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眼下,以旧换新 「国补」 首次叠加 618 优惠,部分家电品类到手价刷新近年来大促底价。与此同时,市场上关于空调价格跳水的传言甚嚣尘上,惊现 「空调低至数百元」 的消息。
不过,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格力、美的、海尔等头部品牌并未陷入非理性的价格厮杀,空调价格趋稳。苏宁易购 618 数据显示,渠道单台空调均价同比提升 301 元。当前空调行业 「价值战」 升温,「节能」、「AI 化」 成为厂商产品升级的重要方向,而智能中央空调渗透率仍相对较低的前装市场成为众多厂商竞逐的热门阵地。
618 空调价格大跳水?
奥维云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 Q1,国内市场空调零售量下滑 1.9%,但随着 4 月份传统销售旺季启动影响下,动销情况已有改善。
广州某家电实体门店工作人员称,「4 月份开始就有比较多的人买空调,安装需要排队。」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4 月空调零售线上和线下分别增长 34.8%、12.2%。
财联社记者从 ST 易购(002024.SZ) 方面获悉,自 5 月 16 日全面启动 618 以来,促销季优惠叠加气温升高因素助推下,苏宁易购空调销量大幅增长,家用空调销量环比增长达 56%,其中,一级能效及以上空调销量占比超 92%,超 87% 下单用户选择国货品牌。
零售数据拉升也带动厂商生产节奏提速。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 年 6 月家用空调排产 2075 万台,同比增长 17%,其中内销排产 1372 万台,同比增长 35.4%。
价格方面,市场主要品牌并未采取全线降价的激进策略。奥维数据罗盘显示,5 月 19 日至 5 月 25 日单周,空调行业线下均价为 4207 元,同比上升 3.87%。
上述门店工作人员也表示,相较于七、八年前,今年门店方面能直接给出的空调折扣力度没那么大,毕竟现在价格很透明了。
财联社记者在电商平台看到,同样是 1.5 匹新一级能效空调,格力国补后价格在 1900 元左右,美的和海尔约为 1500 多元。即便这几大头部品牌旗下主打性价比的子品牌,如美的华凌、海尔统帅等,在叠加国补、大促直降、旧挂机抵等优惠后价格也并未跌破千元。
「在国家补贴叠加 618 大促优惠的背景下,消费者用同等预算购买到更高品质的空调,推动了空调消费市场的结构升级。这一升级趋势直接反映在产品均价上,618 启动以来,苏宁易购渠道单台空调均价同比提升 301 元。」 苏宁易购环境商品事业部门店渠道总经理吴长富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国家补贴并未导致整体价格下行,反而成为消费者选购中高端产品的 「助推器」,特别是搭载新风、AI 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趋势产品份额稳步提升,为空调消费市场增长注入新动能,有力带动了品类整体均价上升。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18 期间新风空调销售同比增长 135%,支持高温自清洁空调销售同比增长 73%,解锁厨房清凉舒爽新体验的厨房空调销售同比增长 122%。
此外,AI 已成为厂商 「卷」 的重点方向。吴长富进一步表示,AI 空调已迈过 「技术噱头」 阶段,转向解决用户真实痛点的 「功能刚需化」 新周期,加速从概念探索走向规模化落地。
苏宁易购 618 数据显示,AI 功能正成为中高端空调的重要卖点,搭载 AI 功能的空调产品在 5000 元以上价格段产品中销量占比超 62%。产品功能方面,智能语音空调,包括远程操控、适老化的离线语音控制以及智能风感调控等 AI 新功能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卖点。
「战火」 烧至前装市场
旺季空调市场激战正酣,前装市场竞争态势同样值得关注,除传统厂商外,小米等新玩家加力布局。
沙利文家电行业分析师李卿云表示,2025 年家电 「国补」 持续助力,居民消费信心逐步恢复,而前装市场的智能中央空调渗透率仍相对较低,处于市场拓展阶段。
奥维云网 (AVC) 监测数据显示,2025 年 1-4 月精装修市场配套空调项目同比上升。其中,中央空调项目 163 个,规模 8.82 万套,配置率 77.5%,同比+10.4%。
格力电器(000651.SZ) 方面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空调市场是一个竞争非常充分的市场,各个品牌都在投入非常多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以此拓展业务。格力中央空调是格力电器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化改造方面,「格力在研发投入上秉持」 按需投入,不设上限 「的原则。」
李卿云表示,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头部企业通过多年的口碑耕耘、渠道策略与本土运营,建立了较强的先发优势。2023 年中国中央空调销售额超 200 亿元规模的品牌仅有格力与美的。
从品牌阵营来看,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四月精装项目中空调参与品牌 15 家,TOP5 品牌合计占比 80.1%,同比增长 3.5%,其中日立、美的、海尔领先,份额均呈上升趋势。
厂商间较量仍在持续。今年四月末,格力 GMV9 智岳多联空调机组正式发布,该新品采用了全场景 AI 节能技术,搭载格力自研 AI 节能芯片,平均节能率达 25%;在家用中央空调的 AI 全屋智能方面,从完备的硬件生态到场景化 AI 应用,美的已有布局;小米则在今年 2 月发布了其大家电高端化的首个重磅产品 「米家中央空调」。
小米能否撬动市场 「老江湖」 们长期培育起来的生态及用户?其布局中央空调更深层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在李卿云看来,对于强调 「人车家全生态」 的小米而言,前装场景天然适配智能家居产品的生态整合。用户在装修阶段一旦选择米家中央空调 Pro,大概率同步部署小米照明、新风、净水等设备,不仅可提升客单价,更能通过全屋数据强化用户粘性,形成 「前装入口+后期服务」 的商业闭环。
众所周知,小米早期依赖长虹、TCL 等代工模式,受限于品控与供应链稳定性。近期,小米集团创始人、总裁卢伟冰发文称,小米空调已完成全栈自研,其智能制造工厂将于今年年内投产,并剑指 2030 年中国空调市场 「数一数二」 的目标。不过,前路并非皆是坦途。
「小米中央空调入局前装市场,主要面临安装服务的专业化壁垒、高端家居形象的长期塑造难题与前装市场的周期性风险。」 李卿云表示,在安装服务上,中央空调涉及定制化设计、施工验收等复杂环节,格力、美的、大金等品牌通过多年积累搭建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而小米目前的服务网络仍以售后维修为主,前装环节的设计师合作、施工标准化管理尚未成熟。在市场风险上,前装市场对房地产周期的依赖程度较高,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小米的前装业务可能面临需求萎缩。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自切入家电市场以来,挥起的 「价格屠刀」 使其长期被贴上 「性价比」 标签。据奥维云网数据,2024 年,小米空调线上均价为 2364 元,显著低于格力的 3544 元和美的的 3191 元。
「在品牌形象塑造上,尽管小米通过 『对标大金』 建立性能信任,但消费者对高端家电的认知仍与品牌溢价深度绑定,小米要突破 『性价比国民品牌』 的刻板印象,仍需持续的技术迭代与高端场景营销。」 李卿云表示。
按卢伟冰此前的说法,米家空调,今年销量会保持 50% 以上的增速,全面发力高端,ASP(平均售价) 会持续上升。卢伟冰日前在小米业绩电话会上表示,以 Q1 推出的米家中央空调 Pro 为例,最高售价 3 万元左右,上市不到两个月就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