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志
*ST 仁东(002647) 拟跨界投资,这次是 AI 芯片。不过,该公司在风险提示中称公司近 10 年与其他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 8 次,其中 7 次未进一步落地执行,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拟跨界投资 AI 芯片
9 月 24 日晚间,*ST 仁东披露了一份对外投资的公告,称公司拟开展跨界投资。
公告显示,为落实未来发展战略,提升综合竞争力,*ST 仁东将通过增加注册资本的方式投资深圳江原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 「江原科技」),投资金额为 1 亿元。此次增资完成后,*ST 仁东持有江原科技股权比例为 4.1427%。
公告提到,投资标的江原科技于 2022 年 11 月成立,紧密围绕国家算力自主可控战略需求,专注国产 AI 芯片研发,与本土先进工艺制造厂商协作,完成全流程国产自主先进工艺芯片成功量产交付,实现了先进自主设计、工艺制造、封装的本土化全流程。
江原科技此前已完成第一轮、第二轮融资。此次投资为江原科技第三轮融资,按照江原科技投资前整体估值 21 亿元进行定价,估值增值率 1714.86%。
*ST 仁东是一家金融科技企业,主要从事第三方支付服务。而此次投资标的从事 AI 芯片产业,对于*ST 仁东而言,是一次跨界投资。
*ST 仁东表示,根据公司重整计划中未来经营安排,公司除不断深耕第一主业支付外,也积极谋划布局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在稳定第三方支付主业的同时,长期以来持续关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行业的发展趋势,寻求具有较好发展潜力行业的投资机会。
「在人工智能产业中,AI 芯片为整个产业提供算力基础支撑,未来随着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以及 AI 相关应用的不断增加,对于 AI 算力以及对应 AI 芯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看好国产 AI 芯片未来的市场空间,同时也认可江原科技的技术实力与发展前景。」*ST 仁东称。
8 次合作协议,7 次未落地
*ST 仁东在风险提示中表示,江原科技尚处于初创投资阶段,未来的经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且公司缺乏初创企业投资经验,投资可能面临重大风险。
公告显示,江原科技 2025 年半年度营业收入 1230.55 万元、归母净利润-6853.69 万元,尚未实现盈利。
江原科技前轮次投资 (含追加投资) 投前估值为 15 亿元,2025 年 1 月投后估值 18.6 亿元,*ST 仁东本轮次投前估值较前轮次投后估值增长 12.90%。
*ST 仁东表示,本次投资属于高估值投资,投资回收期长,标的公司运营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行业周期及标的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不能实现预期效益甚至投资失败及减值亏损等重大风险。
而且,此次投资为跨界投资。目前江原科技与*ST 仁东主业尚无具体协同,其未来能否与公司主业实现完全协同发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ST 仁东还提到,公司本次对外投资尚未签署相关投资协议,后续推进实施存在不确定性。*ST 仁东称,公司近 10 年与其他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 8 次,其中 7 次未进一步落地执行。

证券时报记者查询发现,近年来,*ST 仁东的确先后多次发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具体合作对象包括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江西银行、京东集团、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等。
2017 年 1 月,*ST 仁东披露与深圳市京基百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意向协议,双方拟在支付及行业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智能停车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后续该协议过期。
2017 年 6 月,*ST 仁东发布与江西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江西银行在有效期内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供 20 亿元综合授信额度,而后续双方尚未展开实质性合作。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