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曾子建 每经编辑|袁东
今日 (9 月 10 日),国内规模最大的跨境 ETF 产品——港股通互联网 ETF(159792) 盘中最高涨至 1.022 元,这是自 2021 年上市后跌破面值以来,该 ETF 时隔四年首次重返这一关键关口,成为港股市场持续走强的重要风向标。
事不过三 突破 1 元
作为 2021 年 9 月 15 日成立的跨境 ETF 产品,港股通互联网 ETF 自上市初期便遭遇市场调整压力,基金单位净值及二级市场价格很快跌破 1 元面值,并在 2024 年 1 月触及 0.428 元的阶段性低点。
不过,随着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迎来结构性牛市行情,互联网板块估值修复与业绩回暖形成共振,该 ETF 净值和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持续攀升。不过好事多磨,今年以来,港股通互联网 ETF 经过三次冲关之后,今日终于形成突破。
今年 3 月 7 日,港股通互联网 ETF 经过一波大涨,当天最高涨至 0.994 元,但随后又陷入大幅调整。4 月初,受关税风波影响,ETF 价格一度回落至 0.712 元。
8 月 25 日和 8 月 27 日两个交易日,尽管盘中价格一度突破 1 元,最高达到 1.006 元,但最终依然没能站稳 1 元大关。
9 月 5 日以来,经过一波连续 4 个交易日的上涨,港股市场全面走高,恒生指数也创近四年新高,突破 26000 点。9 月 10 日,港股通互联网 ETF 终于成功站上 1 元大关。今年以来,港股通互联网 ETF 累计涨幅已达 45%。截至 9 月 9 日,该基金最新单位净值为 0.991 元,若今日能够上涨超过 1%,那么单位净值也将突破 1 元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港股通互联网 ETF 收复 1 元大关,但跨境 ETF 中,仍有多只类似产品价格大幅低于 1 元。
比如份额规模超过 500 亿份的恒生互联网 ETF(513330),目前价格低于 0.6 元,基金单位净值仅为 0.546 元。此外,港股互联网 ETF、恒生科技 ETF、恒生科技指数 ETF 等,交易价格也在 0.6~0.8 元区间。
多只重仓股年内实现股价翻倍
港股通互联网 ETF 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主要重仓股均为具代表性的科网股。据 Wind 统计,该产品持仓个股中,有 8 家公司年内股价实现翻倍。
其中,平安好医生、心动公司、美图公司年内涨幅超过 200%。此外,网易云音乐、京东健康、大麦娱乐、阿里健康、汇量科技年内涨幅超过 100%。
而从前十大重仓股表现看,除了京东健康、美图公司外,阿里巴巴涨超 77%,第一大重仓股小米集团涨幅超过 60%,腾讯涨幅超过 55%,这些都对港股通互联网 ETF 的净值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
越跌越买 年内规模大幅提升
除了净值表现亮眼,港股通互联网 ETF 的规模增长同样引人注目。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9 日,港股通互联网 ETF 最新规模已达 830 亿份,较年初的 319 亿份实现大幅增长,增幅超 160%。从行业地位来看,其不仅稳居跨境 ETF 规模榜首,在全市场非货币型 ETF 的份额规模排名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沪深 300ETF(510300) 的 902 亿份,充分体现了投资者对港股互联网板块及该产品的高度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以来,港股通互联网 ETF 的份额规模逆势增长,呈现 「越跌越买」 的趋势。2022 年四季度份额首次突破 50 亿份,一个季度后就突破了 100 亿份。2023 年三季度,规模再翻一番,突破 200 亿份。2024 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开始回暖,基金净值也有所反弹。但在这一阶段,该基金份额不增反降,一度回落到 172 亿份。但去年三季度开始,资金再度疯狂涌入,去年末突破 300 亿份,今年中期达到 546 亿份,而截至最新数据,已经达到 830 亿份。
基金经理:继续看好互联网板块
港股通互联网 ETF 的基金经理为蔡卡尔女士,蔡卡尔从基金成立开始就一直管理基金。
蔡卡尔表示,展望下半年,对互联网板块持乐观态度。一方面,海外芯片在 7 月份解禁,国产算力的投资有望加速,AI 的发展可能重新回到高增长。另一方面,上半年海外 AI 企业的成功案例表明,AI 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实现了从研发到盈利的转变。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一旦有企业能够在 AI 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并产生收入,将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机会。例如,目前已有公司在 AI 生成短视频和图片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预示着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应用场景落地。因此,随着国内 AI 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的推进,互联网公司或将迎来新的增长点,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