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最后一批货物于 8 月 4 日在山东日照完成实物交收,原木期货首个合约 LG2507 合约全部交割均顺利完成。这意味着其安全顺畅走完了从挂牌到交割的整个生命周期,相关合约规则设计以及监管体系得到了全面检验,为后续原木期货进一步发挥市场功能服务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从 2024 年 11 月 18 日挂牌至 2025 年 7 月 28 日摘牌,LG2507 合约共计运行 169 个交易日。截至合约摘牌,LG2507 合约累计成交 434.11 万手,成交额 3213.28 亿元,日均成交 2.57 万手,日均持仓 2.44 万手。
交割方面具体来看,进入 7 月后,共有 1281 手合约完成配对并交割,包括 1230 手滚动交割和 51 手一次性交割,折合原木现货 11.529 万立方米,交割结算价从 801 元/立方米至 828.5 元/立方米不等,交割金额合计约 9533 万元。其中,有 769 手通过车板交割方式完成,有 512 手通过标准仓单交割方式完成,共涉及 15 家卖方会员的 28 家客户、20 家买方会员的 38 家客户以及 9 家指定交割厂库和指定车板交割场所。期间未发生任何交割违约事件。从实际情况来看,交割涉及的原木树种主要为辐射松。
为了迎接 「金九银十」 的行业旺季,山东腾诺木业有限公司提前开展备货工作,并完成了 60 手交割接货。公司总经理陈强告诉记者,通过本次交割,公司在 7 月就实现了对部分库存成本和未来加工利润的锁定。同时,原木期货交割品更加标准化,质量相对有保障,能有效降低采购时 「开盲盒」 的不确定性。「目前交割接到的原木已全部投入车间,经测算提高了工厂出材率和利润率。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贸易商和加工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参与原木期货市场,让原木期货更好服务产业发展。」 陈强说。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锦控股有限公司从提前锁定销售价格、减少风险敞口的角度考虑,在 LG2507 合约上进行了卖出套保操作,并最终完成 85 手交割出货,有效平滑了收益曲线。公司原木业务负责人张若凡认为,在原木期货交割中,国标尺的推行,使得各个地区的检尺从相互独立各不相同逐步转向全市场统一;挑战式检验解决了现货贸易中过多依靠主观判断质量的问题,保障了买卖双方的权益;「机器+人工」 检尺模式降低了检尺误差,提高了交割效率。
作为 LG2507 合约交割量最大的车板交割场所,太仓鑫海港口开发有限公司总计完成交割 425 手。公司副总经理胡文强告诉记者,鑫海码头协调商务、仓储、生产等多部门联合组建工作专班,为每笔交割配备专人全程跟进,确保交割各环节无缝衔接、现场安全有序。7 月中旬起,鑫海码头连续日均交割量达 30 手,交割效率达 20 分钟/手,以零差错助力 LG2507 合约圆满完成交割任务。
中理检验有限公司大宗产品线副总经理崔明君表示,原木期货有着严谨完善的交割质量标准和流程。相较传统的原木现货贸易,期货交割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严格遵循国标统一化理念,打破了 「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尺码抄到底」 的固有市场惯例,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公开透明的标准,有利于增进互信互利。此外,原木期货交割质检还引入了 「机器检尺」 这一数字化、智能化检验手段,保证了质检结果客观、公平、公正、可追溯,有利于促进贸易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开展。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坚持 「稳」 字当头,做好原木期货市场建设发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原木期货市场运行质效和产业服务能力。一是继续强化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从严查处各类违规行为,保障原木期货交易、交割安全平稳运行,切实保护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二是完善交割服务体系,适时增设交割库,扩大交割资源,保障交割安全,并通过协议交收、交割场所协助处理交割货物等市场化手段,解决异地客户接货后现货销售问题,更好联通期现货市场,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是持续做好产业培育和服务工作,加大成功经验做法推广力度,支持更多木材企业更好开展套期保值、基差贸易、期转现等业务,进一步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助力木材产业期现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