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公募港股持仓破1.3万亿 投资「主力军」悄然更替

公募港股持仓破 1.3 万亿 投资 「主力军」 悄然更替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油价困守60-70美元区间,需持续下跌才能平衡供需?

油价困守 60-70 美元区间,需持续下跌才能平衡供需?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杨植麟否认 Kimi K2 Thinking 模型训练成本仅 460 万美元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华泰期货助力第二届澜沧观鸟节圆满成功 以金融力量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广告

回不去的安世,回不去的 「黄金时代」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多重利好共振!光伏设备密集涨停 主力资金抢筹股曝光

多重利好共振!光伏设备密集涨停 主力资金抢筹股曝光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买一吨铝都快要近 5000 美元了?美现货铝较伦铝溢价创下历史新高

2025 年 11 月 11 日
第十五届全运会9日开幕;过去五年香港初创企业增加40% 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第十五届全运会 9 日开幕;过去五年香港初创企业增加 40% 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2025 年 11 月 11 日

美国政府停摆有望结束,美元的好日子反而到头了?| 市场罗盘

2025 年 11 月 11 日
中信建投有色金属行业2026年展望:有色牛市再进阶 AI和机器人新材料乘风而起

中信建投有色金属行业 2026 年展望:有色牛市再进阶 AI 和机器人新材料乘风而起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恒生科技指数小幅下跌,机构称中期港股有望迈向新高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从现金富翁到集体举债:华尔街如何看待 AI 业发债量激增?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巴菲特 「静默」 前的叮嘱:信任阿贝尔,加速慈善捐赠步伐

2025 年 11 月 11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星期二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公募港股持仓破 1.3 万亿 投资 「主力军」 悄然更替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指数化投资浪潮下,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的市值开始超越主动型公募基金。

  据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统计,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 13255 亿元,继 2025 二季度之后再次创下新高。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比分别为 47.2%、52.8%。这是自 2017 年以来,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

  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提升,亦凸显出资金加速借道 ETF 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趋势。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跨境 ETF 均为以港股主要指数为跟踪标的的产品。例如,富国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宝港股互联网 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 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369.55 亿份、130.45 亿份、118.37 亿份。

  与此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对港股的个股偏好呈现一定变化。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 (较二季度末) 主动型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

  被动型基金持仓市值环比大增 73%

  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有的港股市值突破 1.3 万亿元大关。

  来自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到 13255 亿元。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 (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分别为 6255 亿元、7000 亿元,占比分别为 47.2%、52.8%。被动型公募基金已成为布局港股的主要渠道。

  同时,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港股通持股市值达 57926 亿元,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占港股通持股市值比例为 22.9%。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今年二季度末,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抬升了 73%。这主要得益于:随着指数化投资的盛行,资金借道 ETF 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热情与日俱增。

  据兴业证券统计,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投资于港股的被动型基金的份额达 6683 亿份,环比抬升 47%。其中,跟踪恒生科技、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科技指数的 ETF 份额最多,分别达到 1540 亿份、1131 亿份、671 亿份。

  并且,港股通互联网 ETF、恒生科技 ETF、港股通科技 ETF 也是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品类。

  Wind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富国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宝港股互联网 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 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 ETF、华夏恒生互联网 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369.55 亿份、130.45 亿份、118.37 亿份、112.69 亿份、102.6 亿份,为跨境 ETF 中份额增加最多的 5 只 ETF。

  紧随其后的是恒生科技 ETF 易方达、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广发港股通非银 ETF,这 3 只 ETF 的份额分别增加了 94.88 亿份、93.53 亿份、89.02 亿份;此外,景顺长城港股科技 50ETF、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 30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84.05 亿份、77.52 亿份。

2025 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跨境 ETF 数据来源:Wind

  被动型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大幅增加的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仓位较二季度末小幅回落。不过,对于不同的行业,基金的增减动作不一。

  来自兴业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主动型公募基金明显加仓了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等行业;减仓了电讯业、金融业等行业。

