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2 日下午开始,就有客户询盘订舱,到 5 月 13 日部分船司的美线舱位开始供给紧张甚至爆舱。从目前的情况看,卖家都在抓紧补货以及抢发货,舱位从当下一直排到 5 月底前,接近爆舱。我们预测货量会不断上升,舱位会越来越紧张」。
5 月 15 日,国际物流服务商运去哪美加航线专家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述。
前述专家进一步介绍,从 5 月 12 日以来,业务团队接到询盘量上升 100%,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客户各占一定比例,主要品类是家具、健身器材、日用品、化工品。由于跨境电商类的客户占到较高比例,其中以补货、备货为主,基本都有入美国海外仓计划。平台预计,到 6 月底,随着 5 月出发的货物陆续到港,美国当地海外仓也会进入供给紧张的状态。
近日,上海、深圳以及青岛的多位海运货代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美线出口将迎来旺季,通常集中在 6 至 9 月,加上此次关税下调的利好消息,美线舱位再现一舱难求,预计未来一个月会迎来一波密集出货,货代都在帮外贸厂家紧急抢占下半月的舱位。
值得关注的是,船东已启动加班船计划。
5 月 15 日,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中国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正在增加美线运力,目前订舱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一位集运公司管理层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业内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航运公司前阵囤了不少船,现在在陆续投入。小航运公司目前没能力调船。
运去哪美加航线专家 15 日透露,已接到通知,下周开始,有船东增加美线加班船的航次,预计一个月内,包括加班船,停航航线都会逐步恢复。也有上海的货代 15 日向记者透露,已接到部分船东的通知,在协调和调配此前一些不停泊上海港的船只计划。
不过,前述集运公司管理层指出,整体美线运力可能不会马上全恢复,一是不利于持续涨价,二是需要排班,美线运力 「全上有风险」。
此前,多位货代人士指出,此前,航运公司陆续调配美线运力到其他航线,运力投放规模继续调控,目前货代也在等待陆续美线运力和舱位恢复部署。
集运巨头中远海控(601919.SH)4 月 15 日在投资者交流中表示,关税政策复杂多变,美国对多国加征关税,导致美国进口成本上升,美线客户观望情绪增加,预计将在短期内影响跨太平洋航线船舶装载率。从中长期来看,相关事件对行业的影响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将保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积极应对,并及时做出调整。
但业内人士强调,海运运力调整存在滞后性。有接近航运公司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海运运力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例如,假设某艘船在其他地区,要把船上的货送完或者交到其他船上,这条线才能空出来。如果有船处于休息的状态,需要把船员叫回来,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运行这条航线,都需要时间。通常美西航线运输需要 20 天左右。
舱位紧张直接推动美线运价飙升。
一位货代 5 月 12 日表示,关税下调消息一出,没多久美线下半月舱位就爆了,下半月临调推涨,13 号下午运价一直在涨。
另有货代 5 月 15 日指出,其收到的报价显示,6 月从上海港出发至美西和美东的海运价格,以最低 40 英尺标准箱 1000 美元的幅度再提升。20 英尺箱运价增幅在 400 美元至 500 美元左右。
另一位货代指出,其收到的报价显示,到 5 月底 40 尺标准箱,美西运价在 3000 至 3500 美元,和此前相比已增超六成至一倍;到五月底美东运价在 3800 至 4700 美元,和此前相比已增超三成,预计整体 6 月美西线运价预计会翻倍。
运去哪美加航线专家 15 日表示,6 月美线运价预计会继续上浮 1000 至 2000 美元甚至更多。等运力供需完全平衡,运价可能会放缓上涨。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外贸厂商近一个月出货量停滞,选择重新发货后美线舱位必定紧张,也会推动价格上涨。不过,因为最近几年海运价格并不会成为影响出口企业的重要因素,很多外贸厂家会选择 FOB 条款 (运费由国外客户承担) 进行报价,海运价格增幅都会有最终收货人和其所在地区的货运代理进行一轮交涉。
据申银万国期货 5 月 15 日发布的分析指出,自 5 月 12 日中美经贸高层联合声明公布,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中美关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带动美线货量回归和抢出口现象,美线运价已开始上涨,或带动美线旺季的提前开启。对于欧线而言,此前美线外溢的运力将回归,同时可能存在欧线运力调往美线的可能,美线旺季开启可能带来的欧线旺季同步开启和运价上行,以及美线可能的港口拥堵带来的供应链紊乱,这也是近期市场出现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