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A 股市场走出一波上涨行情。那么即将到来的 2026 年,宏观经济将会如何演绎,A 股市场上涨行情是结束还是蓄势待发?
11 月 18 日,在申万宏源2026 资本市场投资年会上,申万宏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称:「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再是旧动能的延伸,而是新要素动能的拓展,这将为资本市场投资打开全新空间。」
「2026 年,『十五五』 开局之年,或将是改革与发展 『全面发力』 年。」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向 「改革」 要红利,或意味着三层含义:「改革」 所指方向,酝酿着巨大的时代机遇;扩内需政策,或将在 「改革」 框架下持续加强;时代 「红利」 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或与 「改革」 实际推进状况紧密相关。
对于 A 股策略方面,申万宏源研究 A 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认为,A 股 AI 产业链股价已处于长期低性价比区域,但大波段上涨行情尚未结束,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在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可能震荡调整,2026 年下半年,A 股可能启动全面上涨行情。
2026 年或是 「全面发力」 年
「十五五」 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科创驱动下,以知识、技术、数据、算力、人才等为代表的新要素和新资产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刘健称。
在刘健看来,技术要素的积累将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氢能和核聚变能、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突破发展。同时,「十五五」 时期数据要素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十五五」 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赵伟称,这一表述凸显了当前科技竞争的严峻性与我国突破 「卡脖子」 难题的决心,超常规措施或将体现在研发投入强度提升、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生态优化等多个维度。「人工智能+」 行动的全面实施或成重要抓手,旨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同时,「十五五」 规划建议首提 「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赵伟认为,续写 「两大奇迹」,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速有基本要求,或意味着内需政策将在中长期改革框架下持续加强。
从内需的角度来看,赵伟认为,2026 年,经济将进入非典型 「复苏」 阶段:名义 GDP 改善带动盈利改善、景气蔓延;由于供需两端的助力,在行业间、企业间分化明显,结构性特征依然会非常突出。
「2025 年三季度名义 GDP 是可比时段历史最低水平,无论实际 GDP 还是物价表现都已处于政策容忍的下限;扩内需、『反内卷』、化债等政策力度支持下,名义 GDP 将进入修复通道。」 赵伟预计,2026 年 PPI、CPI 同比分别下降 0.5%、增长 0.6%。
赵伟认为,消费或受益于名义 GDP 改善等,但可能结构分化突出。商品零售面临需求透支压力,预计 2026 年社零增速 4.5%,剔除通胀影响后与 2025 年基本持平;预计 2026 年服务业零售额增速为 5.5%,有望好于 2025 年。
化债方面,赵伟认为,化债力度加大,对投资资金的 「挤出效应」 缓解,有利于 2026 年投资增速修复,盈利见底改善,也有利企业投资意愿的恢复;投资增速节奏上更容易 「前低后高」。他预计,2026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到 3% 左右,有望好于 2025 年,可能重点投向消费类基建、数字基建、枢纽建设等。
外需方面,「展望 2026,出口韧性或依然强劲,对美占比降幅或收窄、对非美区域占比或继续抬升。部分新兴经济体在与中国加强贸易往来过程中,工业化进程仍在加快,或将带动中国出口份额的进一步抬升。」 赵伟称,美国 「中期选举」 对中国贸易形势的影响或中性略偏正面,「抢出口」 的透支效应亦不必过虑。
「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
今年以来,A 股市场震荡上行,科技股成为上涨行情中的最强主线。不过,近期 A 股科技股出现阶段性调整,整体呈现 「高位回落、内部分化」 态势。
「A 股 AI 产业链长期性价比不高,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后面可能会有一个高位震荡阶段,但并非科技股大波段上涨行情结束,调整消化了长期性价比问题之后,还有重新向上的波段。」 傅静涛说。
