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多,新一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以下简称 「QDII」) 投资额度获批。
6 月 30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 (以下简称 「外汇局」) 披露最新一期 QDII 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末,银行类、证券类、保险类、信托类等机构累计批准额度为 1708.69 亿美元,较去年 5 月 9 日的 1677.89 亿美元增加 30.8 亿美元。
实际上,此次 QDII 额度扩容此前已有 「预告」。6 月 18 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就提到,近期将新发放一批 QDII 投资额度,有序满足境内主体境外投资合理需求。
截至 6 月 30 日,共有 191 家金融机构获得 QDII 额度,其中银行机构合计 41 家,额度总计 282.4 亿美元;基金/证券类机构合计 78 家,额度总计 942.9 亿美元;保险机构合计 48 家,额度总计 393.23 亿美元;信托类机构合计 24 家,额度总计 90.16 亿美元。
本轮新批复 30.8 亿美元额度的机构涵盖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五类 82 家,其中,基金公司共有 44 家,券商及券商资管有 16 家。
中银理财、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汇丰银行 (中国)、恒生银行(中国) 等 10 家银行及理财子分别获得 5000 万美元的新增 QDII 额度。
包括易方达、广发、富国、天弘基金、中金公司、中信证券资管在内的 22 家各获得 5000 万美元的额度,成为证券基金类机构中此次额度发放最大赢家;华夏、南方、工银瑞信、中银基金等在内的 12 家机构各获得 4000 万美元的额度;包括招商、银华、兴证全球基金在内的 9 家机构各获得 3000 万美元的额度;包括兴业基金、建信基金、浦银安盛在内的 10 家机构各获得 2000 万美元的 QDII 额度;此外,还有包括平安证券、财通基金、融通基金在内的 7 家各获得 1000 万美元的 QDII 额度。
此外,睿远基金、财通资管两家机构均是在获批 QDII 业务资格之后,首次获批 QDII 额度,分别为 5000 万美元。
「再也不用每天 100 块定投了!」 有投资者表示。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自上周末起,已经有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国泰基金、大成基金等旗下的多只 QDII 产品宣布调整大额申购的限制。其中,招商纳斯达克100ETF 联接基金宣布将单日大额申购限额从此前的 1 万元放宽至 10 万元;大成纳斯达克 100ETF 联接基金则将直销渠道的单日申购限额放宽至 3000 元。
不过,国泰标普 500ETF 联接基金选择反其道而行之,将单日大额申购限额从此前的 5 万元收窄至 1 万元。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自今年 3 月 3 日起,该基金暂停了申购和定投业务,在 6 月 25 日刚刚恢复单日 5 万元的申购。仅仅 4 个工作日,该基金再次将单日申购的额度收窄至 1 万元。
随着投资者跨境投资的需求迅速增长,QDII 基金的规模也不断走高。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5 月末,全市场 QDII 基金的最新规模达到了 6440.24 亿元,相比 2024 年末增长了 327.06 亿元,增幅达到 5.35%。随着标普 500、纳指 100 等指数的连创新高,2024 年 QDII 基金的规模猛增 1943.36 亿元,相比 2023 年增幅高达 46.61%。
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本轮 QDII 额度的发放,将有序满足境内投资者海外财富配置需求,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同时也将有利于持续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
「本次 QDII 额度的发放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深化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有着深远的意义。」 华东某公募基金有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QDII 项下投资积极支持普惠金融,提供了多元且丰富的投资产品,不但满足了境内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也为投资者创造了分散投资及获取长期稳健收益的机会。
QDII 额度开闸,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否可以大手笔加仓以纳指、标普指数为代表的境外市场?
嘉实全球产业升级基金经理陈俊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未来 AI 叙事将成为接下来主导市场的主要逻辑。「基于美股市场过去的韧性、底层聚集全球优秀的科技龙头,以及对未来 AI 产业趋势的信仰,保持定投,慢慢积累优质资产,或许是合适的投资方法。」 陈俊杰对记者表示。
国泰标普 500ETF 联接基金经理苗梦羽表示,AI 算力仍是当前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第一季度财报的公布,市场最为担忧的业绩问题已经消退。整体来看,当前全球不确定性阶段性缓解,投资者对关税政策的担忧减弱,而且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这些都对标普 500 指数构成利好支撑。
(界面新闻)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