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知名投资人警告:若美联储急踩 「宽松油门」,恐引发 2000 年式大崩盘!

2025 年 9 月 8 日

持之以恒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2025 年 11 月 3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鲍威尔已成 「跛脚鸭」?「老债王」 格罗斯带头抛售美债!

2025 年 11 月 3 日

A 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 (2025-11-03)

2025 年 11 月 3 日
广告
「天价抗癌疗法」CAR-T或将在今年商保价格协商中实现突破

「天价抗癌疗法」CAR-T 或将在今年商保价格协商中实现突破

2025 年 11 月 3 日
警惕短信陷阱!骗子用I0086冒充10086,有用户信用卡被盗刷

警惕短信陷阱!骗子用 I0086 冒充 10086,有用户信用卡被盗刷

2025 年 11 月 3 日
钢银电商:本周全国钢市库存环比减少1.42%

钢银电商:本周全国钢市库存环比减少 1.42%

2025 年 11 月 3 日
【读财报】A股11月逾1600亿元解禁 锐捷网络、创新新材解禁规模居前

【读财报】A 股 11 月逾 1600 亿元解禁 锐捷网络、创新新材解禁规模居前

2025 年 11 月 3 日

生猪周报 20251031 持续关注现货底部区域养殖端出栏节奏变动

2025 年 11 月 3 日

A 股 4000 点关口博弈 基金经理激辩科技股估值

2025 年 11 月 3 日
拟易主国资!603118,复牌!

拟易主国资!603118,复牌!

2025 年 11 月 3 日
特斯拉重大变数!本周确定

特斯拉重大变数!本周确定

2025 年 11 月 3 日

考察团再出发!邀您踏上企业探寻之旅!

2025 年 11 月 3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3 日 星期一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知名投资人警告:若美联储急踩 「宽松油门」,恐引发 2000 年式大崩盘!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8 日
在 财眼
0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在美联储降息氛围日益浓厚之际,洛克菲勒国际集团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 (Ruchir Sharma) 却在 《金融时报》 专栏发文指出,当前可能不是降息的好时机。全文如下。

特朗普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外界担忧此举会削弱央行独立性,给美国经济带来潜在破坏性后果。然而,多数主流经济学家与投资者似乎确信,美联储仍会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的会议上降息,尤其是在上周五的就业报告印证劳动力市场出现些许疲软迹象之后。

遗憾的是,这种 「稍有经济疲软迹象就急于救市」 的警惕性反射,数十年来一直在削弱美联储公信力、催生金融泡沫。而当前时点,恰恰最不适宜采取这种举措。

当前金融环境极为宽松,经济仍具韧性,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相较于通胀已根深蒂固的事实,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微不足道。此外,在美国市场被人工智能 (AI) 狂热席卷之际降息,恐将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至危险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追随特朗普团队 (其中不乏曾批评宽松政策、如今为讨好上司而立场反转者) 的步伐,显得格外反常。

尽管疫情后利率有所上升,但金融环境所反映的远不止利率水平,更广泛的信号都表明当前环境处于宽松状态:

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市,推动估值接近历史高位;风险投资持续流向未盈利科技公司;信贷增长迅猛,私人市场尤为突出;垃圾级企业债利率仅略高于稳健企业债甚至美国政府债券,其相对于国债的风险溢价处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美联储从未在这种环境下降息,更不用说启动市场当前依据美联储指引所预期的大规模降息周期。

特朗普助手们想要刺激的,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救助的经济。尽管受到关税冲击,本季度美国 GDP 增速仍有望超过 2%。无论如何,刺激经济增长本就不是央行的职责——美联储的法定使命是在控制通胀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而泰勒规则 (Taylor rule) 等指导政策制定的标准框架显示,当前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

事实上,当前甚至存在加息的充分理由。最新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不及预期,但考虑到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疲软,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更能说明问题是,失业率仍仅为 4.3%,接近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通胀已连续五年超过美联储 2% 的目标,且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维持在高位。

忽视股票、房地产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同样是错误的。自 2008 年金融危机预判失误后,美联储已将金融稳定纳入其 「核心使命」。有人认为降息能让住房重新变得 「可负担」,但宽松货币恰恰是引发住房负担危机的原因之一。真正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过度监管限制了住房供给,而新一轮降息根本无法解决这一症结。

每当市场动荡时 (包括去年 8 月),美联储都会选择宽松,这种做法一直在推高资产价格通胀、加剧财富不平等。如今,美联储似乎准备更进一步——在经济繁荣期启动宽松。

当前科技投资正重蹈过往泡沫化的覆辙:科技投资占 GDP 比重接近 6%,与 2000 年科技泡沫峰值、2007 年房地产泡沫峰值时的投资占比相当,且远超 2013 年大宗商品繁荣期的石油投资占比。专注于投资盈利最差、估值最高股票的投机者,也被 AI 狂热冲昏头脑,其在美国股市交易中的占比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高点。