  主动型基金的偏好变化在个股层面也有体现: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 (较二季度末) 主动型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而美团-W、中国联通、建设银行、金蝶国际、老铺黄金、百胜中国则退出主动型基金的前二十大重仓股队列。

  从绝对仓位看,主动型公募基金最青睐的行业仍然是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和医疗保健业。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有上述三个行业的市值占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依次为 31.9%、25.9%、17.2%。

  为何加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季度港股有所震荡,但部分主动型基金经理依旧坚定加仓。

  Wind 数据显示,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一年持有期混合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6.09% 增加至三季度末的 22.34%,港股平安好医生新进成为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一,该基金由杨锐文、王开展共同管理;海富通产业优选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19.59% 升至三季度末的 32.24%;广发信远回报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32.22% 升至三季度末的 41.32%。

  海富通产业优选混合基金经理胡耀文表示,三季度,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全球风险偏好提升,基金关注科技核心资产估值修复及重估的机会,尤其港股科技资产估值性价比凸显,基金显著加配港股科技核心资产 (如半导体制造、互联网、传媒等行业),减仓了红利板块。

  基金经理积极加仓港股的背后,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持续活跃并领跑全球。

  据 Wind 统计,截至 11 月 7 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自年初以来分别上涨了 30.82%、30.64%、27.13%;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标普 500 分别上涨了 19.13%、14.40%

  而本轮港股行情由海外资金和南向资金共同推动。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团队指出,年内港股高度结构化的轮动行情得益于年初 DeepSeek 引领的资产重估叙事,以及后续新消费、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的持续涌现,同时也与流动性的活跃有直接关系。

  该团队分析,从资金角度看,既有全球 「去美元化」 叙事下一部分分散化投资需求下的资金流入,也有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例如上半年的保险资金和下半年的存款活化和理财入市叙事。

  据中金公司统计,年初至 10 月底,港股日均成交额达 2579 亿港元,较 2024 年的 1318 亿港元接近翻倍。

  同期,南向资金大幅加码,累计流入 1.26 万亿港元,创年度历史新高;日均流入规模达 64.2 亿港元,是 2024 年全年日均 34.7 亿港元的近两倍。

  「三季度后,在南向资金内部,公募基金尤其是 ETF 占比明显提升,」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部指出,这说明 「存款搬家」 叙事下的个人投资者可能取代了上半年的保险资金成为主力。

  海外资金方面,该团队指出,EPFR 数据显示年初以来被动资金大幅流入,近期海外主动资金时隔近一年后一度回流中国市场但并不持续。尤其 7 月以来部分区域型资金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比例明显提升甚至接近标配,但分化明显尚未达成共识。

  10 月以来,港股行情步入震荡调整期,但机构仍然重视港股市场的配置机遇。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研究团队认为,经历 10 月的回调后,目前港股估值并不高。若后续压制港股的短期因素解除,中期维度看港股增量资金明确,且汇聚了优质的中国稀缺性资产,有望继续支撑本轮牛市行情。

  并且,在 AI 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在该团队看来,海外 「AI 赋能」 叙事有望逐步映射至国内,中美关系趋于稳定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场风险偏好,叠加互联网外卖平台 「补贴大战」 对盈利预期的扰动或逐渐消退。港股科技龙头在本轮 AI 浪潮中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将充分受益于 AI 产业变革红利。随着 AI 产业周期向上趋势进一步确认,港股科技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此外,出海加速+业绩兑现的创新药、牛市环境下港股券商板块也值得重视。

(文章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公募港股持仓破 1.3 万亿,投资 「主力军」 悄然更替)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指数化投资浪潮下,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的市值开始超越主动型公募基金。

  据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统计,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 13255 亿元,继 2025 二季度之后再次创下新高。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比分别为 47.2%、52.8%。这是自 2017 年以来,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

