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w id="5"]

2025 年 8 月 26 日 上午 2:45
Home股票券商投行业务现“解冻”信号:人才招聘回暖,头部券商“涨薪”消息频现?
spot_imgspot_img

券商投行业务现“解冻”信号:人才招聘回暖,头部券商“涨薪”消息频现?

-

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在官网发布《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 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以下简称“827新政”),距今已满2年时间。尽管去年“924”行情以来A股市场回暖明显,但IPO收紧的态势仍然没有明显放松。

Choice数据统计,截至8月22日,今年以来,券商投行获首发承销保荐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22.6%,仍在近年低位徘徊。

虽然目前行业只是初步显露触底回升的迹象,但随着二级市场的持续走高,一些投行人士的信心开始恢复。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据业内最近反馈,投行人才市场的需求已经开始有所回暖,尤其是手中有资源的承揽岗位。此外,几家头部券商投行业务条线涨薪的消息也在业内广为流传。

业内反馈:投行人才需求趋于回暖

近年来,伴随着裁员降薪、加强考核、业务转型,各大券商投行纷纷进入“自救模式”,人员净流出在所难免。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前期曾陷入“冰点”的券商投行人才市场开始解冻。最近,一些金融猎头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能感受到投行人才市场的需求趋于回暖。

“确实能感到券商对投行人才的需求又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手中有资源的承揽岗位,股和债的方向都有。”某猎头机构相关负责人日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我也听说了,现在投行人员缺口又有了。”华东某中型券商资深投行人士告诉记者,“预计懂新兴产业的保代可能更受欢迎。”

事实上,相比于债券、并购方向的高端投行业务人才一直颇受市场欢迎,股权方向的人才近年来则一度遇冷。而从行业基本面来看,目前投行招聘需求回升并非完全是一种人才储备行为。多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券商A股投行业务较去年的低点确实有所回温。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8月22日,今年A股市场总共上市66只新股,同比增加了10家。此外,截至8月22日,年内IPO审核通过数量总共为45家,去年同期为35家。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券商投行的IPO业务收入也触底回升。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券商投行获首发承销保荐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22.6%。

一些券商近期发布的港股投行岗位招聘信息截图
图片来源:猎聘

与A股市场相比,年内港股IPO的回升趋势更为明显,这也拉动了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记者日前在猎聘看到了多家券商发布的港股市场投行岗位,既有港股方向的股权承做岗,也有港股方向的业务岗。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受IPO大幅收缩影响,各券商的投行岗位面临较大的降薪压力,业内充斥着大量降薪的市场消息。而近期,几家头部券商投行业务条线涨薪的消息开始在业内流传。某业内人士日前表示,近期有听说某头部券商投行条线的薪酬又涨回去了一些。

不过,上述中型券商资深投行人士认为,“目前投行涨薪应该不是行业普涨,毕竟创收还不太行。”此外,上述猎头机构相关负责人反馈,目前的投行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些大机构。

投行人士:行业仍处于“弱复苏”

根据以往的经验,随着A股二级市场的持续回升,券商投行业务的回暖将可以预期。不过,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发现,各券商的有关投行人士对于目前投行业务的恢复形势仍然有较大的分歧。

某券商投行股权业务人士认为,现在投行回暖的趋势还有待观察,“(趋势)很难说,目前还没有看到政策放开,A股IPO的发行量也没有出现边际变化”。

“目前应该是在行业的底部,但具体多久能回暖,估计还要看二级市场,政策现在对二级市场是比较呵护的。毕竟如果二级不行,一级市场也很难好。”该投行股权业务人士进一步表示。

谈及近期市场走牛对券商业务的影响,某头部券商资深保代告诉记者,“和二级市场强相关的经纪、证金业务直接大幅受益,虽然投行也触底了,但还不明显。目前,国内IPO审核尚未放松。按照之前监管一二级市场动态调节的说法,未来IPO可能会有所复苏,但也不好说”。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今年来,多项A股市场IPO数据同比均有所恢复,但相比此前的高点仍有明显的差距。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市场总共上市66只新股;而2023年同期,上市新股数量总共多达237只。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头部券商今年在IPO市场的表现“低于预期”。据Choice数据,截至目前,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多家头部券商年内的首发承销保荐收入同比出现下降。而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则是在去年的低基数上有所回升,但距离2023年同期仍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在IPO的前置阶段,年内已有186家IPO申报辅导备案被登记受理,同比下滑超20%,显示目前监管仍然严把IPO入口关。

事实上,历史上,A股市场也存在行情走牛,但IPO仍在“冰点”的时期。例如,2013年,A股创业板正式步入牛市,全年创业板指数大涨83%,而当年IPO基本处于暂停状态。

但随着市场从2014年起迎来一轮牛市,IPO在2013年末开闸之后出现快速复苏。2015年全年,A股市场上市新股数量达214家,创下2012年来的新高。

虽然“827新政”以来IPO持续收紧的态势仍然没有明显放松,但人才始终是投行的核心生产力。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感受到,面对二级市场步入牛途,一些投行人士的信心有所恢复。

在上述券商投行股权业务人士看来,“现在产业升级路径转向创新驱动、科技驱动的趋势明确,但这些新兴产业的风险比较大,是银行贷款不能承受的,所以现在政策是希望股市有长牛,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吸引资金向资本市场流动,进而形成一二级市场的协同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415728314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最新动态

推荐阅读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