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被大众熟知的 「国字号」 旅游品牌,5A 景区仍是游客出行的重要选项。截至目前,全国有 1.65 万家 A 级景区,其中 5A 级景区数量为 358 家,占比约为 2%。从地区分布来看,江苏以 26 家 5A 景区,位居全国 31 省份之首,浙江、新疆/四川 (并列),分别以 22 家、18 家 5A 景区数量,排名二、三位。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文旅部官网
此刻,你是已抵达 「诗和远方」,还是仍堵在路上,抑或是躺在家里?作为今年最后一个法定假期,为期 8 天的 「超级黄金周」 已拉开帷幕。
今年国庆旅游地图具有明显的 「去中心化」 特征,新兴目的地呈现指数级增长。有人说,当下景区已经沦为 「反向出行」 的背景板。但事实上,回归大众选择的基本面,传统热门景点依旧火爆。
作为最被大众熟知的 「国字号」 旅游品牌,5A 景区仍是游客出行的重要选项。截至目前,全国有 1.65 万家 A 级景区,其中 5A 级景区数量为 358 家,占比约为 2%,这种 「稀缺性」 无疑增添了景区的吸引力。
从地区分布来看,江苏以 26 家 5A 景区,位居全国 31 省份之首,浙江、新疆/四川 (并列),分别以 22 家、18 家 5A 景区数量,排名二、三位。
5A 景区所带来的外溢效益、乘数效应,不仅将带动整个景区消费链条的打造,还会对景区所在区域内产生循序渐进的全方位影响。正因此,打造和创建 5A 景区,被很多城市纳入发展规划。
数据显示,2007 年,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在内的 66 家景区获评我国首批 5A 景区;2013 年,随着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获评,我国实现 31 省份均有 5A 景区的分布格局;2024 年是过去十年中 5A 景区的最大规模 「扩容」,新增 41 家,总数达到 358 家。
伴随数量激增而来的不只是选择多样化,还有口碑争议,比如票价虚高、接待能力差、设施陈旧、过度商业化等等。很多人疑惑,5A 景区到底是怎么评出来的?
「5A 级旅游景区」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003 版)。其有着一套严格的打分标准,包括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等评价要素,总分 1000 分,950 分才能评级为 5A。
但由于缺乏评级管理退出机制,5A 景区一度成为 「终身制」。直到 2015 年,国家对 5A 景区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对不达标景区采取摘牌或限期整改措施,才形成 「有进有出」 的考核体系。
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景区是当年第一个被摘牌的 5A 景区,被摘牌的原因包括存在价格欺诈、环境卫生脏乱、设施破损普遍等方面。直到 2018 年才重新复牌。
今年 3 月,新版国家标准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正式实施,取代了已沿用 21 年的旧版标准。换句话说,今年各大景区已重上赛道起跑线,迎接 「新标准」 执行以来的首场 「大考」。
作为最有发言权的消费者,这个假期你在景区体验如何?欢迎留言。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