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汇通网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 Erik Norland 表示,影响金银价格比率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但两者都受到了近期驱动因素的显著影响。
在 CME 周二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中,Norland 指出,金价升至每盎司 3500 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然后有所回落。他说:「银价也一直在同步上涨,在每盎司 37 美元上方见顶,但仍远低于 1980 年和 2011 年的双高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和白银的相对价格 (以它们的价格比率来衡量) 伴随着供应增长、央行购买、技术进步以及亚洲大国经济增速已经发生了变化。」
图 1:金价涨势超过银价,但最近银价开始迎头赶上 (深蓝是金浅蓝是银)
Norland 指出,在日线图上,金银价格通常高度相关,一年滚动相关系数处于 0.68 至 0.95 之间。
他说:「目前,这两种金属的价格相关性是 20 多年来最弱的。此外,即使在高度相关的时期,金银比率也会大幅波动。」
图 2:金银相关性最近走弱,不过仍然很强
Norland 写道:「在黄金表现优于白银的时期,金银价格比 (购买一金衡盎司黄金所需的白银数量) 自 2020 年以来首次超过 100,然后在 6 月份回落至 90。在 1997 年至 2011 年期间,一盎司黄金通常可以买到 25 至 83 盎司白银,因此其目前的交易价格约为白银价格的 90 倍,与曾经的历史常态相去甚远。」
图 3:黄金相对于白银很昂贵,但金银比率开始回落
他表示,从供应的角度来看,黄金相对于白银表现出色可能显得很神秘。他说:「近年来,黄金开采供应量约为 9700 万盎司,而白银开采产量约为 8 亿盎司。黄金和白银的开采产量在 2010 年代中期达到顶峰,在 2010 年代后期下降,然后稳定下来。二级供应 (回收金属) 一直在增加,但二级供应往往回应价格变化,而不是推动价格变化。」
然而,黄金拥有白银所不具备的优势。Norland 表示:「自 2008 年以来,央行一直是黄金的净买家,而此前它们一直是黄金的净卖家。央行购金永久性地把黄金从市场上移除了,或者至少持续到央行选择减持黄金,而央行自 2007 年以来从未减持过黄金。」
他指出:「扣除央行的官方交易,今天的黄金供应低于 2005 年,而白银供应却增长了 35% 以上。」
图 4:央行购金意味着可供黄金的减少
在需求方面,Norland 指出,黄金和白银是通过珠宝市场联系起来的。他说:「但与白银不同,黄金的工业用途很少。」
另一方面,银有许多工业用途。他说:「25 年前最大的应用是摄影,但它从占银矿年产量的 25% 下降到不足 4%,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白银相对于黄金表现不佳的原因。积极的一面是,银在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大多数白银用于其他工业用途,这使得白银受制于全球工业需求的强度。」
图 5:不像黄金,白银有许多工业用途
金银比率也与亚洲大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并倾向于跟随该国的工业需求趋势。
Norland 写道,最重要的是,央行购金推动了黄金相对于白银表现出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摄影业的衰落已经损害了银价。他补充说:「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业的增长可能支撑银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