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本周同业存单到期迎来 7 月到期高峰,逆回购到期规模环比明显增长,周五还将迎来 MLF 到期 2000 亿元,多重扰动因素下本周市场流动性波澜不断。
「主要原因是季末银行流动性考核影响消退后,银行加大了存单发行力度,叠加年中时点后部分机构调整负债结构,导致本月尤其是中下旬到期压力集中。」 不过,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机构和央行都会提前安排应对,央行通常会在关键时点通过逆回购、MLF 等工具对冲流动性缺口,维护资金面平稳。
「考虑到当前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央行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预计在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的同时,MLF 也可能延续加量续作,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同业存单到期量创月内新高对资金面影响可控
在经历了上周税期走款后,资金面如期收敛,引发了市场对于宽松环境能否延续的担忧。数据显示,本周同业存单到期规模 10699 亿元,较上周增加 3085 亿元,迎来 7 月到期高峰。其中,到期规模主要集中在国股行、城商行。
「主要原因是季末银行流动性考核影响消退后,银行加大了存单发行力度,叠加年中时点后部分机构调整负债结构,导致本月尤其是中下旬到期压力集中。」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不过,虽然即将面临跨月的挑战,但如果央行维持呵护,资金价格可能也难起波澜。常熟农商行研究员王德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同业存单和逆回购到期,都是看得见的资金到期压力,但整体而言无需过度担忧。
「不管是从机构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来说,都会做提前安排。隔夜逆回购下调至 1.31% 左右,7 天逆回购利率在 1.47% 左右,但是 1 年期 NCD 的价格最近回升至 1.6% 以上,这说明银行对这部分到期已经开始提前考虑。」 王德发表示。
王德发进一步指出,三季度持续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因素不多,特别是在资金应用端,「一方面,现在市场对债券的看法偏谨慎,不会过度追逐增加投资规模;另一方面,三季度是信贷淡季,不像一季度信贷投放对银行的资金面形成持续性的冲击。因此,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对于 7 月末的流动性不需要过度担忧。」
王蓬博也指出,临近月底,多因素叠加对流动性形成短期扰动。央行通常会在关键时点通过逆回购、MLF 等工具对冲流动性缺口,维护资金面平稳。预计央行将灵活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避免资金利率大幅波动。
央行维持呵护态度本周 MLF 有望加量续作
本周公开市场将有 17268 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 2262 亿元、3425 亿元、5201 亿元、4505 亿元、1875 亿元。此外,周五还将有 2000 亿元 MLF 到期。周二将有 1200 亿元中央国库现金定存到期。
业内指出,考虑到当前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央行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预计在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的同时,MLF 也可能延续加量续作,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国家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叶小杰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从稳定流动性角度看,7 月有大量逆回购到期,又值缴税期,政府债券发行也处于高峰期,资金需求大。央行的态度表明仍将持续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力。「从政策信号层面,显示出央行持续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力,强化逆周期调节,向市场表明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心,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和企业的信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MLF 方面,本月共有 3000 亿到期。考虑到当前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央行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预计在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的同时,MLF 也可能延续加量续作,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叠加月末 MLF 操作,货币政策维持合理宽松取向。总量方面,意味着央行将继续运用质押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降准等各类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