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国际金融报
9 月 25 日晚间,连续多日预热之后,小米正式发布了对标苹果 iPhone 的最新一代手机:小米 17 系列。
此前,苹果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全新的 iPhone 17 系列,引发抢购热潮,同时也吸引了同行的关注。为了对标苹果,小米将新品发布会提档到 9 月底,甚至跨代发布,直接从小米 15 系列 「跳」 到小米 17 系列,并提出了 「全面对标 iPhone」 的口号。
小米此次共发布三款手机:小米数字系列的小米 17,主打为小屏用户打造的旗舰手机,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配备 7000mAh 小米金沙江电池,徕卡 Summilux 光学系统,6.3 英寸大小,1.18mm 极窄四等边设计,提供四款配色,有三个配置可选——12GB+256GB:4499 元、12GB+512GB:4799 元、16GB+512GB:4999 元。

小米 17 Pro 系列号称 「小米史无前例的大改变」 以及 「和 iPhone Pro 系列完全对标」,有小米 17 Pro 和小米 17 Pro Max 两款,全部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有四款配色可选,分别是黑色、白色、森野绿、冷烟紫。其中,小米 17 Pro 厚度 8mm、重量 192g ,配备 6300mAh 电池;小米 17 Pro Max 拥有 6.9 英寸超大直屏,整机厚度 8mm,重量 219g,搭载 7500mAh 大电池。
价格方面,小米 17 Pro 有四个配置可选,12GB+256GB:4999 元、12GB+512GB:5299 元、16GB+512GB:5599 元、16GB+1TB:5999 元。小米 17 Pro Max 有三个配置可选,12GB+512GB:5999 元、16GB+512GB:6299 元、16GB+1TB:6999 元。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 17 Pro 系列推出了一种名为 「妙享背屏」 的设计,即手机背面是一款可以真正使用的第二屏幕,用户可以在上面设置各种有趣的时钟、AI 壁纸、背屏动态通知、背屏自拍、玩小游戏等。

另外,在发布小米 17 系列等一系列新品之前,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今日晚间进行了他的第六次年度演讲,今年演讲的主题是 《改变》。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年度演讲中,雷军主要回顾了 2020 年以来,小米在造芯片和造汽车方面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2020 年是小米集团成立十周年,对于公司下一个十年的发展,经过持续半年时间的复盘讨论,小米确定了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从 「互联网公司」 走向 「硬核科技公司」 的发展道路。
过去 5 年间,小米核心管理团队 「大换血」,目前的高管团队中,仅剩下两位联合创始人:林斌和刘德,仍在与雷军继续打拼,其他面孔包括引进的外部人才:卢伟冰、曾学忠、王晓雁、林世伟、刘伟等一批高管,以及内部培养提拔的朱丹、屈恒、许斐、张剑慧等一批年轻高管。

关于招揽人才,今日,「小米非常非常缺人」 的词条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首位。雷军表示,「这些年小米一直在创业,成长也实在太快,非常非常缺人。这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内部的提拔和外部的招募,已经有非常多的人才帮我分担了大量压力,也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小米。」
聚焦造芯,小米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尝试:「松果电子」,2014 年成立,2017 年发布 「小米澎湃 S1」,2018 年停止手机 SoC 芯片研发。五年前的复盘中,小米确定一条新方向:「自研手机 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 于是从 2021 年开始,小米重启芯片之旅;历时三年,2024 年 5 月 22 日,玄戒 O1 首次回片;一年后,今年 5 月 22 日,玄戒 O1 和搭载这颗芯片的手机和平板正式发布。
雷军明确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小米造芯至少坚持 10 年,至少投入 500 亿元。
自研芯片的同时,小米还在进行造车项目。雷军回顾了过去四年间小米汽车的曲折经历:2021 年 12 月,小米 SU7 Ultra 正式立项,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打造全球最强的纯电性能车。然而,2022 年春节刚过,为了确保 SU7 成功,只能忍痛把 Ultra 项目先砍掉;到了 5 月, SU7 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进展,压力没有几个月前那么大,大家决定咬牙重启 Ultra 项目。
雷军还讲述了小米 YU7 背后的故事:2022 年的夏天,小米 SU7 开发进入最关键的阶段,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除了特斯拉,从来还没有纯电轿车能卖得动。假如 SU7 不成功,YU7 就是 「最后的底牌」,必须承担起 「力挽狂澜」 的使命。
正如同做手机对标苹果,小米造车选择对标特斯拉,雷军在演讲中提到,「我们买了三辆 Model Y,一个一个零部件拆,一个一个零部件学。」 对于 YU7 的路线之争,雷军称,经过内部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 「走一条不同的路,为驾驶者设计一辆好看好开的 SUV,同时兼顾家庭日常使用。这就是运动型 SUV。」
小米 YU7 同样也获得了销量方面的成功,雷军透露,小米 YU7 自 7 月 6 日开启交付以来,已交付超 4 万台。
延伸阅读

(国际金融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