美联储政策的 「不对称性」——只救市、不抑制泡沫——正进一步偏向助长泡沫。然而,曾尖锐批评宽松政策的知名共和党人,如今却以 「改革」 之名呼吁更多宽松。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Stephen Miran),正是从 「宽松反对者」 转变为 「宽松倡导者」 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改革应让美联储对宽松政策失误承担更多责任,当前亟需的是回归 「对称政策」,包括必要时采取限制性措施。在经济保持稳定、AI 狂热与互联网泡沫显现相似性的当下,此时降息可能将市场推向更疯狂的高位,最终引发堪比 2000 年的崩盘。这无疑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在美联储降息氛围日益浓厚之际,洛克菲勒国际集团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 (Ruchir Sharma) 却在 《金融时报》 专栏发文指出,当前可能不是降息的好时机。全文如下。

特朗普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外界担忧此举会削弱央行独立性,给美国经济带来潜在破坏性后果。然而,多数主流经济学家与投资者似乎确信,美联储仍会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的会议上降息,尤其是在上周五的就业报告印证劳动力市场出现些许疲软迹象之后。

遗憾的是,这种 「稍有经济疲软迹象就急于救市」 的警惕性反射,数十年来一直在削弱美联储公信力、催生金融泡沫。而当前时点,恰恰最不适宜采取这种举措。

当前金融环境极为宽松,经济仍具韧性,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相较于通胀已根深蒂固的事实,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微不足道。此外,在美国市场被人工智能 (AI) 狂热席卷之际降息,恐将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至危险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追随特朗普团队 (其中不乏曾批评宽松政策、如今为讨好上司而立场反转者) 的步伐,显得格外反常。

尽管疫情后利率有所上升,但金融环境所反映的远不止利率水平,更广泛的信号都表明当前环境处于宽松状态:

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市,推动估值接近历史高位;风险投资持续流向未盈利科技公司;信贷增长迅猛,私人市场尤为突出;垃圾级企业债利率仅略高于稳健企业债甚至美国政府债券,其相对于国债的风险溢价处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美联储从未在这种环境下降息,更不用说启动市场当前依据美联储指引所预期的大规模降息周期。

特朗普助手们想要刺激的,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救助的经济。尽管受到关税冲击,本季度美国 GDP 增速仍有望超过 2%。无论如何,刺激经济增长本就不是央行的职责——美联储的法定使命是在控制通胀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而泰勒规则 (Taylor rule) 等指导政策制定的标准框架显示,当前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

事实上,当前甚至存在加息的充分理由。最新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不及预期,但考虑到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疲软,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更能说明问题是,失业率仍仅为 4.3%,接近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通胀已连续五年超过美联储 2% 的目标,且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维持在高位。

忽视股票、房地产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同样是错误的。自 2008 年金融危机预判失误后,美联储已将金融稳定纳入其 「核心使命」。有人认为降息能让住房重新变得 「可负担」,但宽松货币恰恰是引发住房负担危机的原因之一。真正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过度监管限制了住房供给,而新一轮降息根本无法解决这一症结。

每当市场动荡时 (包括去年 8 月),美联储都会选择宽松,这种做法一直在推高资产价格通胀、加剧财富不平等。如今,美联储似乎准备更进一步——在经济繁荣期启动宽松。

当前科技投资正重蹈过往泡沫化的覆辙:科技投资占 GDP 比重接近 6%,与 2000 年科技泡沫峰值、2007 年房地产泡沫峰值时的投资占比相当,且远超 2013 年大宗商品繁荣期的石油投资占比。专注于投资盈利最差、估值最高股票的投机者,也被 AI 狂热冲昏头脑,其在美国股市交易中的占比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高点。

美联储政策的 「不对称性」——只救市、不抑制泡沫——正进一步偏向助长泡沫。然而,曾尖锐批评宽松政策的知名共和党人,如今却以 「改革」 之名呼吁更多宽松。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Stephen Miran),正是从 「宽松反对者」 转变为 「宽松倡导者」 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改革应让美联储对宽松政策失误承担更多责任,当前亟需的是回归 「对称政策」,包括必要时采取限制性措施。在经济保持稳定、AI 狂热与互联网泡沫显现相似性的当下,此时降息可能将市场推向更疯狂的高位,最终引发堪比 2000 年的崩盘。这无疑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YOU MAY ALSO LIKE

