚实基础,在投资方向上,和反内卷相关的板块或迎来相关机会。「十五五」 规划建议中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顶层设计将优化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催生以硬科技为核心的长周期投资主线,并引导资金转向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长期成长性,在投资方向上,科技创新、生物制造等被提及的板块或迎来机会。
吕杰勇表示,2026 年分歧与共识将在不同行情下轮流主导,超额收益来源上,应做到交易与认知并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论道 2026 年 A 股市场 三大重点方向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