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11 月 19 日电 (吴郑思、郭洲洋) 周三 (11 月 19 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震荡偏强,但板块分化明显,其中,能源金属强势飙升,但油脂油料、纯碱玻璃等板块则承压走弱。截至下午收盘时,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 1481.72 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6.51 点,涨幅 0.44%;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 2048.64 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9.00 点,涨幅 0.44%。
分品种来看,能源金属三品种——碳酸锂、多晶硅、工业硅强势领涨,收盘涨幅均在 4% 以上,其中碳酸锂盘中曾一度收复 10 万元/吨整数关口。但纯碱和玻璃则受制于基本面的供大于求,收盘分别跌超 3% 和 1%,盘中均刷新逾四个月新低。集运欧线多头情绪回落,连续两日震荡收跌。
图为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 (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新能源金属全线大涨 贵金属止跌反弹
11 月 19 日,能源金属全线大涨,碳酸锂、工业硅、多晶硅主力合约均涨超 4%,分别位居当日市场涨幅榜前三位。在强劲的基本面支持下,碳酸锂期价近期连续上涨,19 日盘中主力合约一度站上 10 万元/吨关口。展望后市,尽管碳酸锂库存持续去化印证需求的强劲,但机构也提示关注当天锂价的潜在风险。创元期货就表示,当下碳酸锂上涨的核心逻辑在于基本面改善带来的估值区间上移,但中间伴随着宁德矿山复产的博弈,盘面上下波动幅度较大,在宁德未复产的情况下,去库趋势可能延续到年底,盘面走势偏强,需要注意随着价格上涨现货成交走弱,当下期现尚未共振,注意风险。
相比之下,多晶硅和工业硅虽然需求端并不像碳酸锂那么强劲,但供应端扰动仍旧使得 「双硅」 表现偏强。受国内西南地区枯水期成本抬升,市场对工业硅供应收缩的预期增强。上海有色网 (SMM) 的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13 日全国工业硅开工率仅 33.54%,周度产量环比减少 365 吨,同时库存也持续去化。在此背景下,有关有机硅行业联合减产挺价的预期增强,推动有机硅价格大涨,也给工业硅带来短线提振。不过,正如五矿期货提示,若有机硅减产落实,则对工业硅采购需求预计缩减,工业硅或将呈现 「供需双弱」 格局。
此外,贵金属在连续的回调后也迎来反弹,沪金沪银主力合约 19 日分别涨超 1% 和 2%。虽然美联储 12 月继续降息的预期近期大幅减弱,但最新披露的部分美国就业数据弱于预期,则加大了市场对美国劳动力市场放缓的猜测,驱动隔夜海外贵金属震荡走强。但考虑到美国仍有包括非农数据等在内诸多官方重要经济数据将要披露,贵金属市场情绪也趋于谨慎。在银河期货看来,短期内预计贵金属市场将围绕英伟达业绩与美国非农数据进行博弈,市场波动可能放大。
基本面过剩利空明显 纯碱玻璃氧化铝刷新数月新低
与能源金属大幅拉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化工品板块近期持续走弱。其中纯碱 19 日增仓大跌超 3%,盘中刷新逾四个月新低。供应维持高位、需求持续偏弱、库存高压难消,成为纯碱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虽然最新的数据显示,国内纯碱开工率、库存环比均有所下滑,企业出货量小幅增加,但当前仍高达近 83% 的装置开工率和超过 165 万吨的纯碱厂家库存,意味着国内纯碱供应依然充裕,这也导致市场心态承压。与此同时,下游玻璃市场进入淡季后弱势态势更加明显。19 日盘中,在供应过剩和需求表现乏力,现货厂家下调价格等一系列利空压力下,玻璃期价跌势不止,也导致产线平均盈利进一步走低,这无疑加大了后续产线冷修预期,并进一步削减对原料纯碱需求的可能。在此背景下,纯碱、玻璃一同遭遇空头打压。盘面上看,伴随着期价大幅下挫,19 日单日纯碱主力合约增仓超 8.2 万手,净流入资金超 2 亿元。在基本面依旧供大于求的格局下,机构对纯碱后期走势仍总体悲观。
氧化铝在经历月初的小幅反弹之后,上周以来再度转入弱势。19 日盘中,氧化铝主力合约大幅下挫近 2%,盘中刷新逾半年新低。虽然上周国内氧化铝开工率环比小幅下滑,但目前仍维持在 81% 以上的高位水平。反观需求端,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受制于产能 「天花板」 限制,导致氧化铝需求增量受限,库存继续累积。由此导致氧化铝整体仍受到基本面过剩格局的限制,在原料铝土矿供应未出现新的扰动之前,氧化铝价格大概率仍将偏弱。在部分机构看来,后期氧化铝能否止跌反弹需关注氧化铝厂是否有实质性的减产。
其他品种方面,集运欧线继续承压回落,19 日再跌超 2%。另外,原木、花生、菜粕、豆粕等多个活跃品种收盘也均录得超过 1% 的跌幅。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