在他看来,这种状态较为像 2014 年初的创业板、2018 年初的食品饮料和 2021 年初的新能源,这三段都不是大波段行情的结束,但也都出现了季度级别的 「高位震荡」 和 「调整阶段」。
对此,傅静涛提示了三个历史经验:一是高位震荡阶段:挣估值钱难度增加,新增产业催化/业绩高增延续,也不易向上突破,更偏向是高位震荡区间的反弹;二是调整阶段:通常由明确的产业扰动触发,这个扰动最终验证不是产业趋势的终结,但却引发了 「怀疑牛市级别」 的调整;三是结构牛阶段:估值提升以景气驱动为主,一般要等到全面牛阶段,股市增量博弈,市场基于边际资金成本定价,才能基于低利率打开估值重估空间。
「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 傅静涛认为,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2026 年下半年,A 股可能启动全面上涨行情。
他的逻辑在于,2026 年中游制造供给出清,产能形成增速低于需求增速中枢的细分行业明显增加,自下而上选股胜率提升;「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 依次出现框架有效性回归,2026 年中可能是 「政策底」 验证的时刻。
「基本面周期性改善 + 新兴产业趋势强化 + 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 + 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共振,是支撑 A 股全面上涨的因素。」 傅静涛总结称。
在 A 股配置方向上,傅静涛认为,2026 年可关注三大结构线索:复苏交易 (基础化工、工业金属),科技产业趋势 (人形机器人、储能、光伏、医药、军工),制造业影响力提升 (化工、工程机械)。
整体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来看,申万宏源研究策略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认为,一季度,通胀压力可控,预计宽货币、宽财政仍是主基调,建议股债相对均衡配置。未来随着通胀与企业盈利增速回升,建议低配债券,超配权益。战略层面,继续看好受益于全球制造业与投资回升的大宗商品、具备持续产业趋势的科技板块和对冲长期尾部风险的黄金。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申万宏源展望 2026:春季前科技成长还有机会,下半年 A 股有望迎普涨行情)
(责任编辑:7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A 股市场走出一波上涨行情。那么即将到来的 2026 年,宏观经济将会如何演绎,A 股市场上涨行情是结束还是蓄势待发?
11 月 18 日,在申万宏源2026 资本市场投资年会上,申万宏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称:「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再是旧动能的延伸,而是新要素动能的拓展,这将为资本市场投资打开全新空间。」
「2026 年,『十五五』 开局之年,或将是改革与发展 『全面发力』 年。」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向 「改革」 要红利,或意味着三层含义:「改革」 所指方向,酝酿着巨大的时代机遇;扩内需政策,或将在 「改革」 框架下持续加强;时代 「红利」 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或与 「改革」 实际推进状况紧密相关。
对于 A 股策略方面,申万宏源研究 A 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认为,A 股 AI 产业链股价已处于长期低性价比区域,但大波段上涨行情尚未结束,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在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可能震荡调整,2026 年下半年,A 股可能启动全面上涨行情。
2026 年或是 「全面发力」 年
「十五五」 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科创驱动下,以知识、技术、数据、算力、人才等为代表的新要素和新资产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刘健称。
在刘健看来,技术要素的积累将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氢能和核聚变能、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突破发展。同时,「十五五」 时期数据要素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十五五」 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赵伟称,这一表述凸显了当前科技竞争的严峻性与我国突破 「卡脖子」 难题的决心,超常规措施或将体现在研发投入强度提升、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生态优化等多个维度。「人工智能+」 行动的全面实施或成重要抓手,旨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同时,「十五五」 规划建议首提 「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赵伟认为,续写 「两大奇迹」,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速有基本要求,或意味着内需政策将在中长期改革框架下持续加强。
