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9 日,恒瑞医药单日获批三款 1 类创新药,引发医药圈关注。同日,国家药监局公布多款国产创新药上市。5 月 30 日,恒生医疗 ETF 近 1 年净值上涨 47.76%,医药板块强劲。交银国际指出,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召开在即,中国创新药入选数量再创新高,印证中国创新药企研发竞争力实现跨越式突破。中国企业在 ASCO 的表现,彰显国产创新药崛起,其未来表现备受期待。
每经记者|金喆 每经编辑|魏官红
「同一天获批三款创新药!」5 月 29 日晚间,恒瑞医药 (600276.SH,股价 54.74 元,市值 3614.77 亿元)相关人士在朋友圈连发三条朋友圈,庆祝当天公司获批的三款 1 类创新药。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当天,国家药监局公布了近日获批上市的 11 款创新药。
创新药景气度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热情高涨。5 月 30 日,恒生医药 ETF 近 1 年净值上涨 47.76%。恒生医药 ETF(159892) 盘中创阶段性新高,个股方面,百利天恒 (688506.SH,股价 301.18 元,市值 1207.73 亿元)报收 301.18 元/股,创历史新高,舒泰神、海南海药、科兴制药等延续近日上涨行情。
交银国际指出,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召开在即 (5 月 30 日至 6 月 3 日)。「2025 ASCO 摘要」 中,中国创新药入选数量再创新高,印证中国创新药企研发竞争力实现跨越式突破,国际影响力日渐提高。
11 款创新药近期获批上市,恒瑞医药 「一键三连」
5 月 29 日,恒瑞医药单日获批 3 款药物的消息,在医药圈 「刷屏」。
获批的三款药物 (疗法) 为注射用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 (商品名:瑞坦宁)、自主研发的 HER2 ADC(抗体偶联药物)、1 类新药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 (商品名:艾维达) 和苹果酸法米替尼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疗法,分别用于化疗相关性呕吐、宫颈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已在中国获批上市 23 款 1 类创新药,另有 90 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约 400 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当天国家药监局公布的还有多款首个国产上市创新药。比如,百济神州获批的注射用泽尼达妥单抗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 HER2 双抗药物;泽璟制药的盐酸吉卡昔替尼片是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的国产 JAK 抑制剂类创新药物;迈威生物获批的注射用阿格司亭α,是首个国内上市的采用白蛋白长效融合技术开发的 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药物。
这一举措为医药板块注入了强劲动力。5 月 30 日早盘,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涨幅一度突破 43%,再度刷新年内新高,聚焦创新药的恒生医药 ETF 跟随指数持续突破。
实际上,今年以来创新药已经发动了多轮行情,中信证券医疗健康产业首席分析师陈竹表示,2025 年上半年,医药板块表现出过去三年以来最好的市场收益。得益于医药外部环境的向好,以及国产创新药加速步入收获期,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的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将较为确定。不少中国创新药企业已展现出较强的出海潜力,正在通过授权出海等模式,角逐全球创新药市场,资产价值不断放大。
ASCO 年会召开在即,中国专家的发言数量再创新高
更受市场期待的是将于当地时间 5 月 30 日至 6 月 3 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 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ASCO 年会每年都会展示当前国际最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治疗技术。
本届年会,中国专家的发言数量再创新高,共有 71 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入选口头发言环节 (Oral Abstract Session),其中有 11 项研究将以重磅研究 (LBA) 形式公布。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注意到,抗体类药物依然是本次 ASCO 大会最受关注的领域。以治疗新星 ADC(抗体偶联药物) 为例,已有 25 款产品的 33 项研究在 ASCO 上披露,涵盖 HER2、TROP2 等热门靶点。
其中,中国生物制药将公布 TQB2102(HER2 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 的首次人体 I 期临床研究初步数据;信达生物将就 IBI343(CLDN18.2 ADC) 的临床数据做口头报告。
从披露内容来看,ADC 药物正在晚期肺癌、乳腺癌的治疗持续突破,从后线治疗到一线布局,从单一靶点到联合策略,从常见突变到耐药机制,有望进一步改写治疗格局。
比如,百利天恒 BL-B01D1(EGFR×HER3 双特异性抗体 ADC),汇报携带非经典 EGFR-TKI 敏感突变的驱动基因变异的 NSCLC(非小细胞肺癌) 研究 Ib 期的安全性及疗效数据,以及 SCLC(小细胞肺癌) 患者的 I 期安全性/疗效结果。
科伦博泰将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芦康沙妥珠单抗四项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用于经治的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突变 NSCLC 患者的随机临床研究结果。
中国企业在 ASCO 的表现,也是国产创新药崛起的缩影。据统计,2015 年中国仅 1 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到了 2025 年,中国生物制药就有 12 项口头报告;恒瑞则以 79 项研究入选 (含 4 项口头报告)。
今年的 ASCO 上,中国创新药又将如何闪耀全球?每日经济新闻将持续关注。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78353242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