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碳酸锂期货价格跳水,主力合约 2601 从超过 10 万元/吨跌至 9 万元/吨出头。对于碳酸锂来说,10 万元/吨仍是一大关卡。
相比暴涨暴跌的期货市场,现货市场相对稳定,碳酸锂仍保持涨势,但第三方平台披露的最新成交价有所下降。11 月 21 日,SMM 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上涨 401 元至 9.28 万元/吨,上海钢联电池级碳酸锂早盘均价下跌 5700 元至 9.36 万元/吨。有业内人士告诉 《华夏时报》 记者,「公司散单成交也是和下游客户当面沟通,基本不通过贸易商,实际成交价主要看客户选择报给哪个平台。」
「价格会调节供需平衡。从 2026 年的供需平衡表看,全年小幅过剩,但由于储能装机的非线性增长,或许会出现月度供需错配的可能性。」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李攀告诉 《华夏时报》 记者,「若是 10 万元/吨以上的价格持续 3—6 个月,澳洲那边才会考虑 (新一轮资本开支)。」
多空分歧凸显
今年 6 月末至今,碳酸锂价格整体上行,从 6 万元/吨左右涨至 9 万元/吨出头,整体上涨约 50%。回过头看,8 月中旬也曾短暂突破 8 万元/吨,旋即又在 9 月中下旬跌至 7 万元/吨出头。
尤其是 11 月中上旬以来,碳酸锂价格飞涨,接连突破 8 万元/吨、9 万元/吨。上海钢联数据显示,11 月 20 日,碳酸锂价格最高涨至 9.93 万元/吨,离 10 万元/吨只差临门一脚。
市场一度弥漫乐观情绪。彼时,赣锋锂业(002460.SZ) 董事长李良彬在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的发言被广泛传播。和讯消息显示,李良彬指出,「2025 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原预计为 145 万吨,因下半年需求增长,更新为 155 万吨。同时,供应能力超 170 万吨,过剩约 20 万吨,致今年价格低迷。」
李良彬预测,「2026 年碳酸锂需求将增长 30% 至 190 万吨,供应能力预计增加 25 万吨左右,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有探涨空间。若明年需求增速超 30%,甚至达 40%,短期内供应难平衡,价格或突破 15 万元/吨,甚至 20 万元/吨。」
与此同时,一则据称来自亿纬锂能(300014.SZ) 董事长刘金成在小范围交流会上的发言在业内流传,观点包括不太认可明年全行业有 50% 的增长;也不太认可电池价格能涨很多,认为会反噬需求;认为电池材料涨价不是需求触发,是短期扰动。
此后,有网图显示,亿纬锂能的投资者关系总监黄远庭对外重申了刘金成的观点,指出 2026 年和 2027 年会是行业的好日子;不认为行业是普遍增长 50%,因为增长一定是分化的;材料和电池价格都会涨,但最终涨幅得看上下游博弈和终端接受度。
储能需求驱动
乐观预期尚未稳固之际,市场已经迎来急刹。11 月 21 日,碳酸锂主力合约 2601 当日下跌 9%,收报 9.1 万元/吨;上海钢联电池级碳酸锂晚盘均价下跌 6800 元至 9.25 万元/吨;SMM 电池级碳酸锂上涨 1000 元至 9.23 万元/吨。就近期整体表现来看,随着期货下跌,现货涨幅收窄,市场分歧已明显放大。
就近期碳酸锂价格反弹,李攀告诉记者,是基本面和市场情绪共同驱动、形成合力的结果,「近期,锂盐厂去库,材料厂去库,碳酸锂库存主要集中在期现贸易的流通环节。」
从数据来看,2025 年的供需局面将和过去两年有所不同。李攀告诉记者,2023 年,中国碳酸锂总需求量为 53.4 万吨,总供给量为 56.9 万吨;2024 年,中国碳酸锂总需求量为 87.7 万吨,总供给量为 91.8 万吨;2025 年,预估中国碳酸锂总需求量为 121.2 万吨,总供给量为 119.8 万吨。
据 ICC 鑫椤锂电数据库统计,2025 年 10 月,国内碳酸锂需求量已达到 12 万吨,环比增长 8%,而碳酸锂库存已降至 12 万吨以内,可用天数从上半年的 50 天以上降至不足 1 个月,供需面出现逆转。
需求上涨的动力来自储能。紫金天风期货研报显示,2025 年 1—11 月储能电芯累计产量预计达 465.23GWh,累计同比增长 52%,实际上近年来储能电池产量均维持高增长,但随着基数逐步走高,储能对碳酸锂需求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成为重要终端新驱动之一。
李攀称,「2025 年全球储能市场出货量预计实现 520GWh,其中,在 136 号文落地后,中国市场新能源发电入市,容量电价托底叠加峰谷价差套利显著提升了储能项目的经济性,海外市场储能受益于光储平价及电力市场需求驱动;从储能订单和新增产能数据分析,预计 2026 年全球储能市场出货量有望实现 780GWh,同比增长 50%。」

下游接受度不高
不难看出,储能超预期的表现和材料端涨价,让市场对碳酸锂价格破十万抱有期待。但市场走势仍在胶着,海外矿商和下游厂商的态度都相对谨慎。
从供给端来看,全球主要锂资源国基本保持正常生产,国内盐湖提锂产量四季度环比三季度有所提升,而云母提锂产量四季度环比三季度下降。李攀指出,「价格会调节供需平衡。从 2026 年的供需平衡表看,全年小幅过剩,但储能装机的非线性增长,或出现月度供需错配的可能性。」
上海有色网分析指出,当前,海外矿山报价水涨船高,但对未来价格持有悲观预期,放货意愿有所加大。据称,智利锂生产商 SQM 公布了两年以来最高的电池金属价格,并将此归因于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领域的发展。SQM 认为,今年锂需求可能较 2024 年增长 25%。
SQM 首席执行官里卡多·拉莫斯在业绩说明中表达了谨慎乐观的态度,「尽管市场仍然高度波动,但我们持谨慎乐观态度。」 他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至第四季度,「需求基本面依然强劲,不仅来自电动汽车,也来自储能系统。」
与此同时,SQM 宣布大幅收窄其 2025 年至 2027 年的投资展望,将预估资本支出从先前的 31 亿美元—38 亿美元,下调至 27 亿美元。SQM 亦表示部分投资决策已被推迟,但重申了生产和销售目标。据称,SQM 更改后的资本支出将在未来几年里逐步投入使用,其中约四分之一将用于维护。
SQM 智利锂业务战略与发展副总裁巴勃罗·埃尔南德斯指出,「我们仍在评估需求增长预期,并保持相对保守的看法。」
能决定未来供给弹性的,是扩产情况。李攀告诉记者,「这取决于持续时间,若是 10 万元/吨以上的价格持续 3—6 个月,澳洲那边才会考虑 (开启新一轮资本开支)。」
就下游对涨价的接受情况,李攀表示,「各厂表现不一,要看是否还有库存。下游普遍觉得这个价格不太能持续,10 万元/吨左右的价格下,日内总成交只有小几百吨。」
(华夏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