A 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 (2025-11-03)

财长贝森特警告:若美联储不加速降息,经济衰退恐扩大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在美联储降息氛围日益浓厚之际,洛克菲勒国际集团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 (Ruchir Sharma) 却在 《金融时报》 专栏发文指出,当前可能不是降息的好时机。全文如下。

特朗普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外界担忧此举会削弱央行独立性,给美国经济带来潜在破坏性后果。然而,多数主流经济学家与投资者似乎确信,美联储仍会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的会议上降息,尤其是在上周五的就业报告印证劳动力市场出现些许疲软迹象之后。

遗憾的是,这种 「稍有经济疲软迹象就急于救市」 的警惕性反射,数十年来一直在削弱美联储公信力、催生金融泡沫。而当前时点,恰恰最不适宜采取这种举措。

当前金融环境极为宽松,经济仍具韧性,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相较于通胀已根深蒂固的事实,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微不足道。此外,在美国市场被人工智能 (AI) 狂热席卷之际降息,恐将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至危险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追随特朗普团队 (其中不乏曾批评宽松政策、如今为讨好上司而立场反转者) 的步伐,显得格外反常。

尽管疫情后利率有所上升,但金融环境所反映的远不止利率水平,更广泛的信号都表明当前环境处于宽松状态:

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市,推动估值接近历史高位;风险投资持续流向未盈利科技公司;信贷增长迅猛,私人市场尤为突出;垃圾级企业债利率仅略高于稳健企业债甚至美国政府债券,其相对于国债的风险溢价处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美联储从未在这种环境下降息,更不用说启动市场当前依据美联储指引所预期的大规模降息周期。

特朗普助手们想要刺激的,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救助的经济。尽管受到关税冲击,本季度美国 GDP 增速仍有望超过 2%。无论如何,刺激经济增长本就不是央行的职责——美联储的法定使命是在控制通胀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而泰勒规则 (Taylor rule) 等指导政策制定的标准框架显示,当前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

事实上,当前甚至存在加息的充分理由。最新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不及预期,但考虑到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疲软,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更能说明问题是,失业率仍仅为 4.3%,接近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通胀已连续五年超过美联储 2% 的目标,且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维持在高位。

忽视股票、房地产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同样是错误的。自 2008 年金融危机预判失误后,美联储已将金融稳定纳入其 「核心使命」。有人认为降息能让住房重新变得 「可负担」,但宽松货币恰恰是引发住房负担危机的原因之一。真正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过度监管限制了住房供给,而新一轮降息根本无法解决这一症结。

每当市场动荡时 (包括去年 8 月),美联储都会选择宽松,这种做法一直在推高资产价格通胀、加剧财富不平等。如今,美联储似乎准备更进一步——在经济繁荣期启动宽松。

当前科技投资正重蹈过往泡沫化的覆辙:科技投资占 GDP 比重接近 6%,与 2000 年科技泡沫峰值、2007 年房地产泡沫峰值时的投资占比相当,且远超 2013 年大宗商品繁荣期的石油投资占比。专注于投资盈利最差、估值最高股票的投机者,也被 AI 狂热冲昏头脑,其在美国股市交易中的占比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高点。

美联储政策的 「不对称性」——只救市、不抑制泡沫——正进一步偏向助长泡沫。然而,曾尖锐批评宽松政策的知名共和党人,如今却以 「改革」 之名呼吁更多宽松。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Stephen Miran),正是从 「宽松反对者」 转变为 「宽松倡导者」 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改革应让美联储对宽松政策失误承担更多责任,当前亟需的是回归 「对称政策」,包括必要时采取限制性措施。在经济保持稳定、AI 狂热与互联网泡沫显现相似性的当下,此时降息可能将市场推向更疯狂的高位,最终引发堪比 2000 年的崩盘。这无疑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在美联储降息氛围日益浓厚之际,洛克菲勒国际集团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 (Ruchir Sharma) 却在 《金融时报》 专栏发文指出,当前可能不是降息的好时机。全文如下。

特朗普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外界担忧此举会削弱央行独立性,给美国经济带来潜在破坏性后果。然而,多数主流经济学家与投资者似乎确信,美联储仍会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的会议上降息,尤其是在上周五的就业报告印证劳动力市场出现些许疲软迹象之后。

遗憾的是,这种 「稍有经济疲软迹象就急于救市」 的警惕性反射,数十年来一直在削弱美联储公信力、催生金融泡沫。而当前时点,恰恰最不适宜采取这种举措。

当前金融环境极为宽松,经济仍具韧性,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相较于通胀已根深蒂固的事实,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微不足道。此外,在美国市场被人工智能 (AI) 狂热席卷之际降息,恐将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至危险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追随特朗普团队 (其中不乏曾批评宽松政策、如今为讨好上司而立场反转者) 的步伐,显得格外反常。

