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追捧新股的热潮仍在延续。4 月 25 日,众捷汽车创业板上市,首日暴涨 179.39%。以收盘价计算,该股中一签可盈利 1.48 万元。至此,从去年 2 月 28 日以来上市的 97 只沪深交易所新股,首日全部上涨无一下跌。
上一次出现首日破发的沪深新股,还是去年 2 月 8 日科创板上市的上海合晶。上海合晶上市首日收跌 6.31%,按收盘价计算,投资者单签浮亏 715 元,同时该股也是 2024 年唯一一只首日破发的沪深新股。
从时间上看,自去年 2 月以来,随着月内新股上市数量降至个位数,市场有限供给之后,新股 「稀缺性」 陡升受到市场热捧。叠加市场行情回暖,新股的超额收益越发显著。
东方财富Choice 数据显示,去年 「924」 及之后的两个月是新股平均单签盈利最高的阶段,9 月—11 月沪深新股连续三个月平均单签盈利超过 3 万元。去年 10 月是新股平均单签盈利最高的月份,当月行情活跃市场成交量激增,沪深新股平均单签盈利高达 5.27 万元,即使是月内首日盈利最低的新股拉普拉斯,单签盈利依然高达 2.52 万元。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入 2025 年后新股的稀缺性有所下降。除去没有沪深新股上市的 2 月外,今年其他三个月份的新股上市数量均超过 10 只。3 月份的新股上市数量更是高达 13 只,创 2023 年 12 月以来的新高。若后市新股继续常态化发行,新股的赚钱效应能否维持高位是一个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新股虽然在上市首日赚钱效应突出,但追高风险较大。2024 年 2 月 28 日以来上市的 97 只沪深新股,虽然上市首日全部上涨,但最新股价能超过首日收盘价的股票仅 16 只,占比不足 17%,投资者对此应有必要的风险认知。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