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减资现象近期显著增多。
6 月 6 日,国都证券发布公告,全资另类投资子公司国都景瑞减少注册资本不超 12 亿元,减资后注册资本为不低于 3 亿元。减资完成后,公司仍持有国都景瑞 100% 股权。

此外,5 月末及 6 月初,中信证券另类投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以及中信金石,分别减少注册资本 40 亿、9 亿,减幅分别为 23.53%、30%。中信金石减资主要与经营定位有关,目前主要为私募股权基金平台,不再包含直接投资业务。
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减资与否,主要与经营表现有关,若经营业绩不如人意,减资将大概率发生;但经营业绩表现尚可,或为母公司收入结构优化,则会出现增资情形。目前券商另类投资子公司减资情形较多,增资情形少见。
国都证券另类投资子公司减资八成
国都景瑞减少注册资本规模较大,较原注册资本 15 亿元来看,减少资本占比高达 80%。
针对市场猜测的 「是否与浙商证券并购国都证券相关」,相关人士明确否认关联关系。
国都证券称,本次减资是公司基于业务整体发展规划而进行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经营效率。本次减资事项不改变国都景瑞的股权结构、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符合 《公司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相关规定,不会对公司的公司治理、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国都景瑞去年业绩虽有提升,但业绩规模较小。
公告显示,国都景瑞成立于 2012 年 10 月 31 日,注册资本为 15 亿元。国都景瑞 2024 年末总资产 15.91 亿元、净资产 15.81 亿元,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0.52 亿元、净利润 0.35 亿元。
与 2023 年同比来看,国都景瑞 2024 年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增 10.64%、12.9%,总资产与净资产分别下滑 1.85%、2.17%。以 2024 年末、2023 年末净资产 15.81 亿元、16.16 亿元平均值核算净资产收益率看,2024 年 ROE 为 2.19%。
中信证券两子公司分别减资 40 亿、9 亿
中信证券另类投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以及中信金石,也于近日大幅减少注册资本。
天眼查 App 显示,5 月 27 日,中信证券投资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 170 亿元减至 130 亿元,降幅为 23.53%。该公司经营范围为金融产品投资、证券投资、股权投资。

6 月 4 日,中信金石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 30 亿元减至 21 亿元,降幅 30%。该公司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投资咨询、管理。

业内人士称,上述中信证券两子公司注册资本的减少,同样是为了资源整合及优化配置。此外,中信金石业务重心已从直接投资转向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由此对资金规模需求显著减少。
中信证券 2024 年年报佐证了上述说法,该年报显示,作为公司募集并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平台,中信金石在募资端持续发挥自身优势,2024 年完成新基金备案 98.83 亿元。
就业绩而言,中信证券投资营收下滑、净利微增,中信金石业绩减少幅度较大。
中信证券 2024 年年报显示,中信证券投资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1.13 亿元,净利润为 12.11 亿元。与 2023 年相比,分别同比下滑 25.5% 以及增 5.6%。
中信金石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9 亿元,净利润 4.2 亿元,分别较 2023 年同比减少 52.9%、62.3%。显示业务转型期的业绩波动。
去年 4 家减资、1 家增资
去年,券商投资子公司减资情形不少于 4 家。
2024 年 12 月 10 日,华西证券发布公告,根据全资子公司华西银峰现有实缴情况及投资计划,综合公司资产运营情况及下一阶段投资安排,决定对华西银峰减资 5 亿元。经测算,华西银峰本次减资后,其注册资本、净资本、各项风控指标及流动性能够满足监管要求和经营需要。此次减资不涉及实缴资金缴回,减资完成后,华西银峰注册资本为 15 亿元,华西证券仍持有华西银峰 100% 股权。
同年 8 月 27 日,东兴证券发布公告,为提高公司资金整体使用效率,决定对全资子公司东兴投资减少注册资本 10 亿元。
同年 4 月 26 日,海通证券披露,同意旗下全资子公司海通开元注册资本从 75 亿元减至 55 亿元。
2024 年 3 月 28 日,中原证券公告称,为落实金融机构回归主业,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监管要求,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公司子公司中州蓝海拟通过定向减资的方式减少对参股子公司中原小贷的股权投资。本次采用定向减资方式,由中州蓝海减少对中原小贷实缴的 3.4 亿元出资额,支付形式拟以现金和资产形式支付,其余股东不参与本次减资。本次减资完成后,中原小贷的注册资本金将由 10 亿元减少至 6.6 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减资主因包括业绩下滑倒逼资源优化、业务转型降低资本需求,以及落实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的政策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亦有增资案例。
2024 年 4 月 26 日,财达证券发布公告,为满足全资另类投资子公司财达鑫瑞投资业务发展需要,拟以现金方式出资 1.5 亿元向其增资。
财达证券表示,财达鑫瑞投资通过开展业内通用的投资模式,能够促进公司收入结构优化,有助于维持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和成长性,对财达证券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券商另类投资业务曾依赖规模扩张,但随着监管对金融风险防控的强化,行业正从 「粗放式增资」 转向 「精细化资本管理」。减资背后,既有对低效资产的出清,也有对政策导向的主动适配。未来,另类投资子公司的资本配置或将更聚焦核心赛道,以提升国有金融资本的使用效能。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