从内需的角度来看,赵伟认为,2026 年,经济将进入非典型 「复苏」 阶段:名义 GDP 改善带动盈利改善、景气蔓延;由于供需两端的助力,在行业间、企业间分化明显,结构性特征依然会非常突出。
「2025 年三季度名义 GDP 是可比时段历史最低水平,无论实际 GDP 还是物价表现都已处于政策容忍的下限;扩内需、『反内卷』、化债等政策力度支持下,名义 GDP 将进入修复通道。」 赵伟预计,2026 年 PPI、CPI 同比分别下降 0.5%、增长 0.6%。
赵伟认为,消费或受益于名义 GDP 改善等,但可能结构分化突出。商品零售面临需求透支压力,预计 2026 年社零增速 4.5%,剔除通胀影响后与 2025 年基本持平;预计 2026 年服务业零售额增速为 5.5%,有望好于 2025 年。
化债方面,赵伟认为,化债力度加大,对投资资金的 「挤出效应」 缓解,有利于 2026 年投资增速修复,盈利见底改善,也有利企业投资意愿的恢复;投资增速节奏上更容易 「前低后高」。他预计,2026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到 3% 左右,有望好于 2025 年,可能重点投向消费类基建、数字基建、枢纽建设等。
外需方面,「展望 2026,出口韧性或依然强劲,对美占比降幅或收窄、对非美区域占比或继续抬升。部分新兴经济体在与中国加强贸易往来过程中,工业化进程仍在加快,或将带动中国出口份额的进一步抬升。」 赵伟称,美国 「中期选举」 对中国贸易形势的影响或中性略偏正面,「抢出口」 的透支效应亦不必过虑。
「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
今年以来,A 股市场震荡上行,科技股成为上涨行情中的最强主线。不过,近期 A 股科技股出现阶段性调整,整体呈现 「高位回落、内部分化」 态势。
「A 股 AI 产业链长期性价比不高,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后面可能会有一个高位震荡阶段,但并非科技股大波段上涨行情结束,调整消化了长期性价比问题之后,还有重新向上的波段。」 傅静涛说。
在他看来,这种状态较为像 2014 年初的创业板、2018 年初的食品饮料和 2021 年初的新能源,这三段都不是大波段行情的结束,但也都出现了季度级别的 「高位震荡」 和 「调整阶段」。
对此,傅静涛提示了三个历史经验:一是高位震荡阶段:挣估值钱难度增加,新增产业催化/业绩高增延续,也不易向上突破,更偏向是高位震荡区间的反弹;二是调整阶段:通常由明确的产业扰动触发,这个扰动最终验证不是产业趋势的终结,但却引发了 「怀疑牛市级别」 的调整;三是结构牛阶段:估值提升以景气驱动为主,一般要等到全面牛阶段,股市增量博弈,市场基于边际资金成本定价,才能基于低利率打开估值重估空间。
「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 傅静涛认为,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2026 年下半年,A 股可能启动全面上涨行情。
他的逻辑在于,2026 年中游制造供给出清,产能形成增速低于需求增速中枢的细分行业明显增加,自下而上选股胜率提升;「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 依次出现框架有效性回归,2026 年中可能是 「政策底」 验证的时刻。
「基本面周期性改善 + 新兴产业趋势强化 + 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 + 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共振,是支撑 A 股全面上涨的因素。」 傅静涛总结称。
在 A 股配置方向上,傅静涛认为,2026 年可关注三大结构线索:复苏交易 (基础化工、工业金属),科技产业趋势 (人形机器人、储能、光伏、医药、军工),制造业影响力提升 (化工、工程机械)。
整体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来看,申万宏源研究策略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认为,一季度,通胀压力可控,预计宽货币、宽财政仍是主基调,建议股债相对均衡配置。未来随着通胀与企业盈利增速回升,建议低配债券,超配权益。战略层面,继续看好受益于全球制造业与投资回升的大宗商品、具备持续产业趋势的科技板块和对冲长期尾部风险的黄金。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申万宏源展望 2026:春季前科技成长还有机会,下半年 A 股有望迎普涨行情)
(责任编辑:7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A 股市场走出一波上涨行情。那么即将到来的 2026 年,宏观经济将会如何演绎,A 股市场上涨行情是结束还是蓄势待发?