  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提升,亦凸显出资金加速借道 ETF 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趋势。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跨境 ETF 均为以港股主要指数为跟踪标的的产品。例如,富国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宝港股互联网 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 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369.55 亿份、130.45 亿份、118.37 亿份。

  与此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对港股的个股偏好呈现一定变化。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 (较二季度末) 主动型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

  被动型基金持仓市值环比大增 73%

  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有的港股市值突破 1.3 万亿元大关。

  来自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到 13255 亿元。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 (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分别为 6255 亿元、7000 亿元,占比分别为 47.2%、52.8%。被动型公募基金已成为布局港股的主要渠道。

  同时,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港股通持股市值达 57926 亿元,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占港股通持股市值比例为 22.9%。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今年二季度末,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抬升了 73%。这主要得益于:随着指数化投资的盛行,资金借道 ETF 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热情与日俱增。

  据兴业证券统计,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投资于港股的被动型基金的份额达 6683 亿份,环比抬升 47%。其中,跟踪恒生科技、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科技指数的 ETF 份额最多,分别达到 1540 亿份、1131 亿份、671 亿份。

  并且,港股通互联网 ETF、恒生科技 ETF、港股通科技 ETF 也是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品类。

  Wind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富国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宝港股互联网 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 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 ETF、华夏恒生互联网 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369.55 亿份、130.45 亿份、118.37 亿份、112.69 亿份、102.6 亿份,为跨境 ETF 中份额增加最多的 5 只 ETF。

  紧随其后的是恒生科技 ETF 易方达、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广发港股通非银 ETF,这 3 只 ETF 的份额分别增加了 94.88 亿份、93.53 亿份、89.02 亿份;此外,景顺长城港股科技 50ETF、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 30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84.05 亿份、77.52 亿份。

2025 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跨境 ETF 数据来源:Wind

  被动型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大幅增加的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仓位较二季度末小幅回落。不过,对于不同的行业,基金的增减动作不一。

  来自兴业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主动型公募基金明显加仓了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等行业;减仓了电讯业、金融业等行业。

  主动型基金的偏好变化在个股层面也有体现: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 (较二季度末) 主动型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而美团-W、中国联通、建设银行、金蝶国际、老铺黄金、百胜中国则退出主动型基金的前二十大重仓股队列。

  从绝对仓位看,主动型公募基金最青睐的行业仍然是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和医疗保健业。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有上述三个行业的市值占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依次为 31.9%、25.9%、17.2%。

  为何加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季度港股有所震荡,但部分主动型基金经理依旧坚定加仓。

  Wind 数据显示,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一年持有期混合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6.09% 增加至三季度末的 22.34%,港股平安好医生新进成为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一,该基金由杨锐文、王开展共同管理;海富通产业优选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19.59% 升至三季度末的 32.24%;广发信远回报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32.22% 升至三季度末的 41.32%。

  海富通产业优选混合基金经理胡耀文表示,三季度,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全球风险偏好提升,基金关注科技核心资产估值修复及重估的机会,尤其港股科技资产估值性价比凸显,基金显著加配港股科技核心资产 (如半导体制造、互联网、传媒等行业),减仓了红利板块。

  基金经理积极加仓港股的背后,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持续活跃并领跑全球。

  据 Wind 统计,截至 11 月 7 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自年初以来分别上涨了 30.82%、30.64%、27.13%;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标普 500 分别上涨了 19.13%、14.40%

  而本轮港股行情由海外资金和南向资金共同推动。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团队指出,年内港股高度结构化的轮动行情得益于年初 DeepSeek 引领的资产重估叙事,以及后续新消费、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的持续涌现,同时也与流动性的活跃有直接关系。

  该团队分析,从资金角度看,既有全球 「去美元化」 叙事下一部分分散化投资需求下的资金流入,也有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例如上半年的保险资金和下半年的存款活化和理财入市叙事。

