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9 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 CEO 雷军发布消息称,小米 YU7 将在今年 5 月 22 日的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发布。

据蓝鲸新闻报道,5 月 21 日小米 YU7 还未发布,网上就出现了代抢的黄牛,最高加价万元,号称能优先提车。

小米 YU7 汽车未发先火?
雷军卖力预热
据济南时报报道,今天 (5 月 21 日),小米 YU7 汽车全新配色 「宝石绿」 首发亮相,新配色采用双层色漆工艺,官方称灵感来自哥伦比亚绿宝石。据介绍,小米 YU7 汽车全新配色 「宝石绿」 还原了绿宝石的高级质感,车身随光影流转,可呈现丰富的色彩层次。
雷军今早发文对 YU7 新车进行预热。他表示:YU7 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新车定位豪华高性能 SUV,和 SU7 有着一脉相承的家族设计语言。

工信部信息显示,小米 YU7 长宽高分别为 4999/1996/1608(1600)mm,轴距达到 3000mm,属于中大型 SUV。
动力配置上,小米 YU7 采用纯电驱动,提供单 / 双电机可选。其中,双电机四驱版车型的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 220kW 和 288kW,综合功率达到 508kW(691 马力),最高车速可达 253km/h,并配备三元锂电池;单电机后驱车型的最大功率为 235kW,最高车速为 240km/h,搭配磷酸铁锂电池。
自官宣以来小米 YU7 热度居高不下,蓝鲸新闻记者发现,目前小米 YU7 的代抢链接热度颇高,单个链接就有上百人标记想要。
加价万元优先抢小米 YU7 现车?
卖家自称小米生态链伙伴,有内部名额
据蓝鲸新闻报道,今日,记者发现在二手平台有大量小米 YU7 的代抢订单。卖家声称,小米 YU7 代抢战绩可查,成功率 99%,全国首批提车等。代抢费用普遍在 1000~5000 元,价格最高的可达 1.2 万元。

顺着链接,蓝鲸记者联系到其中一位 1500 元代抢费的卖家,对方称:「只要拍下明天发布会后就能登录你的账号代抢,因为新车交付肯定都会有一定余量的现车,这里抢的是第一批现车,现车只有几千台,名额有限。」
当被问到为什么能抢到时,对方透露:「我们的软件可以提前卡到付款界面,会比正常用户的付款更快,官方会按照付款顺序来安排现车。」
卖家强调:「明天只是发布会,这里说的现车要等到正式上市后的两到三周才能提,时间大概是在 6 月下旬。」
除了用 「外挂」 代抢外,市面上还有另一种抢现车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内部优先购车。
一位定价 8000 元的代抢卖家称:「我们是小米的生态链合作伙伴,有内部的 F 码,有了这个 F 码就等于拥有了优先购买资格,届时我们会把你的信息提交上去,正式开抢后你的 app 中会出现购买资格那一栏,点击进入便可以提前两小时付款购买,拿到市场上第一批现车。」

为了增加可信度,卖家向记者发来了相关图片,图片解释了 「什么是 F 码?拥有 F 码何时选车?F 码何时发放?F 码是否可以撤单」 等问题。此外,卖家还向记者展示了此前使用 F 码成功购车的截图。

对方透露:「这个 F 码主要面向内部,一个是小米生态链伙伴,另一个是他的员工,只是不能明面上说,但是这个东西一直存在。我们一个生态链分下来也不多,最后拿到市场上卖的也没几个名额。」

对此,小米销售回应称:「这种都是黄牛,任何以付钱形式代抢的黄牛都是骗人的。目前我们内部已经明文规定不接受黄牛代抢,代抢用户到时提车有很大风险会提不了,车辆下线后会直接留到下一位用户。而且代抢会有信息泄露的风险。」
当被问到 F 码的问题时,销售表示,根本没有这个码。并多次叮嘱称:「所有人都是 APP 或小程序下定,没有任何区别,不要轻信黄牛的说辞。」
事实上,小米每一款车型上市前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早在去年,有关 F 码优先购买的传言就已被辟谣。

小米汽车销量连续三周出现下滑
小米 YU7 能否冲出重围
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提供的终端销量数据显示,小米汽车终端销量已经连续三周出现下滑,2025 年第 17 周 (4 月 21 日至 4 月 27 日)、18 周、19 周的销量分别为 7000 辆、5700 辆、5200 辆。
而小米首款 SUV 车型小米 YU7 被视作小米汽车业务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的 「重要武器」。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小米 YU7 有望打破 Model Y 在纯电 SUV 领域的统治地位。目前国内 B 级及以上纯电 SUV 赛道,Model Y 一家独大,其余车型集中度分散。2024 年国内市场 B 级及以上纯电 SUV 累计销量约 166 万辆,其中 Model Y 销量高达 55.67 万辆,断档领先。
上述研报表示,根据目前小米汽车获得订单的节奏,以及 SU7 Ultra 的火热,预计小米汽车在 2025 年销量可以逼近产能上限,意味着 YU7 有望成为 Model Y 之后新一款热销中高端纯电 SUV 车型。
此前,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小米员工处获悉,5 月 15 日晚,雷军在小米价值观大赛结束后向内部员工发表了最新演讲。
雷军在演讲中坦言:「回想四年前,我们决定造车的时候,我就一直特别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对于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无比的重视。经过汽车团队这么多同事们三四年的努力,我们 SU7 在上市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面,质量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东西,我们在参与的所有的权威机构的评测里面都拿到了最高分。但,万万没有想到,这场交通事故,让我们意识到,公众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远超了想象。」
雷军表示:「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我和同事们一样,一下子都懵了。」
一位熟悉汽车行业的朋友曾告诉雷军:「造车,遭遇交通事故在所难免。」 但这场事故的巨大影响和对小米的沉重打击,还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21 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