11 月 18 日,在申万宏源2026 资本市场投资年会上,申万宏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称:「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再是旧动能的延伸,而是新要素动能的拓展,这将为资本市场投资打开全新空间。」
「2026 年,『十五五』 开局之年,或将是改革与发展 『全面发力』 年。」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向 「改革」 要红利,或意味着三层含义:「改革」 所指方向,酝酿着巨大的时代机遇;扩内需政策,或将在 「改革」 框架下持续加强;时代 「红利」 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或与 「改革」 实际推进状况紧密相关。
对于 A 股策略方面,申万宏源研究 A 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认为,A 股 AI 产业链股价已处于长期低性价比区域,但大波段上涨行情尚未结束,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在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可能震荡调整,2026 年下半年,A 股可能启动全面上涨行情。
2026 年或是 「全面发力」 年
「十五五」 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科创驱动下,以知识、技术、数据、算力、人才等为代表的新要素和新资产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刘健称。
在刘健看来,技术要素的积累将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氢能和核聚变能、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突破发展。同时,「十五五」 时期数据要素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十五五」 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赵伟称,这一表述凸显了当前科技竞争的严峻性与我国突破 「卡脖子」 难题的决心,超常规措施或将体现在研发投入强度提升、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生态优化等多个维度。「人工智能+」 行动的全面实施或成重要抓手,旨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同时,「十五五」 规划建议首提 「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赵伟认为,续写 「两大奇迹」,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速有基本要求,或意味着内需政策将在中长期改革框架下持续加强。
从内需的角度来看,赵伟认为,2026 年,经济将进入非典型 「复苏」 阶段:名义 GDP 改善带动盈利改善、景气蔓延;由于供需两端的助力,在行业间、企业间分化明显,结构性特征依然会非常突出。
「2025 年三季度名义 GDP 是可比时段历史最低水平,无论实际 GDP 还是物价表现都已处于政策容忍的下限;扩内需、『反内卷』、化债等政策力度支持下,名义 GDP 将进入修复通道。」 赵伟预计,2026 年 PPI、CPI 同比分别下降 0.5%、增长 0.6%。
赵伟认为,消费或受益于名义 GDP 改善等,但可能结构分化突出。商品零售面临需求透支压力,预计 2026 年社零增速 4.5%,剔除通胀影响后与 2025 年基本持平;预计 2026 年服务业零售额增速为 5.5%,有望好于 2025 年。
化债方面,赵伟认为,化债力度加大,对投资资金的 「挤出效应」 缓解,有利于 2026 年投资增速修复,盈利见底改善,也有利企业投资意愿的恢复;投资增速节奏上更容易 「前低后高」。他预计,2026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到 3% 左右,有望好于 2025 年,可能重点投向消费类基建、数字基建、枢纽建设等。
外需方面,「展望 2026,出口韧性或依然强劲,对美占比降幅或收窄、对非美区域占比或继续抬升。部分新兴经济体在与中国加强贸易往来过程中,工业化进程仍在加快,或将带动中国出口份额的进一步抬升。」 赵伟称,美国 「中期选举」 对中国贸易形势的影响或中性略偏正面,「抢出口」 的透支效应亦不必过虑。
「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
今年以来,A 股市场震荡上行,科技股成为上涨行情中的最强主线。不过,近期 A 股科技股出现阶段性调整,整体呈现 「高位回落、内部分化」 态势。
「A 股 AI 产业链长期性价比不高,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后面可能会有一个高位震荡阶段,但并非科技股大波段上涨行情结束,调整消化了长期性价比问题之后,还有重新向上的波段。」 傅静涛说。
