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何小桃 余婷婷
预热半年,美团大模型产品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9 月 1 日,美团正式发布 LongCat-Flash-Chat(中文名:龙猫,以下简称 「LongCat」),在 Github(全球最大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Hugging Face(人工智能开源社区与技术平台) 开源,并同步上线官网。
图片来源:LongCat 官网截图
据美团介绍,通过算法和工程层面的联合设计,LongCat-Flash 的理论成本和速度都大幅领先行业同等规模乃至规模更小的模型;通过系统优化,其在 H800 上达成了 100 token/s(大模型处理文本时的最小单位) 的生成速度,在保持极致生成速度的同时,输出成本低至 5 元/百万 token。
早在今年一季度,美团 CEO(首席执行官) 王兴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美团基础大模型能力已接近 GPT-4o(一款多模态大模型) 水平。如今随着大模型产品的官宣和开源,意味着继字节豆包、腾讯元宝、阿里通义千问之后,美团也开始押注 AI(人工智能) 原生应用。
一位头部大模型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体验之后向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表示,LongCat 主打 Agent(智能体) 和 General(通用性) 的性能,是短模型而不是当下流行的长思考,对应了美团可能需要的 MCP 服务 (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 和客服场景。
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已进入 AI 大模型赛道,美团此番入局考虑更多的可能不是增量,而是防止对手用 AI 颠覆整个行业。

记者实测:部分回答植入美团产品 深度思考功能暂未上线
据官方介绍,LongCat 采用混合专家模型 (Mixture-of-Experts,MoE) 架构,总参数 560B,激活参数 18.6B 至 31.3B(平均 27B),实现了计算效率与性能的双重优化。基于面向推理效率的设计和创新,其具有明显更快的推理速度,更适合耗时较长的复杂智能体应用。
测试中,记者分别要求 DeepSeek、字节豆包和 LongCat 生成一段 150 字的中秋短视频文案,要求中并未提到具体使用场景,但 LongCat 会特别提到一句 「美团,让思念比月光先到」 这种带有品牌植入的文案,而其他大模型产品生成的短视频文案均为通用场景,未明显带入业务和品牌名称。
图片来源:测试截图
记者随后让 LongCat 生成与母亲节相关的策划案,其特别提到了 「美团买菜,今天给妈妈做顿饭」,同时还建议加上互动二维码,「领 50 元买菜券」。
当记者模糊场景化设置,仅提出 「写一个营销策划」 的需求时,其余主流大模型通常会虚拟品牌名称并提出通用化建议,只有 LongCat 会自动聚焦 「智慧生活,尽在美团」 的城市主题,同时制作包含美团美食节、美团购物日、美团出行日等活动的系列策划方案。
由此可以看出,LongCat 和市面上其他大模型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会结合用户需求匹配美团相关业务的营销建议。如果涉及节日等具体营销场景,LongCat 则会直接结合美团自身产品推出策划内容,而其他大模型通常不会自动指定品牌和具体产品。这让 LongCat 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为商户提供的使用场景演示,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推测该大模型主要用户群体为美团商户或内部人员、客服人员等。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LongCat 目前只有联网搜索生成功能,其 「深度思考」 按钮为灰色,点击后显示 「敬请期待」。

从低调布局到 「主动进攻」 AI 是美团必打硬仗
一直以来,美团对于 AI 的策略都是默默落子布局,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巨头高调发布大模型新产品,很少对外公开具体进展。
不过今年美团 AI 进展频传,先后发布了 AI Coding Agent 工具 NoCode、AI 经营决策助手 「袋鼠参谋」、酒店经营的垂类 AI Agent「美团既白」 等多款应用。
在 3 月的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中,美团 CEO 王兴首次系统阐述了 AI 战略:「AI 将颠覆所有行业,我们的策略是主动进攻而非被动防御。」 据王兴当时披露,美团对于 AI 的部署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 AI at work(AI 在工作中的应用)、AI in products(AI 在产品中的应用) 以及 Building LLM(构建美团内部大语言模型)。可以看到,此次 LongCat 模型开源是美团 Building LLM 项目的首度曝光。
除了自身业务布局之外,美团在 AI 和大模型领域投资也出手频繁。近两年,王兴曾多次公开表达对大模型的浓厚兴趣,并试图通过投资并收购大模型创业公司光年之外抢占先机,同时还投资了智谱、月之暗面等大模型头部创业企业。
不过相比于其他大厂早在去年就先后推出大模型产品,美团此次官宣显得有些姗姗来迟。即便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相对成熟的大模型产品,美团依然要坚持自研,这也意味着大模型是其不得不做且需深度布局的重要战略。
今年 6 月,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 王莆中在美团零售服务大会上向包括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坦言,美团每年在 AI 上投入超百亿元,主要因为 GPU(图形处理器) 很贵。「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投入是值得的。因为只有把 AI 的基础设施包括大模型的研发投入进行下去,才能让美团在过去十几年在各行各业积累的大数据发挥新的价值,否则那些数据无法被鲜活地使用。」 王莆中称。
互联网分析师尹生此前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业务本身来说,美团的本地生活涉及的物流、服务业都有着劳动力密集、高频互动的特点,都属于人工智能改造潜力很大的领域。对于美团来说,无论是出于防御还是更积极的态度,大模型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盘和林也向记者表示,上半年,美团和阿里、京东都在打外卖价格战,同样是 「增收不增利」,阿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好于美团。究其原因,分析师认为是阿里开发算力芯片及其通义千问大模型全球影响力的扩大,给阿里提供了业务想象力。
「同样的,美团也发现现有业务已是存量博弈,很难获得业务空间,需要在新赛道找到突破口,而 AI 大模型就是其尝试方向之一。」 盘和林进一步分析指出,「想象一下,如果你点餐的时候不是看平台推荐,而是直接和 AI 大模型对话来决定吃什么,那么如果没有 AI 大模型,美团是不是就会在竞争中落败?所以,美团考虑更多的可能不是增量,而是防止对手用 AI 颠覆整个行业。」
记者|赵雯琪
编辑|何小桃 余婷婷 杜波
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