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
近日,资本市场再度迎来新动态,两家新三板摘牌公司 —— 先通医药与华曦达先后迈向港交所递表,计划转道港股主板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核药龙头,先通医药获得茅台金石基金战略投资; Android TV 智能终端供应商华曦达也在腾讯持股 3.13% 的背景下,从北交所折戟后转战港股。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就曾掀起一股小高潮。既有像先通医药、华曦达这样摘牌后赴港的企业,也有仍在挂牌就谋划港股上市的企业,它们各具亮点。分析认为,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一方面反映出企业对融资渠道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港股市场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吸引力。
先通医药:茅台金石加持的核药龙头
日前,先通医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公司曾于 2016 年在新三板挂牌,随后于 2018 年摘牌。摘牌后公司一度冲刺科创板上市,但未能如愿。
先通医药成立于 2005 年,自 2014 年起聚焦核药赛道,成为国内核药领域的龙头企业,被称为 「核药第一股」。该公司目前已布局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三大领域的精准诊断与靶向治疗药物。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先通医药是中国首家获得创新放射性药物上市批准的企业、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MAH) 身份获得创新放射性药物生产许可的企业、完成治疗用放射性配体注册临床试验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新药申请 (NDA) 的企业。先通医药的管线在战略结构上采用诊断性与治疗用放射性配体的互补组合,涵盖成熟及新兴的靶点与放射性核素。截至 2025 年 5 月 6 日,先通医药的管线聚焦肿瘤学、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三大领域并包括 15 项资产,包括四种核心产品 (XTR008、XTR006、XTR004 及 XTR003)。在公司的管线资产中,三项处于商业化或临近商业化阶段,八项处于临床或 IND 支持性阶段,四项处于研究者发起的试验 (IIT) 或临床前研究阶段。
先通医药目前仍处于研发投入阶段,暂未实现盈利。2023 年和 2024 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 1023 万元、4406 万元,同期净亏损 3.09 亿元、1.56 亿元。
尽管当前仍处于亏损阶段,但先通医药在研发领域的持续投入与阶段性成果,叠加一众知名投资机构的强力加持,尤其是茅台金石基金的战略入股,为其在港股上市增添不少看点。先通医药自 2017 年起便开启密集融资节奏,先后引入中信金石、启明创投等头部机构。最值得关注的是,其股东名单中赫然出现茅台金石基金的身影。据公开资料披露,茅台金石基金由贵州茅台、中信证券旗下金石投资、茅台 (贵州) 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首期实缴 20 亿元,认缴总规模为 55.10 亿元。
华曦达:腾讯押注的 Android TV 终端 「隐形冠军」
华曦达也于近日向港交所递表,冲刺港交所主板上市。华曦达曾于 2014 年 5 月挂牌新三板,并于 2023 年 6 月首次谋求北交所上市,但于 2024 年 1 月终止申请,随后于 2025 年 2 月从新三板摘牌。
成立于 2003 年的华曦达是一家 AI Home 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推动 AI 技术、云技术及物联网技术在家庭空间场景的落地应用。公司主要提供硬件 (AI Home 基础设施及 AI Home 设备) 和软件解决方案 (AI Home 系统平台) 等产品。2023 年,华曦达成功成为全球首家获得 Google TV 投影产品认证的 ODM 企业,也是少数同时获得 Google、Netflix 和 Amazon 三项认证的企业之一。
招股书显示,华曦达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分别实现营收 25.29 亿元、23.67 亿元、25.41 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 2.51 亿元、1.91 亿元及 1.37 亿元。华曦达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外市场,2022—2024 年,海外市场收益占比分别为 97.0%、95.8% 及 94.7%。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客户遍布全球超 80 个国家和地区,超 300 家企业,且与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及亚洲的主要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此次转战港交所,华曦达在招股书中强调进一步拓展业务,尤其是实现海外市场增长等国际性因素。
此前在新三板挂牌时,华曦达六次定增累计募资超 3 亿元,引入腾讯、立讯精密、凯盈资本、金品创业等投资机构。从新三板摘牌后,腾讯及立讯精密仍在大股东序列:腾讯持股 3.13% 为最大机构股东,立讯精密持股 2.09% 为第十大股东。
(证券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