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董天意 实习生 周卓孜 每经编辑|孙磊
| 2025 年 6 月 11 日 星期三 |
NO.1 小米汽车辟谣高阶驾培出现事故伤亡
6 月 10 日,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在微博发文表示,高阶驾驶培训 (北京站) 正在火热进行中。为了能感受车辆的极限,用户在训练中会不断挑战高强度工况,偶有状况发生属实正常,这也正体现了培训的价值所在。但近日有大量小号在各平台广泛散播事故图片,并用尽话术污名化培训项目,甚至不惜捏造伤亡的谣言,严重误导公众,性质极其恶劣,对此小米汽车将启动法律程序,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点评:小米汽车针对高阶驾驶培训伤亡的信息辟谣,强调事件的负面宣传对品牌形象造成影响。虽然培训项目确实存在潜在风险,但快速响应法律措施显示出公司对维护信誉的重视。在汽车行业向高端与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若不当信息持续影响公众信任,可能对小米在未来市场中的拓展造成障碍,投资者需对此保持警惕。
NO.2 阿里云 AI 智能体落地比亚迪座舱
6 月 10 日消息,比亚迪与阿里云持续深化合作,通义大模型已在多业务场景落地。此次,阿里云 AI 智能体 Mobile-Agent 将接入比亚迪车机系统,与比亚迪智能语音团队 AI 智能体联动。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完成对阿里生态 App 的复杂操作,实现 「一句话」 多步骤功能。这一技术将大幅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增强车机智能化水平。双方此次合作是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创新探索,有望为行业提供新思路,推动驾乘体验升级。
点评:比亚迪与阿里云合作,将 Mobile-Agent 智能体接入车机系统,标志着汽车智能化的新进展。这种便捷的语音交互方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彰显了双方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度融合。此举可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电动车市场,推动智能化浪潮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影响。投资者需关注此类技术进步在行业内的长远表现。
NO.3 理想汽车设立机器人部门
近日,理想汽车宣布组织架构重大调整,正式成立 「空间机器人」 与 「穿戴机器人」 两大事业部,纳入高级副总裁范皓宇分管的产品体系,标志着其人工智能战略升级。空间机器人事业部由帅一帆负责,他曾担任产品规划负责人;穿戴机器人事业部由张文博掌舵,其为公司早期核心成员。业内分析,此举与理想汽车 「智能空间」 战略相关,旨在提升驾乘体验,同时可能预示其进军智能穿戴领域,进一步拓展 AI 生态版图。
点评:理想汽车成立 「空间机器人」 与 「穿戴机器人」 事业部,显示其人工智能战略的深入布局。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更可能预示着其向智能穿戴领域扩展,对公司的产品线产生积极影响。这一战略调整有望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生态发展,为投资者带来关注机遇。
NO.4 宝马计划重启增程系统
近日,宝马被曝正计划重启增程动力系统 (REx) 研发,首款搭载车型或为第六代 X5,第六代 X3 及第二代 X7(预计 2026 年) 亦在评估适配。此次合作由宝马与采埃孚共同推进,采用 eRE/eRE+增程架构,融合第六代 800V 电驱平台及宁德时代 NMC 电池技术,预计 CLTC 续航超 1000km。分析称,此举旨在应对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及续航焦虑,中国市场趋势与理想汽车的成功亦成关键背景。目前,宝马董事会已进入量产前规格审核阶段。
点评:宝马计划重启增程动力系统的研发,显示出其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反应,尤其是在面对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和续航焦虑的背景下。与采埃孚的合作将为新车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预计在中国市场能有效提升竞争力。这一战略或将引发行业内对增程技术的重新关注,进一步推动智能电动汽车板块的发展。
NO.5 佑驾创新获长安汽车定点
近日,佑驾创新与长安汽车达成重要合作,成功获得其新能源自主品牌主力车型的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定点项目。该产品可实现高速、城区、停车场全场景辅助驾驶,提升出行安全。此次合作是双方自 2022 年 SDA 架构领域合作后的再度深化。佑驾创新表示,项目落地将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与行业影响力。今年 3 月,佑驾创新还为某全球车企提供 DMS 及 OMS 智能座舱方案。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与长安及更多伙伴的合作,推动智能驾驶生态建设。
点评:佑驾创新与长安汽车的合作,成功获定点项目,将为其在辅助驾驶领域增添重要竞争优势。该控制器的多场景应用有望提升车辆安全性,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智能驾驶需求。这一合作不仅巩固了佑驾创新的行业地位,也可能鼓励更多车企关注其智能化解决方案,向整体智能驾驶生态的建构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