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测试设备龙头长川科技继 9 月 23 日涨停后,9 月 24 日继续涨停并再创历史新高,收盘时封单金额为 3.65 亿元。全天成交额 112.9 亿元,也创下个股上市以来单日新高。今年以来,长川科技累计上涨 118.76%。

半导体掀起涨停潮
一方面,长川科技的连续涨停与当下半导体板块火爆密切相关。截至 9 月 24 日收盘,半导体板块中除长川科技外,神工股份、江丰电子、北方华创、通富微电、立昂微亦是涨停收盘。微导纳米、盛美上海、中微半导、芯源微等多股大涨超 10%。此外,兴福电子、格林达、盛洋科技、华软科技等半导体相关个股亦是涨停收盘。
消息面上,半导体行业中,以下 4 个消息成为市场讨论的焦点:
一是高盛将中芯国际H 股 12 个月目标价从 73.1 港元上调至 83.5 港元,上调幅度 14%。理由在于中国 AI 芯片需求持续增长。
二是在 2025 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与英伟达开展 Physical AI 合作,还表示正积极推进 3800 亿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
三是周二美股盘后,全球存储芯片大厂美光科技公布了好于预期的 2025 财年第四财季营收和利润。
四是盛美上海 9 月 23 日在互动平台表示,9 月 8 日公司宣布推出首款 KrF 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 UltraLithKrF,首台设备系统已于 9 月交付中国头部逻辑晶圆厂客户。
中信证券研报称,长期看,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方向明确:一方面,国内晶圆厂在全球市占率从目前的约 10% 若提升到自给自足情形下 30%,有 3 倍扩产空间;另一方面,设备国产化率从当前约 20% 若提升至未来 60% 至 100%,有 3 至 5 倍空间,发展趋势明确。短期来看,随着国内头部存储厂商新一期项目有望启动,且先进逻辑厂商加大扩产力度,半导体设备有望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光大证券则表示,AI 需求的快速增长驱动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延续,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等细分行业均保持增长态势。
业绩预增股纷纷走强
另一方面,长川科技的连续涨停,还与自身的三季报业绩预增密切相关。9 月 22 日晚,长川科技发布的三季报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8.27 亿元~8.77 亿元,同比增长 131.39%~145.38%;扣非后净利润 7.51 亿元~8.01 亿元,同比增长 118.03%~132.54%。
对于业绩的大幅增长,长川科技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报告期内,半导体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客户需求旺盛,产品订单充裕,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使得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事实上,受业绩预增带动,而股价走强的,可不止长川科技一家。专注于医药食品和特种化学品领域的兄弟科技,同样在业绩预增带动下股价走强。
9 月 24 日,兄弟科技涨停,收盘时封单金额约 2 亿元。这是继 9 月 17 日股价涨停后,兄弟科技短时间里的第二次涨停。9 月 17 日以来的 6 个交易日,兄弟科技累计上涨 13.96%。
而 9 月 16 日,兄弟科技披露了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1 亿元~1.15 亿元,同比增长 207.32%~253.42%;扣非后净利润 0.97 亿元~1.12 亿元,同比增长 291.79%~352.37%。
受业绩预增公告带动股价大涨的还有主营深冷设备制造和气体运营的中泰股份。8 月 27 日,中泰股份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增公告,8 月 28 日公司跳空大涨 12.13%。截至 9 月 24 日收盘,中泰股份披露预增公告后已累计上涨 31.86%。
数据显示,中泰股份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25 亿元~3.55 亿元,同比增长 71.36%~87.19%;扣非净利润 3.06 亿元~3.36 亿元,同比增长 67.16%~83.58%。
30 股率先披露业绩预告
东方财富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24 日 17 点,已有 30 股率先披露了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 14 股给出了详细的业绩预测区间。
除前述提及的兄弟科技、长川科技、中泰股份外,9 月 24 日盘后,皖维高新也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皖维高新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3.4 亿元~4.2 亿元,同比增长 69.81%~109.77%。扣非净利润 3.24 亿元~4.04 亿元,同比增长 79.88%~124.29%。
此外,立讯精密、华新精科、志高机械等 8 股发布业绩略增公告。比如立讯精密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108.9 亿元~113.44 亿元,同比增长 20%~25%;扣非后净利润 91.95 亿元~98.99 亿元,同比增长 13.28%~21.95%。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