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佳楠
5 月 12 日,曾因注册码被爆炒至 10 万元、长期处于 「一码难求」 状态的 AI 智能体平台 Manus,宣布面向全球用户开放注册。
平台公告显示,即日起无需邀请码即可直接注册,所有用户每天可免费执行 1 项基础任务 (含 300 积分,当日有效,不会结转),新用户还能获得 1000 积分的一次性奖励。
Manus 平台还配套推出了三档付费订阅计划,月费分别为 19 美元、39 美元、199 美元,对应基础功能扩展、算力优先调度、企业级 API 权限等服务,试图吸引更多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
Manus 是由中国大模型团队 Monica 于今年 3 月发布的通用型 AI 智能体产品。与以往用户常见的人工智能产品不同,Manus 声称能自主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直接交付成果,例如在接到用户指令后,可以直接操作电脑完成一系列报告撰写、表格制作等工作,并在最后导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其应用场景涵盖筛选简历、股票分析、旅行规划、教育内容创建、财务报告分析等多个领域。
由于该产品采用邀请内测限制,其邀请码在某交易平台一度被转卖到上万元,甚至出现企业采购价超 5 万美元的极端案例。对此,Manus AI 合伙人张涛曾表示,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采用邀请码机制是 「服务器容量有限不得已而为之」。
这一举措引发了诸多质疑,不少人认为其存在 「饥饿营销+套壳炒作」 的行为。有开发者指出,Manus 依赖现有大模型 (如 Claude、GPT-4)API 调用,未展示底层突破,更似 「集成式操作系统」。同时,Manus 因全英文官网、海外支付要求与 「中国团队」 定位矛盾,被质疑目标用户模糊。
针对套壳争议,Manus 创始人季逸超在社交平台透露,Manus 产品使用了不同的基于阿里千问大模型 (Qwen) 的微调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3 月 11 日,Manus 平台宣布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基于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希望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 Manus 的全部功能。
Manus 的爆火也让其背后公司估值暴涨。4 月 25 日,据媒体报道,运营 Manus 的创业公司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ect) 完成了 7500 万美元的融资。本轮融资由美国硅谷知名风投公司 Benchmark 领投,几家现有投资者跟投。蝴蝶效应的估值上升了大约四倍,达到近 5 亿美元。本轮资金将用于全球市场扩张,重点布局美国、日本及中东地区的海外市场。
如今,Manus 开放注册,在降低用户体验门槛之时,也需直面市场挑战。今年年初,OpenAI 计划推出具有博士级智能的超级智能体,该智能体具备在极少人工干预下自主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此外,OpenAI 还推出了包含 Responses API 和 Agents SDK 的 Agent 工具包。这些工具可大幅降低智能体开发门槛。
谷歌发布的 Gemini 2.0 更是直指智能体应用。其不仅具备多模态能力,能理解和处理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还可原生调用搜索引擎、代码执行等工具。
如何在巨头构建的竞争壁垒中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是 Manus 亟待解决的难题。
(界面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