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11 月以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股、日股、欧股、虚拟币、A 股等全球主要资产均出现调整。截至北京时间 11 月 19 日 16 时,纳指当月跌超 5%,日经 225 大跌 7.39%,欧洲斯托克 50 下跌 2.25%,沪指及恒指微跌约 0.2%,比特币当月暴跌 17%。
综合各大机构观点来看,当月全球资产出现的调整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导致,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日本国债收益率走高冲击全球流动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大型科技股被抛售等。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 (CMEFedwatch) 数据显示,当前华尔街投资者对 12 月降息的定价概率已降至 50% 附近,较一个月前近 94% 的峰值大幅回落。受降息概率变化的影响,全世界权益市场都遭到较大幅度的修正。
美股方面,近期部分机构投资者减持或清仓英伟达及其他科技巨头,巴克莱下调甲骨文债务评级,质疑 AI 资本开支可持续性。同时,AI 产业增长也正受算力、配套设备与能源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利空侵袭之下,英伟达、亚马逊、META 等美股科技巨头近期均大幅下跌。
日股方面,市场担忧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提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日本国债遭投资者抛售。日本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于 11 月 19 日盘中攀升至 1.7%,创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高,无风险收益率走高对权益市场流动性造成了一定冲击。
贵金属方面,美国政府停摆造成经济数据空窗,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转弱,美元难以持续走强,为黄金提供一定支撑。与此同时,地缘局势同样成为金价反弹的重要推手,黄金月内累计涨幅超 2%。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