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数据宝
机构预测养老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
6 月 9 日,工信部、民政部发布 《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
《通知》 提出,分阶段实施一批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形成一批能够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机器人产品;加快推动机器人赋能智慧养老服务和银发经济发展。试点提出三方面内容,试点期为 2025—2027 年:
一、开展结对攻关。面向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围绕失能失智照护、情感陪护、健康促进、智慧环境、日常生活辅助等应用场景,针对现有产品或解决方案短板开展研用结对攻关。
二、开展场景应用验证。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试点应用,在应用验证过程中完成产品迭代升级,应用验证周期不少于 6 个月。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需完成不少于 200 户家庭应用验证,部署不少于 200 台套;社区和机构类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需完成不少于 20 个社区或 20 家养老机构应用验证,部署不少于 20 台套。
三、完善标准及评价体系。鼓励产品研制单位和应用试点单位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标准研究。
养老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老年人群体越来越庞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年末,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 3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 22%。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 年年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表示,中国老年人口规模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人口总量,未来 10 年内,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每年净增超过 1000 万人。这意味着,到 2035 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 4 亿人。
孤独和缺少陪伴是老年人群体遇到的一大难题,尤其对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更需要护理人员常年陪伴左右。因此,随着我国老年人群体持续扩大,养老护理人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24 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显示,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已达 550 万。此外,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养老服务供给存在明显空白,高端养老机构在这些区域的覆盖率远低于一二线城市。
智能养老机器人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设计,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基础医疗陪护、家庭看护、情感陪伴等需求,减轻子女看护压力,有效填补专业看护人士的需求缺口,减少社会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已正式发布。今年 2 月,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发布 《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在政策支持方面,《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5 年)》 中,明确了养老机器人为智能养老设备核心方向,推动护理、康复、陪伴类机器人研发,支持适老化改造;《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2024 年) 中表明,要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进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在养老场景集成应用。
近年来,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高速扩张,2024 年智能养老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约 79 亿元,其中康复机器人占比最高,约占 45%,情感陪护类机器人增速最快,年增速达到 120%。方正证券预计 2025 年智能养老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 500 亿元。
概念股异动
受消息面影响,A 股市场养老机器人午后明显异动,其中信隆健康涨停,欧圣电气、倍轻松、奥佳华等跟涨。

证券数据·数据宝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多家公司已切入养老机器人领域。
今年 1 月,红豆股份对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 (简称 「艾雨文承」) 进行战略投资,并取得后者 5% 的股权。艾雨文承在家居养老陪伴型服务机器人领域具有独特技术优势。
今年 3 月,悦心健康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引入智能机器人和优化智慧养老产品,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并推动智慧养老生态圈的建设。
延华智能在 2024 年年报中提出,公司结合现有客户需求,推进机构养老软件的标准化与定制开发,联动养老机器人、智能监护设备等,布局银发经济市场。
豪江智能在医养康复领域的核心产品是护理床、移位机、电动轮椅等所需的智能驱动及控制系统,其产品可实现体位改变等功能,能为失能人群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
欧圣电气专注护理机器人研发 10 多年,产品已升级到第五代,涵盖从基础护理到智能监控等多项功能;拥有 67 项国内专利和 15 项国外专利,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萤石网络的新品陪护机器人 RK3 目前已在小范围试点销售。公司表示重点关注老人、儿童、女性和宠物的需求,倾力为他们设计打造系列智能家居产品。
伟思医疗已构建了覆盖人体上下肢、全周期康复评估与训练的运动康复机器人产品矩阵。

(数据宝)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