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11 月 25 日电 (郭洲洋、吴郑思)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 11 月 25 日涨多跌少,其中碳酸锂主力合约涨超 4%;多晶硅、沪银主力合约涨超 2%;玉米、苹果、沪金、淀粉、沥青、玻璃主力合约涨超 1%。下跌品种中,集运欧线主力合约跌超 7%;棕榈油、LU、焦煤主力合约跌超 1%。
截至 25 日下午收盘,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 1474.14 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10.33 点,涨幅 0.71%;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 2038.16 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14.28 点,涨幅 0.71%。
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 (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市场情绪改善金属板块走强 碳酸锂多晶硅领涨
金属板块 11 月 25 日整体企稳走强,尤其是能源金属涨幅居前。截至收盘时,碳酸锂收高 4.47%,强势领涨当日市场;多晶硅收涨 2.79%,紧随碳酸锂之后。供需面强劲继续支撑能源金属表现强于其他板块。
从碳酸锂市场来看,虽然上周后半周,去库节奏放缓和外围市场变化,打压碳酸锂期货从 10 万元/吨上方大幅回落,但 「强需求」 逻辑对碳酸锂的支撑依然有效:行业机构数据显示,11 月电池厂排产环比仍增长 1.7%,正极厂排产环比增加 7.4%,且预计 12 月下游排产或环比持平,加上近期市场对储能和动力需求的积极预期仍未消退,碳酸锂需求端 「淡季不淡」 的局面延续,从而继续给价格提供强支撑。同时,从供给端看,枧下窝锂矿复产尚无进一步消息,有分析机构预计在该矿复产前,碳酸锂仍将沿着需求逻辑运行。不过,考虑到市场整体投机交易情绪有所降温,短期碳酸锂上方压力也较为明显。
多晶硅的反弹同样受到供需面的驱动,但略有不同的是,多晶硅的利多更多来自供应端。行业机构的数据显示,11 月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接近 12 万吨,较 10 月大幅减少,且随着西南枯水期延续,12 月产量仍有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在此背景下,厂家挺价意愿较浓,推动多晶硅盘面在宏观情绪改善的背景下回升。不过,机构也提示,近期多晶硅库存出现上升,后续累库可能性仍存,短期上行空间或受限。
另外,铜铝锌等基本金属和贵金属 25 日也多数走升,其中金银分别涨超 1% 和 2%,跟随海外走势。
其他品种方面,玉米续涨超 1%,因市场有关玉米物流受限的消息仍在发酵,加上港口库存下滑,华北玉米霉变利多东北优质玉米价格等迹象,也利多玉米市场看涨情绪。
集运欧线重挫盘中跌超 8% 供强需弱棕榈油承压走弱
11 月 25 日,集运欧线主力合约大幅下跌,盘中一度跌超 8%,最终以 7.78% 的跌幅领跌国内商品市场。目前欧线运力投放规模依旧偏高,而市场对旺季预期的落地仍存分歧,情绪有所减弱,宣涨落地大幅打折,目前主流船司对 12 月上半月的实际开舱报价已普遍回落至 2400-2600 美元/FEU。展望后市,南华期货表示,12 月份月度周均运力预计为 30.39 万 TEU,环比 11 月有所增加,且船司已为春节前发运潮备足运力,未来存在降价揽货可能;而远期供需格局宽松,2025 年仍是集装箱船舶交付大年,手持订单量超过 1000 万 TEU,明年运力增速预计仍将高于需求增速。集运欧线期货短期预计延续震荡偏弱格局,核心驱动在于 12 月涨价的实际落地成色。密切关注 12 月上半月最终结算运价与船司 1 月涨价函动向。
棕榈油主力合约今日收跌 1.69%,为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国内外市场基本面均表现利空,盘面承压持续走弱。据中国粮油商务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第 47 周末,国内棕榈油库存总量为 60.7 万吨,较前一周的 57.4 万吨增加 3.3 万吨。而海外产地方面,据马来西亚独立检验机构 AmSpec,马来西亚 11 月 1 日-25 日棕榈油出口量为 987978 吨,较前一月同期出口的 1182216 吨减少 16.4%。光大期货表示,出口数据表现需求下滑,压制短期棕油价格。另外,棕榈油市场交易当前高供应如何消化问题。高频数据显示,马棕油 11 月上半月产量环比增加,这意味着产地累库压力将加大。综合来看,出口转弱、高供应持续、国内棕油库存上升等因素压制盘面价格,后续关注实际产量变化。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