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以 「工业新质,智造无界」 为主题的 2025 工业博览会 (简称 「工博会」) 于 9 月 23 日-27 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会上发布了首批上海市中试平台示范名单,包括光刻胶及原材料中试平台、新型储能测试基地 (应用示范电站) 中试平台、面向航发领域的高端机床装备中试平台和人形机器人中试平台。上海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院、长三角重点产业数智公共服务平台等揭牌。
本届工博会展览面积达 30 万平方米,现场将有数千项新产品、新技术发布,规模水平达历史之最。在机器人展区,《科创板日报》 看到中控技术、傅利叶、非夕科技、梅卡曼德、越疆机器人、节卡机器人等悉数亮相。
▍上海首批中试平台发布涵盖光刻胶、人形机器人等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开幕式上表示,工信部将牢牢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力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全面构建互利共赢产业生态,不断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李乐成表示,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新型自主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开幕式上发布了首批上海市中试平台示范名单,包括光刻胶及原材料中试平台、新型储能测试基地 (应用示范电站) 中试平台、面向航发领域的高端机床装备中试平台和人形机器人中试平台。
其中,人形机器人 (上海) 有限公司牵头上海市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建设上海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平台。平台定位于国家级行业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初创企业、高校科研团队和供应链企业,提供从原理样机验证、工艺开发优化、整机与零部件测试,到小批量试制的全链条中试服务。平台创新采用分布式协同建设模式,加快成果转化进程,为国产人形机器人从概念验证到工程化应用提供产业化 「桥梁」。
此外,上海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是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民非组织。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有限公司、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组建的新型研究服务机构。
未来,上海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开展产业研究、智库咨询、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信息交流等服务。
长三角重点产业数智公共服务平台也在开幕式上揭牌,包括海智在线制造业数智化供应链网络,中国联通「AI+制造」 智算云平台,中国电信算力设施、中国移动AI+新型工业化数智服务平台、黑湖科技工业服务。
▍各显神通!机器人在工业场景落地
本届工博会展览面积达 30 万平方米,现场将有数千项新产品、新技术发布,规模水平达历史之最;同时,将举办国家展、养老机器人展及未来工业创新展 3 大特展和 9 个行业主题展,并首次设立 「AI+工业母机」 专区、集成电路专区、核电技术专区、创新孵化专区,目标打造中国工业的 4S 店。
在机器人展区,《科创板日报》 看到傅利叶、非夕科技、梅卡曼德、越疆机器人、开普勒、新松机器人、钱江机器人、节卡机器人、EX 机器人、柴孚机器人等。



相较于此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活动,此次机器人企业更侧重于工业场景的展示。

比如,傅利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 GR-3C 「宇航员」 迎来首次公开亮相,并在现场显示了基于 GRx 系列人形机器人打造的工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在傅利叶展台的模拟工业场景中,多台 GR-2 围绕模拟产线完成料箱搬运、物料传送、物料分拣,机器人之间自主完成分工协作。与以交互服务为主导的 GR-3 「猫猫头」 共同构成了傅利叶第三代人形机器核心产品矩阵。

非夕科技展示了复合机器人 CNC 刀具更换应用,可以在无视觉环境下实现刀具位置校正、拆装引导和到位判断,有效避免夹具损坏,并保证一次装刀成功率。同时,兼容主流 AMR 接口,便于集成调试。

此外,非夕科技还展示了洗衣机总装线挂柱装配、碳纤维产品柔性打磨等应用。

节卡机器人在开幕式上献上了一场沙画表演,两台 JAKA Zu20 协作机器人同步创作,以沙粒勾勒出 「CIIF」 图示。

会上,节卡机器人面向全球首发 JAKA EVO 工业具身智能平台。作为一款 AI + 工业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该平台提供标准化工业具身智能工具链,覆盖数据采集、增强、合成及模型训练、部署全环节。

梅卡曼德则演示了机器人自主上料/装配、涂胶引导、精密测量等多个已大规模落地的工业场景应用单元。

越疆机器人发布多形态具身智能 「超级工厂」 平台化方案,整个展台就像一座具身智能机器人超级工厂,从高精度协作机器人到 「直膝行走+灵巧操作」 人形机器人、高机动性多足机器人和轮式人形机器人悉数到岗。
EX 仿生人形机器人已在科技展馆、无人零售、影视娱乐、儿童教育等领域落地应用。公司还在打造 「人形机器人+文旅」、「人形机器人+零售」、「人形机器人+教育」、「人形机器人+娱乐」、「人形机器人+陪伴」、「人形机器人+服务」 的应用集成示范空间。目前正在推动 「百城百馆」 在全国范围内陆续落地。

EX 机器人
中控技术、禾川科技、宇立仪器、绿的谐波、科瑞、埃斯顿自动化、国华智能、傲意科技、因时机器人等供应链企业参展。



埃斯顿自动化机器人给观众递礼物
工博会期间,英特尔与安努智能和富临精工,共同发布了基于英特尔酷睿 Ultra 处理器的具身智能工厂落地案例,通过单颗低功耗 SoC,将 AI 推理能力、高性能 CPU 计算与工业级实时控制融合,让具身智能系统不再需要依赖独立的 「大脑」 和 「小脑」 模块,为机器人的实时感知、智能决策与精准控制提供了支撑。


中控技术发布 「工业具身智能」 全栈解决方案,通过时间序列大模型 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 与通用控制系统 UCS(Universal Control System) 的融合,首次实现工业 AI 从 「虚拟思考」 到 「物理执行」 的闭环赋能。

其中,TPT 在本年 8 月发布了二代版本,目前已在兰州石化榆林化工落地应用,达成整体年效益预计不低于 1500 万元的卓越表现、而通用控制系统 UCS 已在兴发集团、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欧洲星源等企业部署,颠覆了延续近 50 年的传统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架构,实现机柜室空间减少 90%、线缆成本下降 80%、建设周期缩短 50%。
国华智能展示了刚刚发布的自研智能谐波旋转关节、高精度直线关节及 7 自由度仿生手臂总成三大系列产品。其中,智能谐波旋转关节采用独创齿形设计,扭矩提升 15%,重复定位精度达±5 弧秒;高精度直线关节推力峰值达 9800N,功率密度提升 30%;7 自由度仿生手臂总成首次实现接近人类手臂灵活度的仿生结构。

在傲意科技展台,售价仅 8888 元的工业消费级小灵巧手引人注目,支持触屏交互、0.1mm 精细操作等,寿命超过 30 万次。

而禾川科技展示了 2 款已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在具体应用方面,现场工作人员透露,不少具备软件能力的企业在涉足机器人领域时,缺少本体的制造能力,禾川科技会与这些企业开展合作。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