尽管疫情后利率有所上升,但金融环境所反映的远不止利率水平,更广泛的信号都表明当前环境处于宽松状态:

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市,推动估值接近历史高位;风险投资持续流向未盈利科技公司;信贷增长迅猛,私人市场尤为突出;垃圾级企业债利率仅略高于稳健企业债甚至美国政府债券,其相对于国债的风险溢价处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美联储从未在这种环境下降息,更不用说启动市场当前依据美联储指引所预期的大规模降息周期。

特朗普助手们想要刺激的,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救助的经济。尽管受到关税冲击,本季度美国 GDP 增速仍有望超过 2%。无论如何,刺激经济增长本就不是央行的职责——美联储的法定使命是在控制通胀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而泰勒规则 (Taylor rule) 等指导政策制定的标准框架显示,当前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

事实上,当前甚至存在加息的充分理由。最新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不及预期,但考虑到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疲软,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更能说明问题是,失业率仍仅为 4.3%,接近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通胀已连续五年超过美联储 2% 的目标,且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维持在高位。

忽视股票、房地产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同样是错误的。自 2008 年金融危机预判失误后,美联储已将金融稳定纳入其 「核心使命」。有人认为降息能让住房重新变得 「可负担」,但宽松货币恰恰是引发住房负担危机的原因之一。真正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过度监管限制了住房供给,而新一轮降息根本无法解决这一症结。

每当市场动荡时 (包括去年 8 月),美联储都会选择宽松,这种做法一直在推高资产价格通胀、加剧财富不平等。如今,美联储似乎准备更进一步——在经济繁荣期启动宽松。

当前科技投资正重蹈过往泡沫化的覆辙:科技投资占 GDP 比重接近 6%,与 2000 年科技泡沫峰值、2007 年房地产泡沫峰值时的投资占比相当,且远超 2013 年大宗商品繁荣期的石油投资占比。专注于投资盈利最差、估值最高股票的投机者,也被 AI 狂热冲昏头脑,其在美国股市交易中的占比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高点。

美联储政策的 「不对称性」——只救市、不抑制泡沫——正进一步偏向助长泡沫。然而,曾尖锐批评宽松政策的知名共和党人,如今却以 「改革」 之名呼吁更多宽松。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Stephen Miran),正是从 「宽松反对者」 转变为 「宽松倡导者」 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改革应让美联储对宽松政策失误承担更多责任,当前亟需的是回归 「对称政策」,包括必要时采取限制性措施。在经济保持稳定、AI 狂热与互联网泡沫显现相似性的当下,此时降息可能将市场推向更疯狂的高位,最终引发堪比 2000 年的崩盘。这无疑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持之以恒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2025 年 11 月 3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鲍威尔已成 「跛脚鸭」?「老债王」 格罗斯带头抛售美债!

2025 年 11 月 3 日

A 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 (2025-11-03)

2025 年 11 月 3 日
「天价抗癌疗法」CAR-T或将在今年商保价格协商中实现突破

「天价抗癌疗法」CAR-T 或将在今年商保价格协商中实现突破

2025 年 11 月 3 日
警惕短信陷阱!骗子用I0086冒充10086,有用户信用卡被盗刷

警惕短信陷阱!骗子用 I0086 冒充 10086,有用户信用卡被盗刷

2025 年 11 月 3 日
钢银电商:本周全国钢市库存环比减少1.42%

钢银电商:本周全国钢市库存环比减少 1.42%

2025 年 11 月 3 日
【读财报】A股11月逾1600亿元解禁 锐捷网络、创新新材解禁规模居前

【读财报】A 股 11 月逾 1600 亿元解禁 锐捷网络、创新新材解禁规模居前

2025 年 11 月 3 日

生猪周报 20251031 持续关注现货底部区域养殖端出栏节奏变动

2025 年 11 月 3 日

A 股 4000 点关口博弈 基金经理激辩科技股估值

2025 年 11 月 3 日
拟易主国资!603118,复牌!

拟易主国资!603118,复牌!

2025 年 11 月 3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持之以恒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鲍威尔已成 「跛脚鸭」?「老债王」 格罗斯带头抛售美债!
  • A 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 (2025-11-03)
  • 「天价抗癌疗法」CAR-T 或将在今年商保价格协商中实现突破
  • 警惕短信陷阱!骗子用 I0086 冒充 10086,有用户信用卡被盗刷
  • 钢银电商:本周全国钢市库存环比减少 1.42%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