在他看来,这种状态较为像 2014 年初的创业板、2018 年初的食品饮料和 2021 年初的新能源,这三段都不是大波段行情的结束,但也都出现了季度级别的 「高位震荡」 和 「调整阶段」。
对此,傅静涛提示了三个历史经验:一是高位震荡阶段:挣估值钱难度增加,新增产业催化/业绩高增延续,也不易向上突破,更偏向是高位震荡区间的反弹;二是调整阶段:通常由明确的产业扰动触发,这个扰动最终验证不是产业趋势的终结,但却引发了 「怀疑牛市级别」 的调整;三是结构牛阶段:估值提升以景气驱动为主,一般要等到全面牛阶段,股市增量博弈,市场基于边际资金成本定价,才能基于低利率打开估值重估空间。
「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 傅静涛认为,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2026 年下半年,A 股可能启动全面上涨行情。
他的逻辑在于,2026 年中游制造供给出清,产能形成增速低于需求增速中枢的细分行业明显增加,自下而上选股胜率提升;「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 依次出现框架有效性回归,2026 年中可能是 「政策底」 验证的时刻。
「基本面周期性改善 + 新兴产业趋势强化 + 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 + 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共振,是支撑 A 股全面上涨的因素。」 傅静涛总结称。
在 A 股配置方向上,傅静涛认为,2026 年可关注三大结构线索:复苏交易 (基础化工、工业金属),科技产业趋势 (人形机器人、储能、光伏、医药、军工),制造业影响力提升 (化工、工程机械)。
整体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来看,申万宏源研究策略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认为,一季度,通胀压力可控,预计宽货币、宽财政仍是主基调,建议股债相对均衡配置。未来随着通胀与企业盈利增速回升,建议低配债券,超配权益。战略层面,继续看好受益于全球制造业与投资回升的大宗商品、具备持续产业趋势的科技板块和对冲长期尾部风险的黄金。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申万宏源展望 2026:春季前科技成长还有机会,下半年 A 股有望迎普涨行情)
(责任编辑:7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A 股市场走出一波上涨行情。那么即将到来的 2026 年,宏观经济将会如何演绎,A 股市场上涨行情是结束还是蓄势待发?
11 月 18 日,在申万宏源2026 资本市场投资年会上,申万宏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称:「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再是旧动能的延伸,而是新要素动能的拓展,这将为资本市场投资打开全新空间。」
「2026 年,『十五五』 开局之年,或将是改革与发展 『全面发力』 年。」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向 「改革」 要红利,或意味着三层含义:「改革」 所指方向,酝酿着巨大的时代机遇;扩内需政策,或将在 「改革」 框架下持续加强;时代 「红利」 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或与 「改革」 实际推进状况紧密相关。
对于 A 股策略方面,申万宏源研究 A 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认为,A 股 AI 产业链股价已处于长期低性价比区域,但大波段上涨行情尚未结束,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在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可能震荡调整,2026 年下半年,A 股可能启动全面上涨行情。
2026 年或是 「全面发力」 年
「十五五」 规划建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科创驱动下,以知识、技术、数据、算力、人才等为代表的新要素和新资产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刘健称。
在刘健看来,技术要素的积累将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氢能和核聚变能、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突破发展。同时,「十五五」 时期数据要素将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十五五」 规划建议进一步明确,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赵伟称,这一表述凸显了当前科技竞争的严峻性与我国突破 「卡脖子」 难题的决心,超常规措施或将体现在研发投入强度提升、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生态优化等多个维度。「人工智能+」 行动的全面实施或成重要抓手,旨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同时,「十五五」 规划建议首提 「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赵伟认为,续写 「两大奇迹」,对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速有基本要求,或意味着内需政策将在中长期改革框架下持续加强。
