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8 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025 年 8 月末,广义货币 (M2) 余额 331.98 万亿元,同比增长 8.8%。狭义货币 (M1) 余额 111.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6%。流通中货币 (M0) 余额 13.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7%。前八个月净投放资金 5208 亿元。
社融方面,数据显示,2025 年 8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433.66 万亿元,同比增长 8.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265.42 万亿元,同比增长 6.6%。2025 年 1-8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 26.5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4.66 万亿元。
「无论是反映宽货币的 M2,还是反映宽信用的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均保持在 8%-9% 之间。这表明,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 权威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金融总量增速保持高位,M1 增速回升
「8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和 M2 同比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略高一些。」 上述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力度提升,累计融资增量持续高于上年同期,对社融增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前 8 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 10.27 万亿元,同比增加 4.63 万亿元。有市场机构测算,1-8 月超长期特别国债累计发行规模 9960 亿元,发行进度已近八成。
财政政策发力增多、社融和贷款均保持合理增长,对 M2 增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此外,去年同期 M2 基数较低,也为当前 M2 增速保持较高读数创造了条件。
权威专家解读称。
值得关注,M1 增速持续回升。数据显示,狭义货币 (M1) 余额 111.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6%。「M1 增速上行带动 M1-M2 剪刀差继续收窄」,上述专家表示,目前已达到 2021 年 6 月以来的最低值。
也有市场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以来 M1-M2 剪刀差明显收敛,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有助于投入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
企业贷款增长、个人贷款增长双双提振
贷款方面,8 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69.10 万亿元,同比增长 6.8%。结构上看,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35.20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 14.87 万亿元,同比增长 8.6%。
「部分企业的贷款增长受益于生产景气出现回升。」 东部省份某银行分行客户经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制造业贷款储备及投放明显好于上年,该行今年 1-8 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比重为 53%,较 2024 年全年大幅提升 33 个百分点,尤其是以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景气度较高,企业新增融资需求较多,对信贷增长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上述权威专家也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近期调研发现,纺织服装、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区间,相应的投融资需求相对旺盛,带动信贷增长。
「当前属于圣诞订单旺季,企业积极开拓东南亚、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在企业谋求转向多元化经营的关键时点,融资需求是得到充分满足的。」 浙江省义乌市某圣诞用品加工企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企业端贷款有所回暖的同时,个人贷款增长也有提振。数据显示,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13.46 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 7110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 3725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 1.08 万亿元。
市场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8 月是传统暑期消费旺季,个人消费需求叠加 「以旧换新」 等促消费政策的推动,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贷款需求也有上升。
8 月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继出台一揽子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放松非核心区域限购要求、调整个人住房信贷政策等。上述权威专家在谈到贷款数据时提到,一揽子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更好满足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房管局数据,「沪六条」 楼市新政出台仅一周,上海房地产成交量较政策前显著增长,推动 8 月商品住房成交量实现环比由负转正,当地银行反映居民购房需求回暖,带动按揭贷款咨询和签约单量明显增长。
从贷款利率看,央行数据显示,8 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 3.1%,比上年同期低约 40 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 3.1%,比上年同期低约 25 个基点。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