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西省投资促进局主办的 「走近新晋商 探寻向 『新』 力」 活动中,锦波生物董事长杨霞接受媒体采访,分享企业发展经验。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杨霞并不否认山西在供应链成本等环节的相对弱势,但她坚信山西并不缺乏原始创新的基因。为应对人才短板,公司通过 「传帮带」 模式培养人才,并与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合作建立研究机构。
每经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魏官红
在沉寂多年的山西资本市场,锦波生物 (832982.BJ,股价 348.86 元,市值 309 亿元) 的登场令人眼前一亮。作为北交所股价最高、市值最高的 「第一股」,锦波生物不仅是北交所的 「台柱子」,也成为山西产业转型的 「新名片」。
近日,在山西省投资促进局主办的 「走近新晋商 探寻向 『新』 力」 媒体活动中,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对话了新晋商代表——锦波生物董事长杨霞。「选择山西既是情怀也是战略。」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杨霞并不否认山西在供应链成本等环节的相对弱势,但她坚信山西并不缺乏原始创新的基因。
锦波生物董事长杨霞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锦波生物的主营产品为以 A 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原材料的各类终端医疗器械产品、功能性护肤品。所谓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是基于基因重组技术制备,构成其分子链的氨基酸基团、排列顺序和结构均同于人的胶原蛋白分子。
其中,公司研发的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于 2021 年 6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是我国首个采用新型生物材料——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三类医疗器械,可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以纠正额部动力性皱纹。
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而上述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的获批上市则为锦波生物打开了另一座 「美丽的煤矿」。
2 月 24 日,锦波生物披露了 2024 年业绩快报,初步核算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4.47 亿元,同比增长 85.40%,实现归母净利润 7.33 亿元,同比增长 144.65%。对比 2021 年业绩,锦波生物 4 年内营收增长了 5 倍多,归母净利润则增长了接近 12 倍。
在投身商海之初,杨霞曾在山西医科大学任教,谈及创业时对赛道的选择,她多次强调 「科学性」。合成生物领域竞争激烈,在杨霞看来,相比肿瘤等热门领域,她更愿意选择 「从无到有」 的赛道,从科学发现开始开展应用研发及产业化。
「今天的发展更加注重科学性,如果我们再去仿制肯定不行,或者再去别的赛道里分一块蛋糕也不行,所以我们就创了一个全新的赛道、全新的产品。」 杨霞说。
另一方面,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杨霞坦言,山西的供应链成本相比于北上广等地更高,「我们只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做别人没有做出来的事情,(这样) 即便成本高也可以覆盖」。
在杨霞看来,山西并不缺乏原始创新的基因。目前,山西正经历着高质量转型发展,积极推动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等的发展,这为锦波生物和 「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 的快速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生物医药行业对高端人才的依赖性不言而喻,相比于北上广等地,锦波生物如何在山西集聚智力资源?
据杨霞介绍,公司在内部人才培养上采取 「传帮带」 的方式,公司持续将员工送往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所学习,形成企业人才的基本盘。同时搭建产学研矩阵,为公司输入新鲜血液。
在人才培养之外,品牌也是锦波生物接下来的主攻环节之一。
杨霞表示,公司今年将强化品牌塑造,「技术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品牌,这个品牌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要走出去」。
谈及未来战略目标,杨霞表示,公司一方面将继续深耕基础研究,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技术进一步升级为人体生命材料,持续攻关人体各型别胶原蛋白的全产业链理论创新、应用转化及产业化;另一方面,也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围绕医疗和生活护理等大健康领域,提供涵盖体表、体腔、体内器官修复再生的完整解决方案。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