  据中金公司统计,年初至 10 月底,港股日均成交额达 2579 亿港元,较 2024 年的 1318 亿港元接近翻倍。

  同期,南向资金大幅加码,累计流入 1.26 万亿港元,创年度历史新高;日均流入规模达 64.2 亿港元,是 2024 年全年日均 34.7 亿港元的近两倍。

  「三季度后,在南向资金内部,公募基金尤其是 ETF 占比明显提升,」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部指出,这说明 「存款搬家」 叙事下的个人投资者可能取代了上半年的保险资金成为主力。

  海外资金方面,该团队指出,EPFR 数据显示年初以来被动资金大幅流入,近期海外主动资金时隔近一年后一度回流中国市场但并不持续。尤其 7 月以来部分区域型资金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比例明显提升甚至接近标配,但分化明显尚未达成共识。

  10 月以来,港股行情步入震荡调整期,但机构仍然重视港股市场的配置机遇。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研究团队认为,经历 10 月的回调后,目前港股估值并不高。若后续压制港股的短期因素解除,中期维度看港股增量资金明确,且汇聚了优质的中国稀缺性资产,有望继续支撑本轮牛市行情。

  并且,在 AI 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在该团队看来,海外 「AI 赋能」 叙事有望逐步映射至国内,中美关系趋于稳定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场风险偏好,叠加互联网外卖平台 「补贴大战」 对盈利预期的扰动或逐渐消退。港股科技龙头在本轮 AI 浪潮中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将充分受益于 AI 产业变革红利。随着 AI 产业周期向上趋势进一步确认,港股科技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此外,出海加速+业绩兑现的创新药、牛市环境下港股券商板块也值得重视。

(文章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公募港股持仓破 1.3 万亿,投资 「主力军」 悄然更替)

(责任编辑:10)

YOU MAY ALSO LIKE

买一吨铝都快要近 5000 美元了?美现货铝较伦铝溢价创下历史新高

中信建投有色金属行业 2026 年展望:有色牛市再进阶 AI 和机器人新材料乘风而起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指数化投资浪潮下,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的市值开始超越主动型公募基金。

  据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统计,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 13255 亿元,继 2025 二季度之后再次创下新高。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比分别为 47.2%、52.8%。这是自 2017 年以来,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

  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提升,亦凸显出资金加速借道 ETF 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趋势。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跨境 ETF 均为以港股主要指数为跟踪标的的产品。例如,富国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宝港股互联网 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 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369.55 亿份、130.45 亿份、118.37 亿份。

  与此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对港股的个股偏好呈现一定变化。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 (较二季度末) 主动型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

  被动型基金持仓市值环比大增 73%

  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有的港股市值突破 1.3 万亿元大关。

  来自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到 13255 亿元。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 (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分别为 6255 亿元、7000 亿元,占比分别为 47.2%、52.8%。被动型公募基金已成为布局港股的主要渠道。

  同时,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港股通持股市值达 57926 亿元,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占港股通持股市值比例为 22.9%。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今年二季度末,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抬升了 73%。这主要得益于:随着指数化投资的盛行,资金借道 ETF 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热情与日俱增。

  据兴业证券统计,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投资于港股的被动型基金的份额达 6683 亿份,环比抬升 47%。其中,跟踪恒生科技、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科技指数的 ETF 份额最多,分别达到 1540 亿份、1131 亿份、671 亿份。

  并且,港股通互联网 ETF、恒生科技 ETF、港股通科技 ETF 也是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品类。

  Wind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富国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宝港股互联网 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 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 ETF、华夏恒生互联网 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369.55 亿份、130.45 亿份、118.37 亿份、112.69 亿份、102.6 亿份,为跨境 ETF 中份额增加最多的 5 只 ETF。

  紧随其后的是恒生科技 ETF 易方达、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广发港股通非银 ETF,这 3 只 ETF 的份额分别增加了 94.88 亿份、93.53 亿份、89.02 亿份;此外,景顺长城港股科技 50ETF、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 30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84.05 亿份、77.52 亿份。

2025 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跨境 ETF 数据来源:Wind

  被动型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大幅增加的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仓位较二季度末小幅回落。不过,对于不同的行业,基金的增减动作不一。

