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昨晚夜盘热门品种出现连续大跌,期货市场整体降温趋势更加明显。
7 月 29 日早盘,黑色系领跌。焦煤跌超 10%,玻璃跌逾 7%,碳酸锂跌超 6%,纯碱跌超 4%,焦炭跌逾 3%,甲醇、PVC 等跌逾 1%。更多品种被市场资金减仓影响,出现联动效应,跟随下跌。
伴随商品市场做多情绪降温,特别是国内供给侧最敏感的黑色板块和新能源金属大量资金流出,更多品种将回归基本面驱动,估值或将进一步回归。
7 月 29 日开盘后,更多商品在隔夜品种大跌的影响下,出现联动式下跌。其中,有夜盘交易的焦煤、玻璃跌幅领先,焦煤一度跌超 12%,玻璃跌逾 10%。而没有夜盘交易的品种,也出现大幅下跌,其中碳酸锂跌超 7%。上午 10 点半之后,部分品种出现小幅反弹。
根据文华财经统计,在 23 个商品分类指数中,仅有 1 个石油板块出现开盘后持续上涨。而石油板块是因为隔夜国际原油涨超 2%,带动国内价格出现上涨。昨晚,国际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 NYMEX 9 月原油期货合约上涨 1.55 美元,涨幅 2.4%,结算价报每桶 66.71 美元。
目前,整体资金仍呈现出持续流出态势,甚至出现悲观情绪的传导。从市场表现来看,自上周五夜盘起,前期获利的多头资金开始兑现利润,相关品种出现大幅减仓现象,市场情绪也随之明显降温。统计显示,28 日商品期货市场全部板块资金呈现不同程度的流出,文华商品资金流出 202.9 亿元,其中黑链资金流出 85 亿元,贵金属及煤炭板块流出 50 亿左右资金,化工及有色板块资金亦流出超 30 亿元。其中,焦煤沉淀资金减少 44 亿元,沪银资金流出 43 亿元,碳酸锂价跌量降,资金流出近 30 亿。另外,玻璃、螺纹及铁矿等均有大量资金流出。
显然,国内供给侧最敏感的是黑色板块和新能源金属,而这两个品种资金流出也最为明显。多位资深人士表示,在没有更多增量产业政策的情况下,期货市场更多的是情绪面升温,供需基本面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短期内,多数商品的估值或将重新回归基本面。另外,关注本周召开的重要会议针对稳增长和优供给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在政策方向明朗之前,市场波动或持续。
「逢高分批兑现利润或做好风险管理是更稳妥的策略。」 国内一家期货公司投顾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 7 月中旬给产业客户的建议时,还是做好风险管理,做好套期保值,在淡季需求的拖累以及情绪释放过后,资金量流失,往往也意味着市场的重新定价机会。
东海证券分析师王鸿行认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1.8%,但相较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 2.8% 的下降已经改善。由于房地产等项目拖累,加之 「反内卷」 背景下对于上下游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影响不一,我们认为未来商品的价格呈结构化,但是整体推动 PPI 回升,行情的持续性比高度更加重要。
此外,美元上涨成为商品市场变化的重要变量。美欧贸易协议引发外汇市场剧烈震荡,美元指数大涨 1%,录得 5 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而欧元则遭遇同期最大单日跌幅,单日下跌 1.25%,推动投资者的焦点转向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缓解对美元整体的影响。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