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周一宣布,推出一款能够执行网页浏览器操作的 AI 智能体Nova Act,并同步推出 Nova Act SDK 工具包,供开发者构建智能体原型。
亚马逊也成为 OpenAI、谷歌、Anthropic,以及中国初创公司蝴蝶效应 (Manus AI) 后,又一家试图在 AI 智能体领域打开局面的科技公司。
与这些竞品类似,Nova Act 也是一款让 「AI 代理用户执行基本上网操作」 的应用,例如去外卖平台订餐、餐厅订位等。
亚马逊宣称,Nova Act 在多项基准测试中优于 OpenAI 和 Anthropic 的竞品。例如,在衡量 AI 代理与屏幕文本交互能力的 ScreenSpot Web Text 测试中,Nova Act 得分为 94%,超过 OpenAI 的计算机代理模型 CUA(88%)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3.7 Sonnet(90%)。
由于 AI 智能体仍处于发展初期,这些 「跑分」 结果只能作为产品实际效用的参考。同时亚马逊也没有公布 Nova Act 在更常见的代理评估标准 (如 WebVoyager) 的测试成绩。
当然对于亚马逊这样拥有全球数亿用户的电商巨头而言,进入智能体赛道本身的意义已经足够重要。根据过往对 OpenAI、谷歌的产品测试,现在的 AI 智能体仍存在反应迟缓、难以长时间独立运作、常犯低级错误等严重影响使用的缺陷。
作为互联网巨头,亚马逊切入 AI 赛道的速度算不上快。去年 6 月,亚马逊与 AI 初创公司 Adept 达成了一项类似于收购的协议——亚马逊获得技术授权,同时 Adept 联合创始人、前 OpenAI 工程副总裁 David Luan 带着团队加盟亚马逊。

当然,电商巨头也有 「不急」 的资本。亚马逊此前已经对明星初创公司 Anthropic 进行过多轮大手笔投资。同时基于 Alexa+智能家居平台,一旦有优秀 AI 应用,亚马逊也具有迅速出手并辐射全球用户的能力。
去年 12 月,公司宣布成立旧金山 AGI 研发实验室,由 David Luan 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AI 和机器人教授 Pieter Abbeel 共同领导。亚马逊也在去年 12 月发布 Nova 系列大模型,全面加入 AI 竞争。所以 Nova Act 也是旧金山实验室首个公开推出的产品。

对于 「AGI 实验室为何要做 AI 智能体」 的提问,David Luan 回应称,他认为智能体是创建超级智能系统的关键步骤。同时他也把 AGI 定义为 「能协助完成人类在计算机上所有操作的 AI 系统」。
David Luan 同时表示,旧金山团队设计的 Nova Act SDK,旨在可靠地处理简单、简短的任务,并为开发者提供工具来精确定义何时需要人工介入智能体工作流程,从而创建更可靠的智能体应用。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