  来自兴业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主动型公募基金明显加仓了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等行业;减仓了电讯业、金融业等行业。

  主动型基金的偏好变化在个股层面也有体现: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 (较二季度末) 主动型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而美团-W、中国联通、建设银行、金蝶国际、老铺黄金、百胜中国则退出主动型基金的前二十大重仓股队列。

  从绝对仓位看,主动型公募基金最青睐的行业仍然是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和医疗保健业。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有上述三个行业的市值占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依次为 31.9%、25.9%、17.2%。

  为何加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季度港股有所震荡,但部分主动型基金经理依旧坚定加仓。

  Wind 数据显示,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一年持有期混合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6.09% 增加至三季度末的 22.34%,港股平安好医生新进成为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一,该基金由杨锐文、王开展共同管理;海富通产业优选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19.59% 升至三季度末的 32.24%;广发信远回报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32.22% 升至三季度末的 41.32%。

  海富通产业优选混合基金经理胡耀文表示,三季度,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全球风险偏好提升,基金关注科技核心资产估值修复及重估的机会,尤其港股科技资产估值性价比凸显,基金显著加配港股科技核心资产 (如半导体制造、互联网、传媒等行业),减仓了红利板块。

  基金经理积极加仓港股的背后,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持续活跃并领跑全球。

  据 Wind 统计,截至 11 月 7 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自年初以来分别上涨了 30.82%、30.64%、27.13%;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标普 500 分别上涨了 19.13%、14.40%

  而本轮港股行情由海外资金和南向资金共同推动。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团队指出,年内港股高度结构化的轮动行情得益于年初 DeepSeek 引领的资产重估叙事,以及后续新消费、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的持续涌现,同时也与流动性的活跃有直接关系。

  该团队分析,从资金角度看,既有全球 「去美元化」 叙事下一部分分散化投资需求下的资金流入,也有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例如上半年的保险资金和下半年的存款活化和理财入市叙事。

  据中金公司统计,年初至 10 月底,港股日均成交额达 2579 亿港元,较 2024 年的 1318 亿港元接近翻倍。

  同期,南向资金大幅加码,累计流入 1.26 万亿港元,创年度历史新高;日均流入规模达 64.2 亿港元,是 2024 年全年日均 34.7 亿港元的近两倍。

  「三季度后,在南向资金内部,公募基金尤其是 ETF 占比明显提升,」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部指出,这说明 「存款搬家」 叙事下的个人投资者可能取代了上半年的保险资金成为主力。

  海外资金方面,该团队指出,EPFR 数据显示年初以来被动资金大幅流入,近期海外主动资金时隔近一年后一度回流中国市场但并不持续。尤其 7 月以来部分区域型资金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比例明显提升甚至接近标配,但分化明显尚未达成共识。

  10 月以来,港股行情步入震荡调整期,但机构仍然重视港股市场的配置机遇。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研究团队认为,经历 10 月的回调后,目前港股估值并不高。若后续压制港股的短期因素解除,中期维度看港股增量资金明确,且汇聚了优质的中国稀缺性资产,有望继续支撑本轮牛市行情。

  并且,在 AI 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在该团队看来,海外 「AI 赋能」 叙事有望逐步映射至国内,中美关系趋于稳定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场风险偏好,叠加互联网外卖平台 「补贴大战」 对盈利预期的扰动或逐渐消退。港股科技龙头在本轮 AI 浪潮中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将充分受益于 AI 产业变革红利。随着 AI 产业周期向上趋势进一步确认,港股科技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此外,出海加速+业绩兑现的创新药、牛市环境下港股券商板块也值得重视。

(文章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公募港股持仓破 1.3 万亿,投资 「主力军」 悄然更替)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指数化投资浪潮下,被动型公募基金持有港股的市值开始超越主动型公募基金。

