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智林
曾引爆车圈口水战的 AEBS,未来将强制安装。
近日,备受关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完成起草,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该标准将替代现行国标 GB/T 39901-2021,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6 月 30 日。
对比现行标准,该标准由推荐性转为强制性,且适用范围有所扩大,标准要求 「M1 和 N1 类汽车应装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注:M1 类主要指轿车、SUV、MPV 等乘用车,N1 类主要指轻型载货汽车),即从 M1 类乘用车扩展至 N1 类载货汽车。
同时,该标准还增加了对行人目标、自行车目标、踏板式两轮摩托车目标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核,并新增仿真测试项目。
这意味着,强制性国标实施后,所有的乘用车必须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以下简称 「AEBS」),中国市场汽车大规模前装 AEBS 进入倒计时。

图片来源:《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征求意见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4 月,交通运输部针对营运车辆发布了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 1 部分:载货汽车》 等 5 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第 1 号修改单,要求营运客车、载货汽车、牵引车辆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均需装配 AEBS,并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AEBS 有效减少事故,多国已强制要求安装
AEBS 即主动刹车或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高阶智驾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减少驾驶员走神、疲劳驾驶等原因引发的追尾、碰撞事故。在 2023 年,由于对 AEBS 的不同理解,还曾引发华为和小鹏汽车的 「隔空论战」。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数据,超过 90% 的严重撞车事故主要原因是驾驶员本身失误。根据 Euro NCAP 的研究数据,安装 AEBS 的车辆可以减少 38% 追尾事故,减少 20%—25% 致命撞车事故,减少 25%—30% 受伤的可能性。
由于 AEBS 能有效减少碰撞事故发生率,保护车辆和行人安全,全球多个国家已要求强制安装,欧洲、美国、日本均通过相关强制法规。
欧盟自 2022 年起强制要求 M1/N1 类乘用车标配 AEBS 系统,并于 2024 年扩展至行人、自行车等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场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去年 4 月颁布规定,要求在 2029 年前,几乎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先进的 AEBS。日本国土交通省规定,从 2021 年起在日本推出的全新车型及改款车型必须配备 AEBS。
我国 AEBS 整体装配率不足 60%,入门级车型几乎处于空白
根据佐思数据,2024 年 1—8 月,我国 AEBS 整体渗透率在 60% 左右。乘联分会发布的 2025 年 2 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显示,今年 1—2 月 AEBS 整体装配率表现良好,乘用车整体装配率为 56.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装配率相对较高,已经达到 62.9%。
从不同价格类型的汽车看,AEBS 装配率与车辆价格呈正相关,其中 8 万元以下的入门级车型,几乎都没装配 AEBS。
乘联分会的报告显示,今年前两个月,32 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整体装配率已经超过 93%;24 万—32 万元的车,装配率在 83.5%;16 万—24 万元的车,装配率在 70.2%;8 万—16 万元的车,装配率刚刚过 50%;而 8 万元以下的入门级车型,装配率仅 2.6%。
从目前的整体装配率看,未来随着新规的落地,AEBS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片来源:乘联分会
强制安装利好产业链公司
AEBS 主要由感知 (传感器)、决策 (中央处理器) 和执行 (制动机构) 三大模块构成,包括报警和紧急制动两大系统。国联民生证券表示,渗透率提升有望催化投资机会,从产业链图谱来看,AEBS 功能渗透率提升主要催化感知层中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制动系统等标的充分受益。
证券时报·数据宝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或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梳理,多家公司已有 AEBS 相关业务。
万安科技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在汽车智能驾驶领域,完成了 AEBS+EBS 的系统软硬件研发,可以为客户提供基于 AEBS+EBS 的整体解决方案。
豪恩汽电是智能驾驶感知系统龙头企业,公司表示测距模块是整套 AEBS 系统的关键,2024 年其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收入 14.08 亿元,同比增长 17.39%。
锐明技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研的后装 AEBS 产品在国内公交车及出租车等行业已经落地销售;前装 AEBS 产品已通过国内主流整车厂出口欧洲的客车实现落地销售。
亚太股份表示,AEBS 属于 ADAS 系统的一个主动安全功能,关键执行部件是线控制动系统,公司有 IBS、eBooste、EMB 等可实现 AEBS 功能,并可以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虹软科技表示,公司 Westlake 软硬一体车载视觉解决方案已完成了 ACC、LCC、AEBS 的软件功能在该平台的部署,ACC、LCC 和 AEBS 功能已在实车功能测试的阶段。
万集科技表示,公司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在某车企的 AEBS 系统获得应用。
经纬恒润-W表示,在控制算法方面,公司采用 AEBS 功能和 ACC 功能结合的控制策略,配套的量产车型可满足 ENCAP/CNCAP 5 星标准,向用户提供优秀的安全控制措施。
此外,强达电路、保隆科技、华域汽车、中汽股份、德赛西威等均有相关业务披露。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