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9 日 星期五|
NO.1 12 家券商+177 亿元!证券公司首批科创债来了
科创债发行主体扩容之后,券商积极响应。沪深交易所官网显示,5 月 8 日,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国银河、申万宏源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平安证券、长城证券、国联民生、华福证券共计 12 家券商披露了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公告,累计发行规模达到 177 亿元。据悉,首批证券公司科创债募集资金主要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多项科技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为科创领域开辟了中长期增量资金,进一步提升了证券公司服务科创企业融资能力。
点评:科创债发行主体扩容,12 家券商累计发行 177 亿元,资金投向科技前沿领域,提升证券公司服务科创企业融资能力。此举措有望增强市场对科技创新板块的信心,相关行业板块或受益于资金流入。整体来看,科创债的发行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推动资金向高成长性行业流动,为股市注入新的活力。
NO.2 今年以来公募新发产品规模突破 3400 亿元,权益类占比超五成
中国证监会 5 月 7 日发布的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事实上,今年以来公募对权益类基金的布局力度已明显加大。数据显示,按照基金成立日口径,截至 5 月 8 日,2025 年以来公募基金新发产品规模突破 3400 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为 1837.53 亿元,占比超过 50%。而 2022 年至 2024 年,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在全年总发行规模的占比分别为 28.3%、26.89% 和 28.01%,均未超过 30%。从机构维度看,今年已有 99 家公募机构成立新基金。富国基金以 143.23 亿元的权益类发行规模居首,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紧随其后,分别发行了 101.11 亿元和 99.89 亿元;南方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天弘基金、建信基金、汇添富基金等的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均超过 50 亿元。
点评:今年以来公募新发产品规模突破 3400 亿元,权益类占比超五成,显示市场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需求增加。富国、华夏、易方达等机构发行规模领先,反映投资者对头部机构的信任。此举将推动权益类基金发展,优化市场结构,提升市场活跃度。
NO.3 4 月 A 股新开户 192 万,高于去年 7 个月份
2025 年 4 月,A 股市场新开户数突破 192 万户,较上月数据有所回落,但整体仍维持稳健态势。如何看 192 万新开户数?2025 年 1 月 A 股新开户总数仅为 157 万户,2 月的 284 万户较 1 月实现了近翻倍增长,3 月突破了 300 万户,4 月受市场震荡影响新开户数有所回落,但较 1 月仍增长 22.57%。放在去年月度新开户数据中来看,与 2024 年 4 月新增 147 万户开户数相比,同比增长达 30.6%。结合 2024 年全年开户数据对比,192 万户高于去年的 7 个月份。
点评:4 月 A 股新开户 192 万,显示市场参与度仍较高。尽管较上月有所回落,但同比去年增长显著,表明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新开户数的增加可能对券商板块形成利好,带动相关股票的活跃度。整体来看,市场活跃度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市场流动性,对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NO.4 信达澳亚基金近半年已有 4 位副总经理离任
5 月 8 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公告表示,魏庆孔因工作安排原因离任副总经理,转任公司首席市场官。至此,近半年信达澳亚基金已有 4 位副总经理离任,其中还包括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从产品业绩表现看,信达澳亚基金旗下超六成主动权益类产品近三年收益率告负,部分混合债券二级基金则收获较佳收益。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竞争压力大,对高管人员的工作考核要求提高,行业加速洗牌,可能会引发人员的流动及转岗。
点评:信达澳亚基金近半年 4 位副总经理离任,包括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反映出公募行业竞争加剧,业绩压力增大。信达澳亚旗下超六成主动权益类产品近三年收益率告负,显示其投资策略需调整。此变动或影响投资者信心,对基金管理行业产生短期波动,但长期看,行业洗牌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