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券商中国
A 股上市银行再现股东、高管增持潮!
近日,又有多家上市银行获得股东及高管真金白银增持,主要涉及城商行、农商行。11 月 21 日,南京银行公告称,近期再获外资大股东大额增持;同日晚间,成都银行公告显示,该行两家大股东再度联手增持约 3424.7 万股。此外,近日沪农商行、常熟银行高管团队以自有资金增持自家股份,以示对自家银行长远发展前景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市场整体行情波动较大,而 A 股银行板块却逆势走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A 股再度创出历史新高,中国银行近一个月涨幅 13.74%。部分券商分析师认为,四季度以来,银行股调整充分后重新上涨,国有行指数率先再创新高,反映配置盘持续加仓;由于保险、AMC(资产管理公司)、产业资本等资金具有持续配置意愿,银行板块投资仍有多项积极因素支撑。
成都银行、南京银行再获大股东增持
近日,包括成都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沪农商行等上市银行纷纷发布公告称,获得重要股东或董监高增持,部分增持动作仍在进行当中。这也是继 10 月以来,厦门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等相继披露类似公告后,近期又一批获增持的上市银行。
其中成都银行于 11 月 21 日晚间公告称,该行两大股东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下称 「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下称 「成都欣天颐」),合计耗资约 6.11 亿元增持该行股份近 3424.7 万股。
公告显示,2025 年 8 月 27 日至 11 月 21 日期间,成都产业资本集团和成都欣天颐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分别累计增持成都银行股份 1404.48 万股和 2020.22 万股,分别累计增持金额约 2.53 亿元和约 3.58 亿元。
阶段性增持后,目前成都产业资本集团的持股比例约为 6.06%,成都欣天颐持股比例约为 4.27%。公告称,本次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两家公司将按照增持计划以自有资金继续增持成都银行股份。按照今年 4 月公告,上述两家增持主体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 7 亿元,合计不高于 14 亿元。
就在上述公告发布的同一天,另一家上市城商行——南京银行也披露了大股东的增持动作。
据披露,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在 9 月 29 日至 11 月 20 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增持南京银行股份约 1.28 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 1.04%。此次增持后,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 (QFII) 合计持股比例由 17.02% 跃升至 18.06%,刷新持股最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法国巴黎银行年内第二次大规模增持,今年 9 月前者就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南京银行约 1.08 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 0.87%。

银行董监高频频 「自掏腰包」 增持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今年 10 月以来上市银行迎来 「增持潮」,上市银行重要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增持的方式提振市场信心。根据梳理,近期增持银行类型集中,城商行与农商行占比超 80%,反映资金对区域经济活力较强、资产质量稳健的中小银行偏好。
例如,11 月 20 日晚间,常熟银行公告称,基于对该行内在价值、未来战略规划及长远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行长陆鼎昌、副行长张康德、倪建峰等 6 名高级管理人员,拟以自有资金,在 2025 年 11 月 21 日起 6 个月内,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增持不少于 55 万股的该行 A 股股份。
11 月 18 日,沪农商行公告显示,该行 5 位高管 (行长汪明、副行长顾贤斌等) 于 11 月 13 日至 17 日,「自掏腰包」 合计增持 25.91 万股,成交价格 9.02 元/股至 9.08 元/股之间,并承诺锁定两年。
更早前,11 月 7 日,齐鲁银行公告该行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增持股份的进展,截至公告披露日,齐鲁银行增持主体合计增持金额约为 315 万元,占计划增持金额的 90%。
业内研究人士表示,通常董监高或重要股东增持银行股份,向市场传递管理层或股东对银行长期价值的认可,稳定市场信心,缓解投资者担忧,体现对公司基本面的信心。
上述受访者还强调,与此前年份增持行为主要发生在股价低位期间相比,近期增持集中在股价上涨期,反映出从防御到主动市值管理的转变。银行不再仅因股价破净增持,而是基于对经济复苏、息差企稳的预期,主动引导估值修复。
多家机构重申银行板块投资机会
上市银行频获增持的背后,是近期银行板块经历一段时间调整后再获提振,在市场震荡中脱颖而出。
截至 11 月 21 日收盘,近一个月累计涨幅为正的银行股有 17 只,其中中国银行累计上涨 13.74%,重庆银行累计涨幅 9.34%,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涨幅均超 5%。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盘中再度创下股价新高。
拉长时间来看,农业银行、青岛银行、厦门银行、重庆银行、工商银行、宁波银行A 股年内累计涨幅超过 20%,其中农业银行以 57.84% 的累计涨幅登顶 A 股银行涨幅榜,此外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累计涨幅也接近 20%。
虽然银行股近年来连续上涨,但整体估值仍然偏低,截至 11 月 21 日收盘,仅农业银行 1 家股价在每股净资产以上,其余 41 家 A 股上市银行均处于破净状态,市净率中值约为 0.6 倍,最低的民生银行市净率仅 0.32 倍。
事实上,近期披露的上市银行三季报传达了银行今年业绩的积极表现。数据显示,42 家上市银行中,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上涨的银行数量有 35 家,其中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的银行有 7 家,分别是青岛银行、齐鲁银行、杭州银行、江阴银行、常熟银行、浦发银行和重庆银行。
近日,还有多家券商分析师发布研报,重申银行板块投资机会。
光大银行分析师王一峰团队在展望今年四季度银行业投资机会指出,银行股或再度转入 「顺风局」,该团队称,此前股价阶段性承压调整后,银行板块 「高股息、低估值」 属性再度凸显,估值具有基本面韧性强、市场避险情绪、保险和 AMC 等长期资金配置意愿等多重积极因素支撑,后续银行板块或迎来再配置机会窗口。
长江证券分析师马祥云团队也认为,中小保险预计未来将积极寻求中小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机会,配置盘逐步加仓大市值的优质城商行。目前长三角头部城商行的总市值和资金承载量大,有利于重视股息率的大型保险资本持续增配,中小保险 2026 年会计准则切换,也可能逐步增配。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团队近期在研报中表示,银行股经营模式和投资逻辑从 「顺周期」 到 「弱周期」:市场强时,银行股短期偏弱;但经济偏平淡期间,银行股高股息持续会具有吸引力。该团队继续看好银行股稳健性和持续性,可关注两条选股逻辑:一是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例如大型银行。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