  据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统计,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 13255 亿元,继 2025 二季度之后再次创下新高。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比分别为 47.2%、52.8%。这是自 2017 年以来,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首次超过主动型公募基金。

  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提升,亦凸显出资金加速借道 ETF 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趋势。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跨境 ETF 均为以港股主要指数为跟踪标的的产品。例如,富国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宝港股互联网 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 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369.55 亿份、130.45 亿份、118.37 亿份。

  与此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对港股的个股偏好呈现一定变化。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 (较二季度末) 主动型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

  被动型基金持仓市值环比大增 73%

  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有的港股市值突破 1.3 万亿元大关。

  来自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到 13255 亿元。其中,主动型公募基金 (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分别为 6255 亿元、7000 亿元,占比分别为 47.2%、52.8%。被动型公募基金已成为布局港股的主要渠道。

  同时,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港股通持股市值达 57926 亿元,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占港股通持股市值比例为 22.9%。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今年二季度末,被动型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大幅抬升了 73%。这主要得益于:随着指数化投资的盛行,资金借道 ETF 产品布局港股市场的热情与日俱增。

  据兴业证券统计,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投资于港股的被动型基金的份额达 6683 亿份,环比抬升 47%。其中,跟踪恒生科技、港股通互联网、港股通科技指数的 ETF 份额最多,分别达到 1540 亿份、1131 亿份、671 亿份。

  并且,港股通互联网 ETF、恒生科技 ETF、港股通科技 ETF 也是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品类。

  Wind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富国港股通互联网 ETF、华宝港股互联网 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 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 ETF、华夏恒生互联网 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369.55 亿份、130.45 亿份、118.37 亿份、112.69 亿份、102.6 亿份,为跨境 ETF 中份额增加最多的 5 只 ETF。

  紧随其后的是恒生科技 ETF 易方达、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广发港股通非银 ETF,这 3 只 ETF 的份额分别增加了 94.88 亿份、93.53 亿份、89.02 亿份;此外,景顺长城港股科技 50ETF、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 30ETF 的基金份额分别增加了 84.05 亿份、77.52 亿份。

2025 年三季度基金份额增加较多的跨境 ETF 数据来源:Wind

  被动型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大幅增加的同时,主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仓位较二季度末小幅回落。不过,对于不同的行业,基金的增减动作不一。

  来自兴业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主动型公募基金明显加仓了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等行业;减仓了电讯业、金融业等行业。

  主动型基金的偏好变化在个股层面也有体现:今年三季度,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被大幅增持;同时,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药明合联、药明生物新进 (较二季度末) 主动型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而美团-W、中国联通、建设银行、金蝶国际、老铺黄金、百胜中国则退出主动型基金的前二十大重仓股队列。

  从绝对仓位看,主动型公募基金最青睐的行业仍然是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和医疗保健业。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有上述三个行业的市值占基金重仓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依次为 31.9%、25.9%、17.2%。

  为何加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季度港股有所震荡,但部分主动型基金经理依旧坚定加仓。

  Wind 数据显示,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一年持有期混合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6.09% 增加至三季度末的 22.34%,港股平安好医生新进成为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之一,该基金由杨锐文、王开展共同管理;海富通产业优选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19.59% 升至三季度末的 32.24%;广发信远回报的港股仓位由二季度末的 32.22% 升至三季度末的 41.32%。

  海富通产业优选混合基金经理胡耀文表示,三季度,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全球风险偏好提升,基金关注科技核心资产估值修复及重估的机会,尤其港股科技资产估值性价比凸显,基金显著加配港股科技核心资产 (如半导体制造、互联网、传媒等行业),减仓了红利板块。

  基金经理积极加仓港股的背后,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持续活跃并领跑全球。

  据 Wind 统计,截至 11 月 7 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自年初以来分别上涨了 30.82%、30.64%、27.13%;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标普 500 分别上涨了 19.13%、14.40%