从内需的角度来看,赵伟认为,2026 年,经济将进入非典型 「复苏」 阶段:名义 GDP 改善带动盈利改善、景气蔓延;由于供需两端的助力,在行业间、企业间分化明显,结构性特征依然会非常突出。
「2025 年三季度名义 GDP 是可比时段历史最低水平,无论实际 GDP 还是物价表现都已处于政策容忍的下限;扩内需、『反内卷』、化债等政策力度支持下,名义 GDP 将进入修复通道。」 赵伟预计,2026 年 PPI、CPI 同比分别下降 0.5%、增长 0.6%。
赵伟认为,消费或受益于名义 GDP 改善等,但可能结构分化突出。商品零售面临需求透支压力,预计 2026 年社零增速 4.5%,剔除通胀影响后与 2025 年基本持平;预计 2026 年服务业零售额增速为 5.5%,有望好于 2025 年。
化债方面,赵伟认为,化债力度加大,对投资资金的 「挤出效应」 缓解,有利于 2026 年投资增速修复,盈利见底改善,也有利企业投资意愿的恢复;投资增速节奏上更容易 「前低后高」。他预计,2026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到 3% 左右,有望好于 2025 年,可能重点投向消费类基建、数字基建、枢纽建设等。
外需方面,「展望 2026,出口韧性或依然强劲,对美占比降幅或收窄、对非美区域占比或继续抬升。部分新兴经济体在与中国加强贸易往来过程中,工业化进程仍在加快,或将带动中国出口份额的进一步抬升。」 赵伟称,美国 「中期选举」 对中国贸易形势的影响或中性略偏正面,「抢出口」 的透支效应亦不必过虑。
「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
今年以来,A 股市场震荡上行,科技股成为上涨行情中的最强主线。不过,近期 A 股科技股出现阶段性调整,整体呈现 「高位回落、内部分化」 态势。
「A 股 AI 产业链长期性价比不高,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后面可能会有一个高位震荡阶段,但并非科技股大波段上涨行情结束,调整消化了长期性价比问题之后,还有重新向上的波段。」 傅静涛说。
在他看来,这种状态较为像 2014 年初的创业板、2018 年初的食品饮料和 2021 年初的新能源,这三段都不是大波段行情的结束,但也都出现了季度级别的 「高位震荡」 和 「调整阶段」。
对此,傅静涛提示了三个历史经验:一是高位震荡阶段:挣估值钱难度增加,新增产业催化/业绩高增延续,也不易向上突破,更偏向是高位震荡区间的反弹;二是调整阶段:通常由明确的产业扰动触发,这个扰动最终验证不是产业趋势的终结,但却引发了 「怀疑牛市级别」 的调整;三是结构牛阶段:估值提升以景气驱动为主,一般要等到全面牛阶段,股市增量博弈,市场基于边际资金成本定价,才能基于低利率打开估值重估空间。
「20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可能还有小波段反弹。」 傅静涛认为,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2026 年下半年,A 股可能启动全面上涨行情。
他的逻辑在于,2026 年中游制造供给出清,产能形成增速低于需求增速中枢的细分行业明显增加,自下而上选股胜率提升;「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 依次出现框架有效性回归,2026 年中可能是 「政策底」 验证的时刻。
「基本面周期性改善 + 新兴产业趋势强化 + 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 + 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共振,是支撑 A 股全面上涨的因素。」 傅静涛总结称。
在 A 股配置方向上,傅静涛认为,2026 年可关注三大结构线索:复苏交易 (基础化工、工业金属),科技产业趋势 (人形机器人、储能、光伏、医药、军工),制造业影响力提升 (化工、工程机械)。
整体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来看,申万宏源研究策略首席分析师金倩婧认为,一季度,通胀压力可控,预计宽货币、宽财政仍是主基调,建议股债相对均衡配置。未来随着通胀与企业盈利增速回升,建议低配债券,超配权益。战略层面,继续看好受益于全球制造业与投资回升的大宗商品、具备持续产业趋势的科技板块和对冲长期尾部风险的黄金。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申万宏源展望 2026:春季前科技成长还有机会,下半年 A 股有望迎普涨行情)
(责任编辑: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