  而本轮港股行情由海外资金和南向资金共同推动。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团队指出,年内港股高度结构化的轮动行情得益于年初 DeepSeek 引领的资产重估叙事,以及后续新消费、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的持续涌现,同时也与流动性的活跃有直接关系。

  该团队分析,从资金角度看,既有全球 「去美元化」 叙事下一部分分散化投资需求下的资金流入,也有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例如上半年的保险资金和下半年的存款活化和理财入市叙事。

  据中金公司统计,年初至 10 月底,港股日均成交额达 2579 亿港元,较 2024 年的 1318 亿港元接近翻倍。

  同期,南向资金大幅加码,累计流入 1.26 万亿港元,创年度历史新高;日均流入规模达 64.2 亿港元,是 2024 年全年日均 34.7 亿港元的近两倍。

  「三季度后,在南向资金内部,公募基金尤其是 ETF 占比明显提升,」 中金公司策略研究部指出,这说明 「存款搬家」 叙事下的个人投资者可能取代了上半年的保险资金成为主力。

  海外资金方面,该团队指出,EPFR 数据显示年初以来被动资金大幅流入,近期海外主动资金时隔近一年后一度回流中国市场但并不持续。尤其 7 月以来部分区域型资金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比例明显提升甚至接近标配,但分化明显尚未达成共识。

  10 月以来,港股行情步入震荡调整期,但机构仍然重视港股市场的配置机遇。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研究团队认为,经历 10 月的回调后,目前港股估值并不高。若后续压制港股的短期因素解除,中期维度看港股增量资金明确,且汇聚了优质的中国稀缺性资产,有望继续支撑本轮牛市行情。

  并且,在 AI 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在该团队看来,海外 「AI 赋能」 叙事有望逐步映射至国内,中美关系趋于稳定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场风险偏好,叠加互联网外卖平台 「补贴大战」 对盈利预期的扰动或逐渐消退。港股科技龙头在本轮 AI 浪潮中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将充分受益于 AI 产业变革红利。随着 AI 产业周期向上趋势进一步确认,港股科技龙头有望重拾相对优势。此外,出海加速+业绩兑现的创新药、牛市环境下港股券商板块也值得重视。

(文章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公募港股持仓破 1.3 万亿,投资 「主力军」 悄然更替)

(责任编辑:10)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油价困守60-70美元区间,需持续下跌才能平衡供需?

油价困守 60-70 美元区间,需持续下跌才能平衡供需?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杨植麟否认 Kimi K2 Thinking 模型训练成本仅 460 万美元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华泰期货助力第二届澜沧观鸟节圆满成功 以金融力量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回不去的安世,回不去的 「黄金时代」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多重利好共振!光伏设备密集涨停 主力资金抢筹股曝光

多重利好共振!光伏设备密集涨停 主力资金抢筹股曝光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买一吨铝都快要近 5000 美元了?美现货铝较伦铝溢价创下历史新高

2025 年 11 月 11 日
第十五届全运会9日开幕;过去五年香港初创企业增加40% 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第十五届全运会 9 日开幕;过去五年香港初创企业增加 40% 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2025 年 11 月 11 日

美国政府停摆有望结束,美元的好日子反而到头了?| 市场罗盘

2025 年 11 月 11 日
中信建投有色金属行业2026年展望:有色牛市再进阶 AI和机器人新材料乘风而起

中信建投有色金属行业 2026 年展望:有色牛市再进阶 AI 和机器人新材料乘风而起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恒生科技指数小幅下跌,机构称中期港股有望迈向新高

2025 年 11 月 11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油价困守 60-70 美元区间,需持续下跌才能平衡供需?
  • 杨植麟否认 Kimi K2 Thinking 模型训练成本仅 460 万美元
  • 华泰期货助力第二届澜沧观鸟节圆满成功 以金融力量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
  • 回不去的安世,回不去的 「黄金时代」
  • 多重利好共振!光伏设备密集涨停 主力资金抢筹股曝光
  • 买一吨铝都快要近 5000 美元了?美现货铝较伦铝溢价创下历史新高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